我在《从同比基数看3季度GDP增速的高低》一文中,和大家讨论了选择不同的基数,对GDP增速的影响。其实,影响GDP数据质量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GDP价格平减指数的选择,对GDP可比价格增速的影响,是非常隐蔽的。

GDP的增长速度有两个口径:可比价增速和现价增速。不管是利用不变价计算还是利用价格平减指数扣除,理论上都存在着这样的数据平衡逻辑,GDP可比价发展速度=GDP现价发展速度/GDP价格平减指数。

比如美国在公布每个季度的GDP数据时,会同时提供10张GDP核算表格下载,其中表四“Table 4. Price Indexes for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Related Measures: Percent Change from Preceding Period”,有39项数据,都是分类GDP的价格平减指数。表格最后的“Implicit price deflators:GDP”,即称为综合GDP的“隐性价格平减指数”。

一般来说,GDP价格平减指数是一个介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的数据。

因为CPI是产品与服务的最终环节的价格涨幅,PPI是生产出来之后的出厂批发环节的价格涨幅,他们分别是生产环节、消费环节的价格增减的结果。

因为生产与消费环节都会产生增加值,即GDP,所以理论上的GDP的价格平减系数,通常介于CPI和PPI之间,这是因为生产环节增加值与消费环节增加值的比重与CPI和PPI的加权平均数,理论上等于GDP的价格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GDP价格平减指数是如何隐蔽地影响3季度GDP可比价增速的)(1)

比如美国2022年二季度CPI同比上涨8.6%,PPI同比上涨10.9%,美国二季度的GDP“隐性价格平减指数“为8.9%。介于CPI和PPI之间。

gdp平减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GDP价格平减指数是如何隐蔽地影响3季度GDP可比价增速的)(2)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三季度的CPI同比涨幅为2.6%,PPI同比涨幅为2.5%。三季度公布的可比价GDP增速为3%。

三季度GDP规模与去年同期初步核算数据对比的名义增速为5.7%,倒推出来的价格平减指数1为1.8%;与网站季度查询的去年同期数据对比的GDP名义增速为6.1%,倒推出来的价格平减指数2为2.1%。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两个价格平减指数均小于三季度的CPI和PPI涨幅2.6和2.5%。

gdp平减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GDP价格平减指数是如何隐蔽地影响3季度GDP可比价增速的)(3)

事实上,我们历史上的GDP的价格平减指数,一般也处于CPI和PPI之间。比如一季度CPI上涨1.1%,PPI为8.7%,价格平减指数1和2分别为3.4%和3.9%,介于CPI的1.1%和PPI的8.7%之间。二季度CPI上涨2.3%,PPI为6.8%,价格平减指数1和2分别为3%和3.5%,也介于CPI的2.3%和PPI的6.8%之间。

从数据逻辑关系上看,上述分析意味着,如果国家统计局计算三季度GDP增速的分母为可比的2021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中的GDP,则因为价格平减指数明显超出误差范围,实际的GDP可比价增速最多为3.1%(105.7%/102.5%),与公布的3.9%存在0.8个百分点的误差。

如果国家统计局计算三季度GDP增速的分母为调整后的官网查询的2021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则因为价格平减指数明显超出误差范围,实际的GDP可比价增速最多为3.5%(106.1%/102.5%),与公布的3.9%存在0.4个百分点的误差。

【作者:徐三郎】

附:

gdp平减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GDP价格平减指数是如何隐蔽地影响3季度GDP可比价增速的)(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