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上旬,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再创纪录,一路北上,连登浙江、上海、山东、辽宁四省(直辖市)步步紧盯,紧密防御的背后,是数值预报、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气象信息等气象核心技术的有力支撑科技,让气象预报预警更有底气,也让防灾减灾工作变得更加从容,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信息化手段助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信息化手段助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
9月中上旬,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再创纪录,一路北上,连登浙江、上海、山东、辽宁四省(直辖市)。步步紧盯,紧密防御的背后,是数值预报、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气象信息等气象核心技术的有力支撑。科技,让气象预报预警更有底气,也让防灾减灾工作变得更加从容。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气象部门将聚焦关键核心科技问题,上下协同,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自主创新,直面难题,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说。
庄国泰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部门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推动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灾害性天气预报、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气象装备等领域科技攻关,众多科技成果涌现,我国气象科技创新已发展到跟跑和并跑并存的新阶段。
数值预报被誉为气象领域的“芯片”。监测精密重点是服务数值预报,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主要依赖数值预报。
9月10日傍晚,“梅花”冲进我国24小时台风警戒线。预报员手握中国气象局区域集合模式(CMA-REPS)、台风模式(CMA-TYM)等提供的产品开展研判预报,将“梅花”24小时平均路径预报误差缩小到约31公里,最小路径预报误差仅10公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台风监测分析业务实现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转变,台风预报业务实现由主观经验方法为主向客观预报方法为主的重大技术转变。2017年到2021年,中央气象台24—120小时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路径预报平均误差分别为73公里、129公里、196公里、260公里、342公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事实上,不仅仅是数值预报。如果将气象部门应对台风“梅花”的十八般武器一一摆开,会发现这是个庞大的体系:丰富多样的风云气象卫星产品帮助锁定“梅花”登陆前后的强度和路径变化,天气雷达回波剖面、风廓线雷达风羽图等多源观测产品多角度为台风“画像”……
面对灾害性天气,我国不仅建成世界先进的地空天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系统,7万多个地面自动观测站、236部天气雷达、7颗风云气象卫星严密监测天气气候变化,建成覆盖领域广泛的气象服务体系,更将重大天气气候机理、多尺度天气系统及其相互作用、监测预报预警等核心科技难题一一拆解。
从早期以国外引进为主,到自主研发掌握核心科技,再到发展以地球系统模式为目标的下一代模式,我国数值预报业务已实现从“0”到“1”再到“卓越”的跨越式发展。如今,以中国气象局全球同化预报系统为核心的无缝隙智能化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实现了从站点、落区预报到数字格点预报的跨越,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40分钟,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90%,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缩小到77公里。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秉持初心,克难前行,靶向发力,加快推进数值预报模式、数据融合与再分析技术、雷达和卫星设备及应用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真正实现技术上质的飞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庄国泰说。(付丽丽)
来源: 科技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