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楷书从“永字八法”开始,自古至今成为一个传统。至于“永字八法”的成因,以及“永字八法”到底是何人创立,我们所能见到比较早的记载是唐代张怀瑞《玉堂禁经》里的一段话,“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这里所说的“隶字”当然指的是楷书。通过张怀瑞这段话,我们应该认为,“永字八法”一说在后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并且后来魏晋时期的钟繇、王義之也曾研究和传授过。
在学习“永”字的八法之前,我们有必要将“永”字的基本状态弄清楚,“永”字应该是五笔,即:点、横折钩、横撤、短撤和捺。但在书法上,古人把这五笔分解成了八种笔法:点、横、竖、钩、挑、长撇、短撤、捺。并且还为这八种笔法起了专用名词:侧、勒、努、趣、策、掠、啄、磔。
下面,我们以欧楷笔法的要领和要求,对“永字八法”的八种笔法谨做一个简单的讲解。
点,侧法在楷书中,任何点笔都不取正势,而应取侧势,所以下笔时应该以斜侧的笔法行笔,至于斜侧的角度大小,要因字而定,因字体不同而定。首先,写楷书应在方格内,“永”字的点笔应在字格纵向中心线的上方,而且必须居中,不可偏左或偏右。
点笔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要棱角分明而饱满,要求是“三角一肚”。行笔的方法是:下笔要虚而快,虚,就是露锋,要轻入笔,要干净,要把第一个“角”写出来;快,就是边落笔边行笔,要准确、坚定、快捷。然后,向右下方行笔,下压笔毫,压至要求的粗度(此时笔腹以下已基本全部铺开),抬笔收锋,收笔要实而缓。
在这个动作里,要一次性完成上“角”、右“角”、下“角”和左侧的“股”,不可以回偉向左或是向右,不可以借回锋之“便”填补左、右笔画摄迹的缺失,不可以“以回代描”。这一笔的关键要领,也是最难的地方,就是在收锋时,笔锋不可改向,从下笔到收笔都应该是中锋行笔,向右下方行笔,行笔间不可转笔,不可拐向下方。
或者简单地说,只要能一笔完成“三角一股”,没有“回锋”或勾勒、描作,就算合格,基本笔法就应该是正确的。在欧楷中,此点的笔法相当严格,难度很大,远不是“侧”、“不侧”的问题,关键是它的形态,并为此形态而要一笔完成,从难度指数来讲,它仅次于直钩。在欧楷上没有功底的初学者,此一笔将是一个不可小视的“障碍”。只有在笔法完全正确的情况下,再经过反复训练,反复书写,才可成功。
横,勒法把横笔称为“勒法”,传统的解释是:写横笔要有劲涩之感,要勒住,不可失去控制,不可浮滑,犹如骑马时的勒马。其实,行笔要勒得住,不可浮滑,乂何止于横呢?任何笔画,任何书体的行笔都要有所控制,都是不可以浮滑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行笔常识,古人焉能不知?
所以我们推测古人的意思是,因为在写“永”字时此横太短,落笔稽行便要停止,不可以写长,故而要取“勒”势。不管怎样,我们还是来具体地分析一下笔法吧。我们在写这一笔时,注意要侧锋落笔,然后行笔扛肩(扛肩,也作抗肩,即横画向右行笔时,要边行笔边向上,使笔画呈左低右高之势),注意此横笔虽然要求遒劲有力,但笔画不可粗,不可笨,梭角要分明。此一笔在“永字八法”中意义不很明显,笔法也并不困难。
竖,努法在书法中,“竖”也称为“直”。这里说的“努”应是通假字,与“弩”通,“弩”即射箭的弓。在此处意指竖笔要写得坚挺刚直,峻峭精彩,如张弓搭箭,欲射欲发,有一种气势逼人、险劲刻厉的感觉。这一笔在“永字八法”中是起到“脊梁”作用的,它的好坏关乎全字的成败,而这一笔的难度又是显而易见的。
技法的要领是:横笔拐过来之后,中锋行笔向下,保持垂直,要坚挺有力。须要注意的是,行笔速度不可过慢,笔画不可过粗,中间阶段还要再稍微细些,整个竖笔要在方格内的纵向中心线上,要在点笔中心的正下方。
钩,趯(ti,音涕)法在欧楷里,钩的种类很多,粗算一下,应该不会少于40种。凡是竖笔下面向左挑钩的,称为“直钩”,俗谓“竖钩”。凡是学过欧楷的人,没有不知道直钩难写的。至于古人将直钩称为“授法”,应该说意在跷足向上踢起之意。更深层次地说,虽然钩身不长,但书写时要有“跳跃”、“弹起”的姿态,实践证明,此钩的难写点也恰恰就在于此。如何使这一钩既不长,还要出锋,既要饱满,还要“弹跳”,应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笔法当然最为关键。
竖笔行笔到位后,要轻抬锋毫(但不可离开纸面),然后以笔尖向下方行笔,意在写出直钩最下方的钩角;钩角出现后,调整笔锋,使笔尖向下,笔肚向上,成为一种“跪笔”的姿势,然后向左上方再轻轻弹出笔锋,完成这一笔的全部动作。
此笔法,笔者称之为“跪笔弹锋”。确切地说,“跪笔弹锋”就其动作来看并不复杂,如初学者亲眼看到笔者当场书写,应该说看过几遍就可明白,即使看着笔者录制的教学光盘,跟着写几遍,也很快就能搞懂其中的动作要领。所以,在书法上有“百练不如一看”之说。然而实践证明,对有些人来说,此钩也许并不是那么简单,虽然基本笔法容易掌握,但是内中的技巧,内中的微妙,也颇费工夫,小视不得。在“跪笔弹像”时,毫厘的差错,就会“失之千里”;微妙的偏颇,必然神采皆失。
