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那会儿,四大名著是必读书目,港片是必看电影,此书此影在我们心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经典地位,俨然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书和最好的电影。

不过,当这两样“最好”遭遇到一起,实在没有水乳交融的和谐,反倒觉得三观被颠覆了。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1)

严格来说,港片所取的不能算是名著题材,更多的只能算是“三国”“水浒”“西游”题材,毕竟在名著诞生之前,历史事件和类似题材已经存在,刘备、宋江都是历史人物,孙悟空也不是吴承恩首创。

女儿国张靓颖;李荣浩 - 女儿国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2)

《红楼梦》特殊一点,纯粹是个人创作,这个IP只归曹雪芹。

在香港电影领域,对四大名著没有内地这样神一级的定位,就像大陆拍《红楼梦》的时候,有人说“连标点符号都不能改”。

“名著”二字是个地位性象征,轻易不能碰,碰了还怕背上“毁名著”的骂名,都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在香港,心理包袱不会如此沉重夸张,尤其在商业文明高度发达的氛围里,他们的自由度更高。

《三国演义》

“三国”是大戏,都是大场面,在“大片”二字没有兴起之前,愿意碰这样题材的人不多,尤其在“七日鲜”的香港制造系统中,大概不会有人愿意投拍这样的戏,而且这种争城掠地的戏,未必会有多好的市场。

要做戏,也只能从小切口,比如貂蝉、比如爱情。当然,“洛神”也是个热IP,只是和纯粹的三国故事还有隔阂,姑且不论。

1953年,丽儿彩色影片公司出品了电影《貂蝉》,导演是赵树燊、陈焕文,主演是白云、丽儿、陈焕文。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3)

1953年《貂蝉》

1958年,李翰祥也拍摄了《貂蝉》,将《三国演义》的第八回、第九回搬上银幕,邵氏公司出品,林黛扮演貂蝉,其他演员还有杨志卿、罗维、赵雷。

李翰祥有“四大美人”的拍摄计划,其他者还拍了《西施》《杨贵妃》《王昭君》,集合了林黛、李丽华、江青。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4)

1958年李翰祥执导《貂蝉》

1990年代,一部无厘头电影出现——《超时空要爱》,导演黎大炜,编剧刘镇伟,主演梁朝伟、李绮红,属于穿越题材,脑洞开得很大,李绮红粘上大胡子扮演张飞,韩国女演员赵银淑扮演东吴大将吕蒙,和诸葛亮擦出爱情火花,同上断臂山。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5)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6)

虽然表面看来十分癫狂,但本片的感情戏份很饱满,看来让人感动。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7)

20年后,刘镇伟重新捡起三国题材,拍的是《大话西游》的续集——《越光宝盒》,集结了当时50多位叫得出叫得响的明星,用的还是穿越梗,讲的还是爱情戏,不过连“癫狂”二字都配不上,只能用“恶搞”来形容。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8)

即便投资和演员阵容都比《超时空要爱》来得大,却成了毫无才华和亮点的烂片。

在《越光宝盒》前两年,梁朝伟参演了《赤壁》上下两部,导演是吴宇森。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9)

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吴宇森,是他从好莱坞归来的大手笔,票房还可,口碑差强人意,想在大银幕上看杀手拔枪上演暴力美学的观众,自然是要失望的,除了鸽子,这里没太多吴式招牌元素。

刘德华的《三国之见龙卸甲》比《赤壁》上部早3个月上映,刘德华演赵云,导演是李仁港,此片和《鸿门宴传奇》、《锦衣卫》构成了“飞碟帽子三部曲”。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10)

《三国之见龙卸甲》2008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11)

《鸿门宴传奇》2011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12)

《锦衣卫》2010

2011年,还有甄子丹的《关云长》,只是一众大片早已脱离了港片范畴,多是合拍片,用的是大陆的钱和香港的班底,当然连《超时空要爱》那样的港味都荡然无存了。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13)

不过,这些港导没有多少历史和名著情结,只是跟随了《英雄》助推的古装大片浪潮前来淘金,2010年左右,三国IP就已经被消费得差不多了,之后就无人问津了。

《水浒传》

《水浒传》的噱头比《三国演义》多,香艳有之、血腥有之。

早在1940年代,导演周诗禄就拍摄了《石秀大闹翠屏山》、《武松血溅鸳鸯楼》、《宋江怒杀阎婆惜》等系列电影,集结了马师曾、红线女、刘克宣、陶三姑、西瓜刨等演员。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14)

