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文史谜团尚待破解

探索发现北纬30°石柱的神奇魅力

人类对未知的探索,从未止步。勇于探索的精神,正是驱驰人类文明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

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全球公认的一条充满神秘魅力的纬线。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巴比伦空中花园……许多世界级的自然和人文奇观,均出自这条线附近。

位于北纬30°线的石柱,是全国四个土家族自治县之一,也是中国唯一以军功登录正史的巾帼英雄秦良玉的故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儿调”、世界经典名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均发源于此。

秦良玉究竟魂归何处?盛传掩埋着太平军残部的山洞,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几百座古岩棺群,何以安居千仞绝壁?我国最早的炼锌遗址群所产的大量“毛银子”,为何后世难觅?古老的“皇家寺院”,是否暗藏南明政权的“国家宝藏”?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人文,为石柱留下众多待解之谜,也为石柱县平添了几许神奇的魅力。

秦良玉

和充满传奇的一生相同,秦良玉的身后事同样充满神秘。在石柱境内,现存两座有据可考的秦良玉坟茔。而据民间传说,石柱境内的秦良玉疑冢多达47座。

公元1648年5月21日,戎马一生,战功显赫的秦良玉与世长辞。彼时,逢明末清初。据传,秦、马两氏后人料定,身世显赫的秦良玉身后必将招致仇家和盗墓者觊觎,便准备了48副棺材一起发丧。其中,除一副送往秦良玉老家忠州下葬外,其余皆葬于石柱境内。不仅如此,送葬队伍集体消失,具体下葬地点便更是鲜有人知。

石柱文史之谜(北纬30神秘石柱邀你来破解五大文史之谜)(1)

秦良玉的白杆兵古战场—万寿山全貌,以及男女石柱远景

位于石柱县城以东3公里的回龙山上,是马氏、秦氏家族墓地,总面积320亩。墓地中现存两座秦良玉墓,即分别为碑文“秦良玉之墓”的东墓,和碑文为“马母秦氏贞素之墓”的西墓。前者据传仿明孝陵而建,用于官方公祭;后者是秦马氏族人以秦良玉唯一的儿子马祥麟名义建的衣冠冢,为家族祭祀所用。

据石柱县文,新中国建国前夕两座墓以及位于石柱县三河镇的另一处秦良玉疑冢,都曾被人挖开,但均未有发现。

石柱文史之谜(北纬30神秘石柱邀你来破解五大文史之谜)(2)

秦良玉陵园三教寺

而除了两座秦良玉墓外,墓园中还有秦良玉之子马祥麟,后裔马光仁、马祜昭,麾下将官马德音等人的墓葬20余座。其中,多为衣冠冢。

秦良玉真正葬身何处?马秦两氏家族墓地为何衣冠冢遍布?历史的谜团,尚待后世揭开。

2 太平洞藏宝之谜

太平军残部葬身险洞或留宝藏

位于金铃乡五星村油罐沟山顶那座被称为“太平洞”的神秘山洞,一直被人所觊觎。以至于而今仍有人在网络上打听它的具体位置。据传,洞中不仅埋藏着一支数十人的太平军残部,更随葬着他们劫来的大量财物。

据介绍,大约是在1862年左右,一支数十人的太平军小分队占据了这座地势险要,洞口狭小,洞道长达3公里的山洞,用以熬硝和制造火药及火器。

最初,这支太平军队伍与周边村民相安无事,他们还经常以熬制的硝向周围村民换钱易物。然而,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失去经济来源且无人制约的太平军逐渐沦为土匪,开始频频抢劫和滋扰周边居民,最终激起民愤。

石柱文史之谜(北纬30神秘石柱邀你来破解五大文史之谜)(3)

位于金铃乡五星村油罐沟山顶的太平洞

1869年大年三十,一场蓄谋已久,精心设计的伏击战在太平洞口打响。村民们借“拜年”之机,将洞内太平军悉数灌醉,合力用一副巨大的棺材堵住了狭窄的洞口。然后,将预先囤积在附近的大量毛竹投入洞中,在洞口生火对洞内进行“烟攻”。

据传,战斗打响之初,洞内尚有清醒者试图反抗。但他们无法将棺材推开,只能把投进洞内的毛竹不断拉进洞内。随着烟气的熏燎和洞内空间逐步被毛竹填满,洞内太平军逐渐丧失了抵抗能力,直至整个洞口被村民用土石完全封死。

