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唐朝鱼玄机《冬夜寄温飞卿》


菩萨蛮温庭筠情感历程(鱼玄机冬夜寄诗给温庭筠)(1)


初衣解诗:关于鱼玄机,因为她既非达官贵人,又非名门之后,所以正史上面根本没有记载。但这样一个人绝对不是杜撰出来的,因为同时代的温庭筠和她是有长期诗作来往的。她的诗散见于《全唐诗》,故事散见于《太平广记》《北梦琐言》,以及《唐才子传》。

她和温庭筠的故事,通过大致的年表,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交往的奇特的现象。

也就是温庭筠与的鱼玄机的时候,鱼玄机还是小孩子,那个时候她的名字叫做幼薇。可以肯定的是温庭筠是鱼幼薇父亲的朋友。这样一个10岁的少女,天资聪慧,在父亲的教育下酷爱读书,时年42岁的温庭筠,深以为惊讶。


菩萨蛮温庭筠情感历程(鱼玄机冬夜寄诗给温庭筠)(2)


虽然唐朝以诗科考,国风浪漫,上至天子,下至平民,都可以出口做诗,以温庭筠相门之子,饱读诗书,脱口珠玉,也不免对这个垂髫少女刮目相看。而这个鱼幼微,毫不怯场。是震惊还是爱怜,或者这两种感情都有。只是温庭筠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回顾,竟看见的是这女子的一生。

43岁的温庭筠再次进行科考,这不过是他一生无数次科考中的一次。当然结果是落第。落地的原因也很简单,大家都知道温庭筠有才,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地不予录取,因为他的风流之名是最大的案底,让他考试,最重要的原因是陪考,以及见证这位天才的替别人作弊的能力。但显然43岁的温庭筠,不是这么想的,他还是希望自己通过正路得到重用。

得到消息,年仅11岁的鱼幼薇,写下了一首《早秋》,名义上是让温庭筠斧正,实际她幼小的心灵,对这位父辈的叔叔,是爱慕加心疼。收到信的温庭筠泰然一笑,和了一首《早秋山居》。实际鱼幼薇的那首早秋,明显的就是一首爱情初恋诗,温庭筠知道却也不说破,只当是小女孩的作诗游戏,他感动,但更有一种远远守护的慈悲。这是一个可以给他做女儿的女孩。


菩萨蛮温庭筠情感历程(鱼玄机冬夜寄诗给温庭筠)(3)


鱼幼微的父亲,大约是在这期间过世的。在唐朝,歌舞乐户是一种职业。这也许是鱼幼微父亲的职业,虽然他的父亲饱读诗书,但是作为失去了父亲的女孩,从事这种工作,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毕竟大唐的娱乐事业非常发达,解决了相当人口的就业。

在从事这个职业没有多久,温庭筠就给鱼幼薇做媒,嫁给了当时的状元李亿。郎才女貌,温庭筠也算了了心愿。虽然这个状元郎已有正妻,但是温庭筠一定是想了又想,对于这样一个出生寒微的女孩,这已经是婚姻上能够做的最高选择。吃穿不愁,两人和睦,虽然名分上差一点,但只要李亿真心的待鱼幼薇好,像父亲一样的温庭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但是不多久,就因为正妻的彪悍嫉妒,勒令她出门别居。


菩萨蛮温庭筠情感历程(鱼玄机冬夜寄诗给温庭筠)(4)


这一首鱼玄机写给温庭筠的诗,是在她14岁的冬天的晚上。她之前收到了温庭筠写给她的诗,其实一向以绮丽多情的温庭筠,在写给鱼玄机的《晚坐寄友人》里,是非常的沉稳含蓄的,打趣说,丫头你还是唇红齿白,我这老头子已经如秋风梧桐。但鱼玄机的回信,却像是对着故人和父亲。

我在这里苦苦的写诗,是因为长夜漫漫,只有我一个人。

庭院里秋风落叶,窗户外冬月西沉。

看起来如此的疏散,仿佛是满足了心愿。但是,离开了繁华,只有一颗本来的心,寂寞的跳动。

就算是要住,也不要住在这样凄凉的地方啊,只有黄昏的鸟绕着空林。

14岁的女孩子,生活的稳定再次打破,她把温庭筠当作了哭墙和树洞。

“盛衰空见本来心",我有时候在想这样一个女孩子,明明白白她的心都写给了温庭筠。温庭筠难道不知道吗?他知道。但是温庭筠更像一个父亲对待女儿,期望她有更幸福的将来。


菩萨蛮温庭筠情感历程(鱼玄机冬夜寄诗给温庭筠)(5)


而温庭筠此时,也焦头烂额。他替当朝宰相令狐绹作词,但实在又看不惯令狐绹的无才和平庸,将自己给令狐桃写词的事说了出来,遭到了令狐绹的嫉恨。而与此同时,他自己的儿女也长大成人,他正操心着自家儿女的婚事。有理由相信鱼玄机的生活用度,有一部分应该是温庭筠馈赠的。而鱼玄机之所以披戴出家,应该是温庭筠和李亿协商后的结果。

因为作为丈夫,李亿必须保证鱼玄机有一定的用度和人身的自由,这样的分割,应该是温庭筠借助了自己在京城中的人望和努力,他是罩着鱼玄机的。因为通常一个贵族的小妾,是没有资格,能够带领仆人出家,并且有自己的用度。

而作为鱼玄机来讲,如何不依靠温庭筠,又不失去温庭筠这位心仪的故人,是一个非常智慧的问题。如同唐朝的女冠,更多的是将自己做成了社交名媛,以此来保证自己的用度。鱼玄机就是走的这样的道路。当然被后世称为唐朝豪放女。


菩萨蛮温庭筠情感历程(鱼玄机冬夜寄诗给温庭筠)(6)


而实际上在鱼玄机短短的生命中,温庭筠一直都不远不近的存在。至少在她去世的前,温庭筠还受她的委托,送她的前任丈夫李亿从回家。

有书记载,鱼玄机因为杀害自己的婢女,被处死。在狱中曾经作诗“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有人言鱼玄机可能是被冤枉的。但是她一个女子,艳名在外,在唐朝也算是一朵奇葩,被人嫉恨实在正常。

实际他们死的年份都很蹊跷。868年是一个节点,也就是温庭筠送鱼玄机的丈夫之后,这一年鱼玄机24岁,温庭筠56岁。有理由相信温庭筠之后离开了长安,短时间内亡故,而与此同时鱼玄机也死了。

初衣认为鱼玄机对于大叔温庭筠是发自内心的爱慕和依恋,更认为温庭筠对鱼玄机是一种基于父辈感情和对才女厚爱的保护关系。但也许正是这种关系,让他们的命运有大的关联,以至于失去温庭筠保护的鱼玄机,仓促凋谢。各自走完了让人揣测的一生。不胜唏嘘。


菩萨蛮温庭筠情感历程(鱼玄机冬夜寄诗给温庭筠)(7)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