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红楼》,百味人生。不一样的年纪,不同的心境,就会读出不一样的感悟。以前读《红楼》始终认为惜春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主儿,如今再读,却发现曹公笔下大有文章,一切皆由暗示。

曹雪芹在塑造人物的同时,对人物的名字也是动了一番心思,将人物的名字和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人物命运都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令人拍案叫绝。

红楼梦惜春的结局(为什么惜春的丫鬟叫入画)(1)

比如:林黛玉,谐音:林带玉。她就是一条林间的带子,如果身在天空,必定会自由自在飞翔飘逸;可是在这林中带子必是缠缠绕绕,千回百转,象征着林黛玉一生为情纠缠,不得解脱的悲剧。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谐音“原应叹息”,叹息贾家的没落,叹息他们短暂的美好青春。

再说尤二姐尤三姐,连宝玉都对柳湘莲这样形容:“真真一对尤物,可巧他又姓尤”。其实这都是曹公的巧妙构思。

红楼梦惜春的结局(为什么惜春的丫鬟叫入画)(2)

一、惜春的丫鬟为什么叫入画呢?

在整部《红楼》里,惜春的出场次数并不多。

在大观园里,众女儿风花雪月,办诗社,惜春是懒于诗词的,而且又因年纪小,常常被忽视。

刘姥姥进大观园,想要把大观园画下来,带回家去。

贾母指着惜春说道:“你瞧我这个小孙女儿,她就会画。等明儿我叫她画一张如何?”

这里点出惜春的爱好不是诗词歌赋,而是喜欢画画。

曹公给她的丫鬟起名“入画”,其中一点就是暗示主人的兴趣爱好。

红楼梦惜春的结局(为什么惜春的丫鬟叫入画)(3)

二、为什么惜春一定要赶入画走?

由于秀春囊事件,王熙凤带领王善保家的抄检大观园,这个时候惜春吓得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谁知在她的丫鬟入画的箱子里,搜到了男人的鞋袜和金银棵子。

惜春胆小,见了这个,也害怕说:“我竟不知道,这还了得!二嫂子你要打他,好歹带他出去打罢,我听不惯的。”

入画跪哭解释说是贾珍赏给哥哥的,哥哥怕叔叔赌掉,所以偷偷存放在入画处。就连王熙凤也替入画求情,惜春依然不依不饶,说“嫂子若依他,我也不依。”

红楼梦惜春的结局(为什么惜春的丫鬟叫入画)(4)

至此,惜春冷嘴冷面冷心的形象植入百年来读者的心间。

惜春是宁国府正宗大小姐,贵族千金,是贾珍一母同胞的妹妹。她的父亲贾敬一心沉迷修道,从不住在家里;哥哥贾珍只知道吃喝玩乐,贾母看她一人孤独,把她接到荣国府养着。

惜春虽有至亲,但是如同孤儿一样,从小缺少爱和安全感。她一路成长都有着入画的陪伴,面对从小伺候自己的丫鬟,她可谓冷酷到极致。

她坚决要赶入画走,第一,她觉得入画私藏男人的东西,让大观园的人抄出来,她是很没有面子的,是她的性格所不能容忍的。就连面对抄检雷霆震怒的探春都说她:“孤介太过,我们再傲不过他的。

红楼梦惜春的结局(为什么惜春的丫鬟叫入画)(5)

第二她赶走入画,其实是想和宁国府划清界限,老死不相往来。

王熙凤没有处罚入画,惜春却叫来了尤氏,要尤氏把入画带回去。就算尤氏也替入画求情,惜春也定要赶走入画,或打,或杀,或卖,她都一概不管。

惜春虽在荣国府,但是东府的风言风语,她必定有所耳闻,自己的哥哥父子的那些丑事,早就被传了出来,人们对宁国府的印象极坏,就连柳湘莲都说宁国府出了门口的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

惜春又怎么会听不到这些?尤三姐血淋淋的例子,因为身在东府,被人拒婚,拔剑自刎。惜春必定想到自己一个姑娘家,千万别像尤三姐那样。

红楼梦惜春的结局(为什么惜春的丫鬟叫入画)(6)

她所以跟尤氏说:“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我今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上了。”

入画来自宁国府,又查出跟宁国府有关的物件,而此时的惜春是不想和宁国府有半点关系,所以,她必定、必须赶走入画,这样才能让她和宁国府一刀两断。

比起冷酷无情,其实惜春是更怕丢了颜面和自己的名节。

入画既然有“入”必有“出”,惜春的世界只是要一个干净无暇的画面,入画带着东府的污浊入了她的画面,她岂肯依?入画被赶走也是曹公给她的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