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笔记八佾篇三(乐读论语八佾第三)(1)

【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规格的八行乐舞,在庭院中表演,如果这种僭越的事情都可以容忍的话,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容忍的呢?

【评析】

(1)“佾”:乐舞的行列。古时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八八六十四人。

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了一件政治大事,这一年的春天,鲁昭公在襄公庙举行禘祭(所谓禘祭,是 古代帝王或诸侯在祖庙里举行的一种盛大祭祀活动),它有两个特点,第一:举行祭祀的时候所有的大夫要在场陪同,因为国君祭祀的先祖也是所有人的先祖;第二:祭祀过程中要跳一支名叫万舞的配乐舞蹈,根据规格的不同,舞者的数量也不相同,《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四佾,士用二佾。

但是当鲁昭公在举行禘祭时,他发现了两个重大问题,第一个问题:三桓没有来,季平子、孟僖子、叔孙昭子(叔孙婼ruo)一个都没有来,鲁昭公一问才知道,他们几个也都在自己的家里祭祀先祖。当时祭礼有规定,诸侯在孟月禘祭,大夫在仲月家祭,也就是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是诸侯祭祀的时间,每个季度的第二个月是大夫祭祀的时间,现在季平子和鲁昭公在同一天搞祭祀活动,摆明了不把国君放在眼里。

接着昭公又发现的第二个问题:跳万舞的人数不够。鲁昭公是诸侯身份,跳舞的队伍应该是六佾,六八四十八人,可是到达会场的舞蹈演员却只有二佾,二八一十六人。那么另外的四佾到哪里去了呢?另外的四佾被季平子调走,到他的庭院里跳万舞去了,他也在家里祭祀先祖,可是他觉得四佾的乐舞太不过瘾,就直接超越鲁昭公,搞了一个天子级别的八佾,所以夫子对于这件事,可以说是义愤填膺:季平子“八佾舞于庭”,这是严重地僭越周礼,他自己不来也就罢了,这口气昭公或许还能咽下,可他把国君的乐队调走,让昭公在众人的面前出丑,这是对国君尊严的公然挑衅。如果连这样的事情都能够容忍的话,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容忍的呢?(第4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