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下午,刚刚经历了一场人工增雨的襄阳又恢复了闷热,地上的雨水还没存留多久便被太阳烤干,雨后的阳光显得更加刺眼闪耀。

“你好,能帮我加满冰吗?谢谢!”外卖骑手朱海涛匆匆地走进一家奶茶店,将手中的水杯递给服务员。得知自己要送的订单还未制作完成,他长舒一口气,擦掉脸上的汗,享受室内空调的片刻凉爽。

朱海涛告诉记者,热的时候,他就去接单的奶茶店加一满杯冰块,放在保温箱里冰着,一天能喝四壶1400毫升的水。

一名外卖骑手的日常送餐过程记录(烈日下与时间赛跑)(1)

全副武装防晒 打湿冰袖降温

朱海涛戴着两个帽子,里面是鸭舌帽用来遮阳,外面是头盔确保骑行安全;脖子上挂着一圈围脖,既防晒,又吸汗;胳膊上还套着一双黄色的冰袖。

“这样不热吗?”记者问道。

“当然热,但是比晒伤要好点。”朱海涛介绍,对于外卖骑手来说,太阳暴晒比高温环境更可怕。实在热得没办法了,就用水把冰袖淋湿,骑车送餐的时候,风一吹就能凉快一点,稍微缓解一下。

夏天为了防晒,朱海涛还会准备一双“破手套”,这是因为需要经常触屏手机,剪掉食指和小拇指的指套,以方便操作。他伸出右手,记者看到,五根手指指尖发白,食指和小拇指要比其他手指黑许多,手背更是晒得黑红。

一名外卖骑手的日常送餐过程记录(烈日下与时间赛跑)(2)

一天三个充电宝 中午热得不吃饭

外卖系统会利用算法推荐分析路线,进行自动派单,朱海涛每天都会按照系统派单顺着路线一单一单地送下去。

在送完一份订单后,只见他从电动车座下拿出一块电量满格的充电宝。朱海涛介绍,每天要准备两部手机和三个充电宝才够用,气温一高,手机、充电宝、电动车座都热得烫手。

“一天只吃两顿饭,中午太热了吃不下。”朱海涛说,早上七点吃二两碱面,晚上等九十点下班回家了再吃晚饭。如果中午想休息,只能根据系统派单的位置,就近找个有风的地方待一会,在荫凉处给电动车“降降温”。

朱海涛说,外卖送餐对速度要求比较高,外卖电动车与市面上常见的电动车不同,速度更快,耗电量更大,因此需要租赁电池。一块电池能跑三十多公里,一天下来要换八九块电池,能跑将近300公里。

一名外卖骑手的日常送餐过程记录(烈日下与时间赛跑)(3)

烈日下与时间赛跑,热浪中为顾客送餐

随后,记者坐在电动车后座,跟随朱海涛一起体验了一次外卖配送。

从电动车后视镜看到,接到订单后,朱海涛的脸上便鲜有笑容,话也变少了,时不时便会低头瞟一眼手机上的送餐信息。

去商家的路程并不算远,但中途有不少红绿灯,朱海涛不停地跟着绿灯更换道路,只为在最快的时间到达。

快速取完餐,到达送餐地点,给顾客打电话,直到亲手把餐交给顾客后,朱海涛才放松下来。他擦了擦汗,笑着对记者说:“这单还挺好,不用爬楼。”(湖北日报客户端全媒体见习记者吴宇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