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桃源行,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王维少年行四首赏析?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王维少年行四首赏析(王维桃源行赏析)

王维少年行四首赏析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桃源行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律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限噢,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人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人。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人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这首七言乐府作于开元七年(719),王维十九岁。桃源,即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写的桃花源。诗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蓝本,取其大意,变文为诗,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开拓了诗的意境。在叙述《桃花源记》中原故事的同时,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一叶小舟顺流而上,古老的渡口附近,两岸桃花盛开。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春之美景,渔人才“逐水爱山春”,既而“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这是事件的开端:渔人赏玩春景继而发现桃源。

“山口潜行始限陕,山开旷望旋平陆”,是事件的发展。渔人弃舟上岸,进入幽曲的山口,渐行渐远,忽然豁然开朗,发现桃源。“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远远望去似有高大的树木攒聚在蓝天白云里,近处却是千家万户种满花卉竹林。这两句由远及近,写了云、树、花、竹,相映成美丽安宁的世外桃源之景,写景极为生动。而桃源中所遇之人仍使用秦汉时的姓名,所穿衣服也还是秦汉时的式样。

接下来的十二句是全诗的主要部分,重点写渔人在桃花源中的子见闻。“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承接上下文。“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写桃源中白天与晚上,以白日与夜里,安静与喧闹作对比,突出桃源中与世无争却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以一连串的动词来强调作为外界来客的渔人的到来在桃源中造成的轰动。

“平明间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这里的“扫花开”、“乘水入”,很好地写出了桃花源的地理特点,能充分激发读者的想象。“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是补充交代桃源中人的来历。在叙事中,诗人又夹杂抒情笔墨。

末十句是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至此叙事的节奏加快,扣紧渔人的心理活动来写渔人因思乡离开桃源,继而又怀念桃源,寻觅桃源而不得的怅惘和茫然,情事景于此完全融为一体,特别是后六句,“自谓”、“安知”、“只记”等词连用,把渔人对桃源的思念与遍寻不着的懊恼的心情形象展现出来。末句“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加入抒情成分,美景仍是当日美景,可是桃源却是不再,无限感慨尽在言外。

王维的诗以抒写山水著称,此诗尤胜。历来评价王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这首诗内容与陶潜的散文相仿,但画面却比陶文来得生动优美,绚丽多彩。全诗笔力舒健,韵脚多变,平仄相间,从容雅致,活跃多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