《翠屏山》1969年

导演张彻重阳刚,选题都是男人戏和热闹戏,拍了《快活林》、《水浒传》、《荡寇志》,都是狄龙扮演行者武松,岳华扮演林冲。导演程刚还单独拍摄了《林冲夜奔》,岳华主演。

真正大放异彩的是李翰祥的《武松》,主演仍旧是狄龙,故事有了潘金莲、武大郎、西门庆,这是李翰祥的得意之作,在1982年金马奖上荣获三项大奖:汪萍获最佳女主角、谷峰获最佳男配角、刘季友及李燕萍获最佳服装设计。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15)

《武松》1982年

其实,身材短小性格本分的武大郎谷峰在张彻版的水浒电影里,是演宋江的,好在两个角色都能让狄龙叫一声“哥哥”。

不过,只有这一部《武松》可以归入“水浒”题材,之后再拍摄的此类故事,都是金瓶梅题材,尤其李翰祥导演自己就拍了好几部,用了杨群和单立文两位优秀演员来演西门庆,除了香艳的尺度,演员的表现也是看点。

1993年,《水浒传之英雄本色》上映,导演陈会毅,主演梁家辉、王祖贤、徐锦江,故事是“林冲夜奔”,不过动作场面已经不是邵氏时代所能比拟的,用了不少爆破技术,应归到武侠片范畴。徐锦江以鲁智深一角获得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16)

徐锦江还在1999年的《水浒传之英雄好色》中扮演李逵,作为三级片,看点是日本女优的大尺度,其时三级时代已经衰落。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17)

和《水浒传之英雄本色》同年,还有《水浒笑传》,导演高志森,主演许冠杰、许冠英、毛舜筠、吴孟达,是和“花田喜事”“家有喜事”同类型的港式喜剧。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18)

回归之后,港导北上,迎合大片时代,碰三国题材的较多,而碰水浒的人则没有了。

如果勉强算之,刘镇伟的《大话天仙》可以归入其中,算是武松、武大郎、潘金莲故事的重新演绎,只是北上之后的刘镇伟是“你懂的”,这片子不说也罢。

《西游记》

《西游记》这个IP不只在香港,在世界各地都广受欢迎,内地、台湾都有不同类型的版本,即便全本剧不算多,起码将孙悟空单独拉出来拍戏的也有很多,于是才有了“孙悟空大战(xx)”的填空题,战斗对象可以是妖怪、怪兽甚至外星人。

在越南、日本等国家,也有不同版本的影视剧,而且日本还不止拍过一次,只是雷点颇多,惨不忍睹。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19)

日本翻拍西游

以电影的时长,全本西游记是不可能的,所以港片中的《西游记》也多是单独的故事。

早在1950年代,快乐影片公司、大观影业公司、中一影业公司、明新影片公司都出品过《西游记》,较早的是《铁扇公主》。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20)

不过真正批量生产形成较大规模的,还是在邵氏时代。

导演何梦华执导了四部,包括年《西游记》、《铁扇公主》、《盘丝洞》、《女儿国》,扮演唐僧的是何藩,岳华在《西游记》、《铁扇公主》中扮演孙悟空,另外两部由周龙章扮演。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21)

此后很长时间,没有重头的西游电影引起反响,就连大导演张彻拍摄的《西行平妖》也是下乘之作,在其作品序列中低到尘埃里。

直到《大话西游》出现,西游题材才有所复苏。1995年,这部号称“西游记第一百零一回”的电影上映,票房虽不低迷,但和以往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相比,并不算优秀。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22)

谁也想不到,不知“后现代主义”为何物的周星驰,竟然成了华语片中的后现代先锋。

《大话西游》引起的文化热效应,至今温度仍在。

除了周星驰的天马行空,作为导演和编剧的刘镇伟功不可没,他在1990年代,贡献了自己巅峰式的喜剧才华和想象力。

也因此给自己赚养老金留足了退路,仅仅“大话西游”,就成了摇钱树,北上之后,他先后拍了《情癫大圣》、《越光宝盒》、《大话西游3》、《大话西游之爱你一万年》,且看来意犹未尽。

港导中扛起西游大旗的是郑保瑞,这位拍出《狗咬狗》、《意外》的导演,拍起魔幻神话来也得心应手,只是《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西游记之女儿国》,不能算是港片了,已没了香港制造的质地,只能算是港导北上的有力尝试,实验意义要更高,至于电影本身,和郑保瑞拍摄的其他类型电影,处于两个梯度。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23)

当然,作为女妖精众多的神话故事,三级片是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的,有《咸湿西游记》《齐天大性之大闹女儿国》等片子。