光阴荏苒,硝烟散尽。但太平洞传奇的故事和藏宝的消息却流传甚广。上世纪末,当地村民曾组织过两次人工开洞,均无功而返。

太平洞地处深山,洞口狭小。而今,随着开洞亲历者的不断离世,连当地村民也少有人知这个被称为“太平洞”的山洞的具体位置。

几年前,曾有探险者找到隐匿的洞口,发现了埋藏在泥土中通往山洞深处的石梯,以及洞顶上镌刻的“太平天国,天下太平”大字。

石柱县文物所相关负责人证实,1862年2月,太平军在石达开的率领下由湖北利川攻入石柱,太平洞的传说流传甚广,当地政府曾组织过对太平洞的非正式勘察,发现了传说相印证的一些痕迹,但多次塌方已经将太平洞洞道完全堵塞,囿于地理环境,目前还无法使用机械对太平洞进行发掘。

3 山崖古墓安放之谜

大量沉重棺木,如何送上绝壁墓穴?

发源于石柱县冷水镇七曜山南麓的龙河纵贯石柱,在龙河流域沿岸的悬崖峭壁上,分布着大量被当地人称为“仙人洞”的人工洞窟。民间传闻,这是古人的一种墓葬形式,他们把死去的先人置于高崖之上,望之重生。

据文物部门考证,石柱境内龙河流域沿岸的巴人崖墓群,共分布着61处759孔。分纵、横两种形制。通常长约2米,宽和高均在0.8米左右。由于墓穴较小,无法放置正常的棺木,故而学者判断,这种墓葬属于“二次葬”,即将死者遗体放至腐烂之后,将遗骨装殓到小型棺木中再放上崖墓。

据《朝野佥载》、《溪蛮丛笑》等古籍记载,历史上只有僚人(今仡佬族)有崖棺葬俗。唐宋时期,贵州的僚人沿着溪流到了湘西,然后再到与石柱接壤的鄂西。考古学家判断,其中一支僚人进入石柱,定居在了龙河流域。龙河流域崖墓,便是他们所建。每处崖墓,都是一个家族墓葬群。

唐《朝野佥载》有载:“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搁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踏歌,亲属饮宴舞戏,一月余,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

尽管基本搞清了崖墓的“身世”,但古人是如何将沉重的棺木送上崖墓,仍是一个重大的未解之谜。

石柱文史之谜(北纬30神秘石柱邀你来破解五大文史之谜)(4)

玉皇顶岩棺

玉皇顶岩多年来,考古专家和民间文考爱好者对此多有争论。主流的判断有三:

一是搭架法。即从下往上用木头搭建用于攀爬的脚手架。不过,此法虽简便易行,但高度有限。无法解释距地面数十米的高处的崖墓该如何使用。

二是栈道法。即搭建栈道将棺木层层抬送上去。考古人员曾在贵州松桃类似的崖墓石壁上,发现有可安装木桩的凿孔。石柱崖墓也曾有零星的桩孔被发现,但尚不足以支撑形成连续的栈道。且栈道法施工复杂,成本较高,古僚人是否能普遍应用不得而知。

三是吊装法。此种方式在《朝野佥载》中亦有提及,即从山崖背后或侧面将棺木运至山顶,再利用机械装置将其吊运送至事悬崖上的墓穴中。但说法亦无实证支撑。

此外,除了上述主流判断,民间还有垒土说、船运说、地貌变迁说等。

4 老银厂“毛银子”去向之谜

我国最早炼锌遗址群暗藏石柱深山

在石柱境内七曜山上的大风门、龙洞湾、老厂坪一带,保存着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大量冶锌遗址。这些锌矿,与秦良玉夫家马氏家族关联紧密。

马氏为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因祖上有功世袭石柱土司。明朝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之父马斗斛在石柱开锌矿,因被查亏损而贬戍,马千乘也被牵连。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马千乘染上暑疫,又被朝庭监军太监邱乘云诬告在冶锌过程中有贪污行为,被投入狱中病重而死,这才有了秦良玉承袭夫职南征北战的一系列传奇。

