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一个案例说起...... 在门诊上遇到了容易“泄气”,出虚汗较多的一个患者,经过四诊和辨证,用简单的几味药帮他恢复了健康!
患者是南方人。患病时间太久,也吃了很多的药,虽然说有效果,但是很小,还是难以持续,所以来找我治疗。看诊时,最主要的症状是:
1、快起快落
2、出虚汗很多,只要一动就汗流不止,有时甚至不动也是如此
3、睡觉质量一般,有五六次都在做梦,醒来感觉没有睡一样。
4、容易腹胀,拉肚子
5、一般不敢碰凉的、辣的,一吃就拉肚子
6、大便不成形,眼睛模糊
7、气短,眩晕,肚子总是咕噜咕噜的响
8、也不想吃饭,总是很怕冷
9、任何时候都提不起劲,无力。
患者的舌质胖嫩,舌苔白腻;
脉象按之无力,需要按很久才感觉跳动微弱
通过综合的分析,辩证为:脾肾两虚,气血虚弱,说到这有很多人可就不明白为什么脾肾两虚,气血虚弱会影响到宗筋以及出汗呢
我们身体的气在中医看来是具有固摄的作用,也就是说气就像一个阀门,阀门不出问题,气血津液在里面运行,但若是气虚了,固摄失常,阀门松了,里面的津液也就出来了,所以总会出虚汗;气还有推动血的运行的作用,那宗筋想要振奋,必然是缺少不了血,气虚难以推动血的运行,问题同样也会出现。
脾和肾,一个是先天之本,一个是后天之本,气血之源,藏精之地,两者出现问题,相互影响,血不足难濡养,精固摄不住难以被身体所用,皆会流失于外,身体自然也会出问题,脾和胃想表里,脾虚胃也虚,受纳减弱,所以很多人就会像患者一样吃啥拉啥;身体也会没有劲。
按照中医的治疗原则:虚则补之,所以先生的治疗就要益气健脾,补肾养血
对于这种情况,我用脾肾两虚汤加减治疗。具体的药物以:杜仲、山茱萸,白蔻,石斛、党参、山药、扁豆、车前子、白茯、白芍、葳蕤、菟丝子、阳起石,进行水煎服。
方解: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
扁豆——健脾和中
车前子——渗湿止泻
白茯——渗湿利水健脾和胃
白芍——养血敛阴
葳蕤——滋阴生津
菟丝子——益精补肾
杜仲、山茱萸——补肝肾
白蔻——行气温中
石斛——益胃生津
阳起石——温肾助阳。
这个方为什么能够治疗,因为方中重用党参和健脾,补气的药物;我们都知道,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好了,也就是提供气血的机器好了,这样产生气血就能滋养宗筋,宗筋被濡养,就可以使能力变强,也就可以维持住了;身体不虚弱,自然而然地出汗的量就会减少。当人的气血足了之后,不光内在脏腑健康,整个人也变得有精神,元气满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