此钩在“永字八法”中应该是为难写的一笔,也是欧楷笔法中最难写的一笔。初学者务必注意的是:行笔如果太慢,笔态必然迟涩,多是臃肿粗笨,板滞僵死,其形大变;行笔如果太快,易失笔势,轻飘浮滑,法式不备,便失于稳重和坚实。所以,初学者应多看多练,熟则生巧,巧必生神。
挑,策法
“策”,古人常将“策”字用于赶马,如“策马扬鞭”等。写挑笔用“策”字,应是“轻扫”、“快捷”之意,即下笔后,行笔很短,然后尽快抬起,笔画形态上应是前重后轻。但是,欧阳询在写“永”字时,把这一笔是作为横画来处理的,不独欧阳询,王義之、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权等,写到“永”字这一笔时,也都是写为一横。
这一横笔在处理上与第二法的“勒”稍有不同,一是不可以写得太粗太重,二是要左低右扬,从整个笔法上看,它应是虚笔。这一笔并不难写,在技法上应该说没有难度,但要从“永”字的结构上讲,这一笔又是关键,即不可以和竖笔衔接,要和竖笔留有一定的空间。
长撇,掠法
将长嫩称为“掠二应该理解为:要婉而畅,峻而坚,如飞燕掠槍而下,轻盈畅快、形神峻爽。柳宗元《八法诵〉云:“掠,左出而锋轻。”唐太宗《笔法诀〉云:“为撤必掠,贵险而劲,掠须笔锋左出而利。”长撤的技法难度不大,但必须要把握三点:
1.撤笔的中部稍靠下方的位置应有一个“肚”,即行笔至此时要稍稍将笔画加粗(但不可太粗),然后慢慢收笔,行笔出锋。初学者对于这个“肚”往往不好掌握,一般情况下,都是把“肚”写得靠下,写在了笔画的“末梢”处,这是因为基本功不行,行笔提按没有掌握熟练造成的。
2 .长撤的难点是长短和角度,这是下笔之前必须要确立的。要想确立准确,全靠经验和临帖知识的积累,同时,还要明白不同的字会有不同的处理要求和方法。欧阳询的“永”,这一撤并不是很长,也没有较为明显的“肚”,但是这一长撤的角度,他写得非常准确,笔态非常峻峭和挺拔,这是我们必须要认真观察、认真临习的。
3.长撤的最高境界是“潇洒中和”、“无往不收”。所谓“潇洒中和”,是指这一长撤要写得戲扬纵展、不激不厉;所谓“无往不收”是指收放有度,运止有节。它的精神之美,是在挺拔秀健中,有一种H扬感,如同“行云流水”、“飞鸟入林”。
短撇,啄法
在书法技法中,撤笔种类很少,但是,也许是古人为了凑够“永”字的八个笔法,把本来是一种笔法的撤笔,分成了两种笔法,若真是这样,既看出“永”字的不足,也看出了古人择字的无奈,因为很难找到各种笔法齐备而又一笔都不重复的字。当然,反过来说,尽管是一种笔画,因其长短的不同、角度的不同、位置的不同,在运笔和笔法上也会发生变化,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我们这里要说的,是笔画的长短以及笔法的差异,不独撤笔而已。古人为什么用“啄”字来解释短撤的笔法,我们通常的理解是“如鸟啄物,锐而且速。”意思是说:短撤的笔法,如同禽鸟啄食一样,要求快速而且峻利。如王義之说:“啄不可缓,緩则失势。”柳宗元《八法诵》云:“啄,仓皇而疾掩。
”颜真卿《八法颂》云:“啄,腾凌而速进。”这些大家们都认为,写短撤应该迅疾,不可迟缓,从实践中来看,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是,清代包世臣也根据古人的异议,犹豫地提出“……亦言其画行以渐,而消如鸟喙也。”他的意思是:也有人说,因为笔画越来越细,整个笔画像鸟的喙一样。如按照这种解释,“啄法”的含义便是形容词了,这也未可知。短撤的笔法不难,比较容易掌握。
捺,磔(zhe,音折)法
捺笔在一个字中,即使不是主笔.也都是非常重雙的一笔,是具有“色彩”的一笔,同时,也是最容易暴露功力不足的一笔。但要写好这一笔,也会对一个字増色不小,所以我们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一笔难度相当大,从难度指數来讲,仪次于直钩和右点。
1 、起笔,笔法要领是:起笔时应该蔵株,特别是在写“入”、“乂”、“之”、“更”等字时,因捺笔的头部不与其他笔相连(也就是说.笔画的头部鼻第在其他笔画之外),必须要蔵锋,不可露锋。如果露慄起笔,便给人一种尖锐、楝手的感觉,应写出一个“蚕头状”;另外,当这一捺笔与其他笔画相连(也就是说,笔画的头部不暴露在其他笔画外边的时候),比如“人”、“大”、“今”、“木”等字,起笔可以藏锋.也可以不藏偉,但是,即使不蔵锋,锋毫也不可过尖过细。
2、行笔,起笔处理好后,然后要引锋(即中锋)下行,速度不可慢,慢则失势。行笔开始时,笔圖要细,向右下方行笔后,要边行笔边加粗。一定要注意角度和弯度,初学者最易犯的毛病是,行笔过于僵死,角度难以准确。
3.、收笔,行笔至“波脚”处,此时的笔画已达到最粗,然后稍顿笔,再缓慢抬笔平行直出,写出尖锋状,整个笔画成一“刀”形。此处的关键是抬笔的走向和最后收笔的方法。古人将捺笔的写法叫做“一波三折”,指写捺笔的三个阶段,或称三个过渡。
文字内容来自田英章《楷书要论》,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