清末,七曜山上的冶锌遗址逐渐淡出世人视线。1987年后,深藏在七曜山中的明清冶锌遗址群才陆续被发现。

石柱七曜山冶锌遗址群,主要包括龙洞湾遗址、老窑厂遗址、大风门遗址、罐子窑遗址、老厂坪遗址、宝龙塘遗址、天仙桥遗址、白沙岭遗址、炉渣石遗址、罗河东遗址和官湖湾遗址等10余处遗址,分布在七曜山西南麓约10平方公里的山岭上。

石柱文史之谜(北纬30神秘石柱邀你来破解五大文史之谜)(5)

铅锌矿冶炼遗址

2009年,石柱等4个区县的冶锌遗址群以“重庆冶锌遗址群”为名,成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石柱县龙洞湾、老窑厂两处遗址一起跻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命名为“重庆冶锌遗址群”。

学术界确认,重庆冶锌遗址群系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炼锌遗址群,也是中国炼锌古遗址的首次发现。为解决我国古代(明、清)炼锌的起源,和揭示其技术特点提供了丰富的考古实证,在世界冶金史上意义非凡。

据石柱县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古时石柱人锌银不分,喜欢把冶炼锌矿的地方称为“银厂”,把锌块称为“毛银子”。甚至众多史籍也将锌矿记录为银矿。七曜山上的冶锌遗址,一直石柱人被称作“老银厂”。

也正是基于对“银子”的贪欲,明代各方势力对锌矿的争夺非常激烈。《明史》有载“以石砫(柱)地邻酆都,互争银场相讦,有司不为区治,致相仇杀”。

史籍中,对于锌锭的用途并未有令人信服的解释。明清两代,“老银厂”冶炼出大量“毛银子”去向一直成谜。民间认为,这些锌很可能被土司家族势力掌控,做成了可以流通的“银子”。但此说法缺乏实证。

2004年至2007年,市考古所对七曜山上的龙洞湾遗址、老窑厂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冶炼炉、作坊、煤坑、水渠等遗迹,以及大量冶炼罐等生产工具,但均未发现成品锌锭。

5 银杏堂“皇家寺院”之谜

传闻曾秘藏南明政权“国家宝藏

在石柱,有一座名为“银杏堂”的禅寺。银杏堂位于石柱县河嘴乡盘龙山上,原名蟠龙寺。清乾隆二年后,更名银杏寺,后又更名银杏堂,是石柱境内最大的寺院,与双桂堂齐名。

银杏堂的历史,或可追溯至唐代。到明朝,其建设规模在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蟠龙寺规格颇高,或为暗藏南明政权“国家宝藏”的皇家寺院。

石柱文史之谜(北纬30神秘石柱邀你来破解五大文史之谜)(6)

千年寺庙银杏堂

“皇家寺院”疑云重重

明代高僧破山大师曾受邀蟠龙寺主持寺务多年。据传,赫赫有名的秦良玉,亦为他的皈依弟子。

其《破山语录》记载:“师蟠龙解制,与徐公说法,以酬为法恳求之愿也,蟠龙则有牟吏部尚书郎秉素,奉差金陵,遇朝宗和尚告以天童衣钵,正在破山。归乡与樊总制我劬,肃简迎师于蟠龙,大振法道,风励初学,朝夕咨决,其惬积怀。万福则有谭兵部道四,阖放讲武,累世谈兵,虽当大乱之际,无敢侵梁万之疆,安居在阵,云阐化亦如治世。末后双桂……”

这段文字记录了蟠龙寺礼请破山大师任职一事。所提人物,均为当朝要员,包括吏部尚书牟秉素,总督川陕军务的兵部右侍郎樊一蘅,以及明末国师朝宗和尚。

一座寺院礼请方丈,原本只是禅寺内务。但蟠龙寺礼请方丈,却要经过吏部、兵部审批,足见其地位非同一般。

除破山大师的文字记录外,银杏堂在其建筑形态上也多有存疑。

银杏堂山门、前山门、天王殿大门、大雄宝殿金柱上,饰有共计八条四爪金龙。院内屋脊、飞檐均以龙凤配对修建。众所周知,龙凤为封建王朝皇权象征,私用后果极其严重。但凡能使用的地方,均属与皇权有关的特殊之地。

