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雕塑(sculpture)这个概念是来自于西方。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雕塑另有称谓,且分为两种类型,这就是石像生和造像。石像生就是帝王陵墓前安置的那些石人和石兽,造像就是出现在佛教石窟和寺庙中用石头、泥巴、木头和金属制成的各种形象。前者是献给死去的帝王的,后者是献给神圣的佛祖的。中国古人没有给活人哪怕是帝王制作雕塑形象的传统,相反,这样做竟是一种禁忌。

在古代西方,雕塑是人们最为倚重的艺术手段,因此,西方古代艺术史给世界留下了灿烂辉煌的雕塑艺术遗产。在古埃及,雕塑家一词的本来含义就是“使人永生的人”,古埃及人相信人像与真人是等同的,于是他们让雕刻家用坚硬的花岗岩雕成法老的形象,以使法老借助于雕像长存于世。

孙震生人物画欣赏(王端廷满怀赤诚塑群英)(1)

古埃及的艺术传统被古希腊直接继承了,古希腊人更赋予了艺术以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观念。他们不仅把人像作为艺术创作的中心题材,而且将逼真再现、精确写实作为最高的审美标准。古希腊雕刻家不仅按照人的形象雕刻诸神,而且热衷于用雕刻手段给活人存形,因此我们今天能够凭借雕刻作品看到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等先哲的真实相貌(而同是轴心时代的中国先贤老子、庄子和孔子等人的形象究竟如何,今天的人们只能依靠想象)。为了获得毕肖真人的真实感,古希腊雕刻家不仅采用蜡和石膏翻制真人面容的技术,还要给人像的头发和服饰涂上再现性的颜色,只是由于岁月的作用,后来那些颜色逐渐褪去了。

文艺复兴时期的两位艺术巨人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曾就绘画和雕塑孰优孰劣进行过激烈的辩论。达·芬奇说:“绘画远胜于雕刻,因此,能表现透视深度的青铜浮雕比一件大理石圆雕更有价值。”米开朗基罗反驳说:“像浮雕的绘画是好绘画,像一张绘画的浮雕则是坏浮雕。所以雕刻是绘画的指导,前者是太阳,后者是月亮。”这场论战的胜负难以判定,但仅从写实效果来看,雕塑的确胜过绘画,因为客观世界中的形象都是立体的,而绘画最多只能借用焦点透视技法在平面上呈现三维空间的幻觉。

孙震生人物画欣赏(王端廷满怀赤诚塑群英)(2)

归根结底,西方雕塑不仅传达了西方人的世界观,而且体现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石像生和造像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观。作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雕塑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被引入中国,一百多年来,它逐渐在中国这片异质文化土壤中生根开花,并慢慢变成了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国民国从本质上是改弦易辙、效法西方先进政体的产物,这是中国历史上三千年未有之大变革。中华民国是一个破旧立新、天翻地覆的时代,孙中山、蒋介石、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和鲁迅等无数仁人志士和英雄豪杰为这个新生的共和国贡献了才智和生命。那是一段值得热情讴歌的历史,那是一群值得永久缅怀的精英。

田跃民带着对民国历史的迷恋、对民国人物的虔敬,创作了《民国面相》系列塑像作品,以泥塑的方式塑造了民国时期社会各界名流的肖像,总共50件。塑像分别是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黄兴、宋教仁、汪精卫、陈炯明、张勋、张作霖、谭延闿、康有为、陈独秀、李大钊、梁漱溟、罗隆基、黎元洪、刘湘、赵恒惕、蔡元培、胡适、梁启超、严复、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陈垣、李四光、丁文江、曾昭抡、傅斯年、张君劢、蒋百里、蔡锷、段祺瑞、吴佩孚、张学良、李宗仁、白崇禧、陈诚、孙传芳、冯玉祥、宋美龄、唐继尧、鲁迅、梅兰芳、张伯驹、吴祖光、李叔同、杜月笙。这是一组相当完整的民国人物纪念群像,该系列塑像填补了我国现代雕塑史上关于民国人物专题雕塑艺术的空白。

田跃民遵从了雕塑最基本的原则,这就是真实再现。虽然他塑造的民国人物都已故去,无法当面写生,显而易见,田跃民大量参考了文字描述、照片和电影资料。由于持有一丝不苟、精雕细琢的创作态度,他能将每个人物刻画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对于这组胸像作品的创作,田跃民将着力点集中在了人物的面部五官的塑造上,尤其对人物眼睛的刻画更是力求达到出神入化、画龙点睛的效果。孟子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达·芬奇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田跃民显然明了眼睛的刻画在人物肖像创作中的重要性,因此,他的《民国面相》系列塑像中每个人物都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甚至把瞳孔中显示光线的眼神光也刻画了出来。顾恺之说:“四体妍媸,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之中。”田跃民的人像作品中人物全部的内心世界都通过那双眼睛展露无遗。

孙震生人物画欣赏(王端廷满怀赤诚塑群英)(3)

人们看到,在田跃民创作的这组《民国面相》系列塑像中有国共不同党派人物,其中有在历史中颇有争议甚至被批判的人物,但他完全抛弃了政治叙事中的褒贬定论,排除了长期以来我国各类文艺创作特别是影视作品对民国人物脸谱化的处理方式,而将人物真实相貌、气质和神采的呈现作为创作的唯一目标。也就是说,田跃民所要刻画的不是符号化的偶像,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因此,面对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之塑像,观众不仅能感受到他们的超凡气概,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可亲神采。

从技术角度看,雕塑就是加减之术,采用切削之法将石头和木材变成形象谓之雕,使用堆捏之法将粘土变成形象谓之塑。除了石雕、木雕和泥塑之外,还有通过铸造法并用各种金属和现代化工材料制成的雕像。由于材料的耐久性不同,各种雕塑的保存条件各有要求,保存时间有长有短。一般而言,石雕和铜雕最耐久,泥塑最易损坏。基于这一原因,本人希望将来有朝一日田跃民这组塑像能有机会有条件翻铸成青铜版,从而让这组塑像永久留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