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引发连锁反应,西方国家遏华意向加剧,以下有关俄乌的事件值得关注:

对华描述应强硬还是谨慎?北约内部现分歧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交恶,给本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他们认为中国和俄罗斯反倒因此事关系更加密切,并且中国还愈发倾向于在国外展现其地缘政治力量与经济合作。

G7峰会结束后,北约峰会紧接而来,据英媒报道,北约在十年以来的第一个新战略中首次将中国列为关注点,但在如何描述中国和中俄关系上犯了难题。

美国人拜登对伊朗的影响(北约内部对华描述现分歧)(1)

一名外交官表示,美国和英国极力推动在描述语句上使用更有力的措辞,以反映出北约对中国日益增强的“军事能力”和可能进攻中国台湾地区的担忧,但法国和德国又考虑到中国在欧洲进行了大量的工业投资,因此他们认为应该采用更慎重的措辞,捷克和匈牙利则是强烈反对用“战略趋同”来定义中俄间的关系。

目前有关报告的内容还在磋商,据另一位外交官表示,北约成员国内部正在寻找一个折中的方案,例如将中国描述为“系统性挑战”,加入北约成员国愿意与中国在大家共同关心的领域合作的措辞。

“系统性挑战”一词让人想起一个金融学上的专业名词“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简单来讲就是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消除的风险,也被称为不可分散的风险。

北约部分核心国家既想制衡中国,又在某些方面十分需要中国,这种反复拉扯自我的行径好似陷入一种“分裂”的状态,让人难以理解。

伊朗申请入金砖,多国有意向

近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赛义德·哈提卜扎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伊朗已正式提交加入金砖国家的申请。

哈提卜扎德称赞金砖国家建立了涵盖面广泛的创新性合作机制,成员国人口数占全球人口40%以上,GDP总量占全球GDP总量之比多年来有了大幅提升,并表示希望伊朗的加入能为金砖国家各成员国增值。

在伊朗宣布提交入金砖国家的申请时,俄罗斯外交部发言扎哈罗娃发文称,阿根廷也已申请加入该组织,扎哈罗娃同时讽刺美国道,“白宫还在想世界上还有什么可以关闭、禁止或者破坏时,阿根廷和伊朗已经申请加入金砖国家”。

美国人拜登对伊朗的影响(北约内部对华描述现分歧)(2)

金砖国家包含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共和国,该组织虽然名声不似北约和欧盟这般响亮,但在世界格局组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金砖国家在2011年加入南非后,已长达十一年未纳入新成员,前几日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会议中,五国领导人同意进行扩员,包括白俄罗斯、阿根廷和伊朗在内的三国领导人公开表示要申请加入。

金砖国家由各大洲最重要的新兴国家担任代表,因此在新成员的选择上会更加严格,这些有意向国是否能成功加入,也需要考虑已有成员国的利益。

阿联酋、沙特没法增产石油,拜登外出找油梦碎

两个最大的石油输出国沙特和阿拉酋最近给了美国总统一记重锤——无法增加石油产量。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与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通话时获知了这一消息,阿联酋总统称,该国石油产量已达极限,沙特每日还能增产15万桶石油或者更多,但也接近上限。

美国人拜登对伊朗的影响(北约内部对华描述现分歧)(3)

马克龙称已将这一消息告知了拜登,这也就意味着拜登访问中东想达成的目标可能难以实现。不过据媒体报道,沙特和阿拉酋的产量其实还有不少,阿拉酋实际产能340万桶,目前日产约300万桶,还在努力提升至每日产400万桶;沙特宣传的生产能力在每日1200万至1250万桶,但现在日产量远低于宣传产能,仅为每日1050万桶,其理论上还有200万桶的提升空间。

美国人拜登对伊朗的影响(北约内部对华描述现分歧)(4)

当前全球油价居高不下,一些受美国制裁的石油大国成了降低油价的救命稻草,沙特等中东国家就是美国主要的理想供应商,但美国与沙特关系恶化,美国在该地区寻求石油合作时不断吃瘪,今年3月份时就有消息传出拜登政府计划访问沙特谈石油合作,本月早些时候西方主流媒体也曾发文指出拜登将于7月份执行这一计划,但拜登政府始终含糊其辞地称访问沙特与能源问题无关,如今阿拉伯不等美国开口率先表明没法增加石油产量,直接把拜登中东之行可能进行的能源讨论堵住,这让拜登的艰难“寻油之路”雪上加霜。(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