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稻穗,换糖吃

作者:俗子

生产队的时候,还在读小学。每到秋天,稻谷金黄,放学后的我们总会拎着空书包或在家里提个小蓝子跑到收割后的稻田里捡稻穗。

由于午间时间短,在家吃饭当误工夫下午还要去上学,又由于大人们在大白天里捡得比较干净,所以我们很难捡到多少漏。

老屋散文精选100篇(俗子原创散文岁月钩沉忆童年)(1)

待下午放学后,我们又一笼蜂子般分别飞向稻田。这时,大人们由于怕天黑抢时间,也顾不上捡漏了。谁的眼好手快谁就捡的多,天黑看不清了,我们每人的书包里、口袋里也都塞得满满的。

回到家,倒下书包,翻过衣袋,把捡来的胜利果实粒粒放到簸篮里,揉搓,除稻叶,一量,一升多了。跟妈说,捡的稻子去换糖吃。妈说,这一点点,能换到什么,想糖吃,明天去捡。

老屋散文精选100篇(俗子原创散文岁月钩沉忆童年)(2)

晚上便早早的睡了,梦里,见姐姐带我提着稻去三肩岭二奶家换糖吃呢。

第二天清晨,天朦朦亮,妈把我们喊醒。揉着朦胧双眼,跟着大姐小姐向稻田奔去。

太阳初升,山间的雾渐散去,稻田里的露水打湿了我们的鞋子和裤脚,姐弟三人也捡了满满的一大提箩。箩里装不下,我和小姐一人手里各捏一把。大姐提着箩前面走,我们后头跟。这一早,满载而归,远远望去,家屋头上的炊烟冒得正欢呢。

回家后,妈把饭也烧好了。狼吞虎咽扒完饭,套上书包向学校跑去。几天坚持下来,我们也捡得一斗多稻了。

老屋散文精选100篇(俗子原创散文岁月钩沉忆童年)(3)

谷子晒干后,找妈要换糖吃。姐姐不说话,我软磨硬泡极尽讨好,妈才量了几升稻出来。

那时,家里人口多劳力少,父在外上班,家里有我姐姐妈妈和哥五口人。队上人嫌哥年纪轻,工分不给记满分,因此我家是稳稳的缺粮户了。缺粮人家的粮食自然分得少,要吃得拿钱到队上买。自然,家里也没闲粮换糖吃了。因此,妈把粮食守得紧。而我因为馋,图一时口头之快,却不管许多。

拿到稻后,姐弟三人,拎着布袋,一路小跑,翻山越岭,两里多路,十分钟就到了。

老屋散文精选100篇(俗子原创散文岁月钩沉忆童年)(4)

三肩岭二奶家,换糖的可不指我仨小孩呢,还有大人们,看他们用斗量稻,应该是有余粮的人家,稻多糖多,羡慕死了。心想,要出生在他们家多好。

我们换了两饼糖回来,大概一斤多。桌子抹干净后,妈把糖饼往桌上一拍,白板一块的大米糖便四分五裂了。拿起一块塞到我嘴里,笑着说:小馋猫!煮饭时,大姐总会拿上两块糖放碗里搁饭上蒸。饭香后,糖块便成了糖稀。大姐又找来勺子放到碗里让妈尝尝新鲜,妈的牙齿不好。

到学校,拿出来一块跟好同学分享,谁知糖在袋里捂暖了,白纸和白糖紧贴在一起。无奈,只得慢慢的小心的分离。除干净后,你一小块,我一小块,含在嘴里,俩人笑了。

老屋散文精选100篇(俗子原创散文岁月钩沉忆童年)(5)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