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澳门回归时,一首赤子童声歌唱的《七子之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一夜间,这首《七子之歌》顿时传遍了大江南北,令海内外的炎黄子孙们热血沸腾、感慨不已!
那么这首仅有7行字句的《七子之歌》,为何能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七子之歌》的产生背景曾经我还以为《七子之歌》的“七子”是澳门的昵称。后来才知道《七子之歌》是1925年3月,著名爱国知识分子闻一多在美国纽约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
青年闻一多在美国求学的3年内,亲身体会到了种族歧视的屈辱,他所看到的,听到的一切,都激发出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3年背井离乡的经历,使他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篇,在怀念和赞美祖国的时又夹带着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七子之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诗歌之美,使其广为传颂《七子之歌》全文由序辞和七首短诗构成。
每首的前六句都是整齐的长句子,最后一句则以断句收尾,整体结构匀称,每节叠韵相连,音调和谐,充满节奏感,无论是吟唱还是朗诵,都朗朗上口。
他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帝国主义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顺—大连,这7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7个小孩,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就在写完《七子之歌》后不到2个月,闻一多怀着早日投身报效祖国行列中的理想,提前结束了留学生活,于当年5月启程,6月1日乘船到达上海。
然而迎接他的却是前一天发生在上海南京路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和街头未干的斑斑血迹。
武装镇压示威者的英国巡捕
此情此景,令闻一多满腔怒火,被失望乃至绝望笼罩着的闻一多愤然北上,在北京见到了也是从美国刚回来不久、时任《现代评论》编辑的杨振生,相同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同样的激愤使他们走在了一起。
1925年7月4日,闻一多就将《七子之歌》发表在了《现代评论》上。
闻一多使用过的毛笔等物品
由于当时正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因此《七子之歌》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感动了无数读者。
当时有人评价《七子之歌》说:
“读《出师表》不感动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不孝;
古人言之屡矣。
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不知清泪之盈眶。
读《出师表》、《陈情表》时,固未有如是之感动也。
今录出聊使读者一沥同情之泪,毋忘七子之哀呼而已。”
登载《七子之歌》的《清华周刊》
《七子之歌》激起了人民情感上的共鸣但由于这组《七子之歌》并没有被收录到闻一多的著名诗集《红烛》、《死水》中,也没有被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因此,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不被人们所熟悉。
清华大学内的闻一多塑像
直到1998年,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的总编导李凯在一次偶然翻阅闻一多诗集时,发现了《七子之歌》,于是就决定将《七子之歌.澳门》作为《澳门岁月》的主题歌。
为《七子之歌.澳门》这首歌谱曲的是祖籍广东的作曲家李海鹰。
在谱曲时,李海鹰不仅将潮汕民歌的特色融入其中,还在配器上也尽力地贴近闻一多生活的年代。
编导有让澳门年仅7岁半的容韵琳小朋友担任领唱,当她用那夹带着浓重澳门乡音的普通话演唱《七子之歌.澳门》时,竟与曲调的设计浑然一体。
容韵琳演唱《七子之歌》MV
不论是将人类感情世界中最原始、最深挚的一支潜流形之于色,情动于中的一句“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还是这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都激起了人民情感上的共鸣,符合了中国大陆人民根深蒂固的家国想象。
可以说《七子之歌》不仅唱出了国土沦丧的切肤之痛,更发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优秀精神传统——抗外侮、兴中华!
于是,这首《七子之歌.澳门》一经传唱就又再次走进了亿万人民的心里,唱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