《红楼梦》

《红楼梦》在四大名著中的地位绝对是最高的,无论你喜欢不喜欢,地位就摆在那里,让人献上膝盖。

1949年,青华影片公司出品了100分钟的粤语黑白电影《红楼梦》,张活游扮演贾宝玉,小燕飞扮演林黛玉,曾蓝施扮演薛宝钗。张活游原名张干裕,儿子名叫张宝坚,艺名叫楚原,是邵氏的金牌导演。

不过楚原在邵氏没有拍过《红楼梦》,1962年,导演袁秋枫执导的《红楼梦》上映,主演乐蒂扮演林黛玉、任洁反串贾宝玉,这是一部戏曲作品——黄梅戏。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24)

《红楼梦》1962年

1977年,邵氏再推《红楼梦》,导演李翰祥,用的仍是黄梅调,名字为《金玉良缘红楼梦》,林青霞反串贾宝玉,其他演员还有张艾嘉、米雪。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25)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26)

也是在1962年,内地和香港联合打造了越剧电影《红楼梦》,导演是岑范,曾经和大美人夏梦合作过《梦婚记》等作品,而且擦出爱情火花,不过有情人未能成为眷属,这位名字总是和金庸联在一起的大美女,嫁给了林葆诚。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27)

李翰祥的《金玉良缘红楼梦》取得影响之后,当时大行其道的风月片也来蹭IP,张国荣的《红楼春上春》就是此时推出的,张国荣演贾宝玉,黄杏秀演林黛玉,此片在演员选择上很有眼光,其他就无可取之处了。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28)

与此同时的还有《红楼春梦》,导演牟敦芾,主要角色是王熙凤,余莎莉出演,除了尺度,并无可观。

进入1980年代,《红楼梦》就少有港导触碰了,无论是文艺导演还是三级导演,都少有关于红楼的作品。北上之后,跟风大片效应的港导们,忙着大制作、大投资、大场面,对于这个大观园,自然提不起兴趣了。

除了电影,港剧也有四大名著题材,亚视和无线都曾发过力,不过都没有引起特别大的反响,和内地版的四大名著电视剧比起来,无论从质量和影响力都有不如。

三国方面,亚视拍过《貂蝉》(主演利智)和《诸葛亮》(主演郑少秋、米雪),无线拍过《回到三国》、《医神华佗》和两个版本的《洛神》,甄宓的扮演者分别是苗金凤和蔡少芬。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29)

水浒方面,无线拍过《宋江怒杀阎婆惜》、《水浒英雄传》、《水浒无间道》,不过改编都很大。

西游方面,无线花了大力气拍了《西游记》,分别是张卫健、陈浩民扮演孙悟空,改编是必然的,爱情戏、伦理戏都是家常菜,到2002版《齐天大圣孙悟空》,可谓星光璀璨,剧情恶搞加热闹,简直不是在看剧,而是在看热闹的文艺晚会。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30)

红楼方面,无线在1975年拍过不到10集的连续剧,伍卫国演贾宝玉、汪明荃演林黛玉,不过从如此集数来看,要承载《红楼梦》的故事,自然不可能,现在能够被提起是因为周润发在其中跑了龙套,扮演蒋玉菡;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31)

佳艺电视台1977年拍了100集的连续剧,还是由伍卫国演贾宝玉,黛玉和宝钗的扮演者是毛舜筠、米雪。

其时,伍卫国风头无两,两次出演贾宝玉,并演唱了主题曲《红楼梦中我和你》。

没有“毁名著”的包袱,结果真地毁了名著。

在开放的文化环境和商业环境里,“名著”二字的分量不至于成为不可承受之重,没有郑重其事、诚惶诚恐的敬畏感,充其量不过是娱乐流水线上的制品,没有太多情感和价值的投入。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32)

这和内地对于名著剧的态度截然不同,所以才出现“红楼再聚首”“西游再聚首”的事件,剧作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所以陈晓旭、杨洁等人的去世才能引起那么多的缅怀,除了记忆和情怀,更是对专业、精致和投入的一种钦佩和敬仰。

当然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当中,强行对比是不公平的,既不必对娱乐精神、消费主义太多苛责,也需要对工匠精神和实践保持敬重。回归之后,两种文化发生碰撞和交融,会出现怎样的文化生成品,目前并无确切答案。

不过早在1990年的名著剧《封神榜》就有了先例,香港演员汤镇宗、陈秀珠都出演了重要角色,而且并无违和,增色不少。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33)

说句闲话,《封神榜》的结局是封神,封神是各教派人物的大融合,而且是发生在冲突和涅槃之后的融合,文化之碰撞大抵也是如此,保持宽容和耐心,方能修成正果。

如今,“封神”IP又被端上大银幕,是优是次,还等最后,一起见分晓。

历任诸葛亮扮演者(诸葛亮搞基)(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