此外,银杏堂中许多清代碑刻,为在原碑上磨去以前文字重新雕刻,有的笔迹甚至并未完全处理平整,至今仍隐约可见。碑文书法水平和雕工上乘,不似普通人所为。

曾驻僧兵助明抗清

石柱民间传闻,作为皇家寺院的蟠龙寺及附近的三教寺,曾驻“八百僧兵”助明抗清。蟠龙寺方丈永真智先是崇祯皇帝亲封的“和尚将军”,曾兼任秦良玉白杆兵总教头,随秦良玉屡立战功,京都受封。

1649年,明楚王后裔朱容藩在奉节叛乱,起兵血洗石柱。永真智先为掩护南明朝廷退守贵州,带领手下僧兵和部分明军从蟠龙寺且战且退,最后战死于三教寺。

事实上,接任永真智先的破山大师,也在其诗作中自称“僧兵”,并提及“济众日携解虎锡(兵符)”。其在《吊永真上人》诗中写到“从军识面始为因,避乱重逢拂袖行”,再次点明了自己“半僧半军”的身份。

银杏堂近年发现的一块残碑,进一步印证了这里曾驻僧兵的说法。并阐明了蟠龙寺被封为皇家寺院的来历和具体年代,说明了建寺于西南的目的和作用。

碑记写道“室者至少昊迄怀崇四千五百八十六年中畿不可多得,甚哉!守成之匪易,易事也帷我。国朝自世祖开基,圣祖嗣统,逮三传而至。宣宗成皇帝,圣圣相承,世守勿替,国家承平已数百年矣……”

小寨隐居“护宝后裔”

关于银杏堂最诱人的传闻,还是这里藏有“南明宝藏”。

明末清初蜀地战火不断,明朝旧军、南明军队、李自成残部、张献忠旧部及清朝军队相互混战。

据传在南明永历政权从广西全州撤退时,大量僧兵并民夫曾频繁出入蟠龙寺搬运黄金珠宝,时长达两月之久。1649年朱容藩起兵石柱,曾把蟠龙寺翻了个底朝天,但却并未发现宝藏。此后,吴三桂灭南明,所获财资仅为南明国库的十分之一。

蟠龙寺附近,还有一座名为“洞山寨”的小寨子。寨子建于一百二十亩左右的山顶之上,分前、中、后三寨。其三面临崖,入寨仅有一条山路可通行,最宽处不到1米,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洞山寨实际居住人口并不多,总计不到三十户,户主均为朱姓后人,无一杂姓。传这些寨民均系朱元璋之后,携南明国库财资撤到蟠龙寺。后遇朱容藩兵变,便留下秘密看守宝藏,最后隐居于此。

四条旅游新线

带你领略石柱之美

石柱地处神奇的北纬30°,位于重庆东部,长江南岸,东邻湖北利川市,距重庆主城160千米,是重庆的“东大门”。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赋予了石柱非比寻常的康养资源。这里空气清新,常年优良空气质量天数超过300天,达到环境空气功能区一类区标准;水体自然,境内地表水达到I类水体水质要求,溶洞水达到天然饮用矿泉水要求;环境静谧,森林盖率达到59.04%,特别适宜游客养生度假。

这里自然人文美景云集。重庆黄水民俗生态服游度假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风堡和千野草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西沱古镇、高原生态明珠太阳湖等众多景区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石柱(黄水)获评重庆市首批十大市级旅游度假区,成功入选“美丽中国”十佳度假区、中国避暑养生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新三峡十大旅游新景观。

这里土家风情浓郁。以“啰儿调”、吊脚楼、摆手舞等为代表的土家文化千年传承,是世界经典民歌《大阳出来喜洋洋》的诞生地。

这里美食齿颊留香。作为“中国黄连之乡”、“中国辣椒之乡”、全国最大莼菜基地,黄连花、莼菜、野山菌、土家腊排酸肉等众多极富地方特色的美食,让人流连忘返。

石柱文史之谜(北纬30神秘石柱邀你来破解五大文史之谜)(7)

石柱自驾游地图

石柱文史之谜(北纬30神秘石柱邀你来破解五大文史之谜)(8)

石柱景点介绍

近日,石柱精心策划,全新推出的四条旅游新线路,将带你领略这里的风情风景之美。

石柱文史之谜(北纬30神秘石柱邀你来破解五大文史之谜)(9)

高山花海.云中花都

文化祈福线:揭秘石柱·文化溯源

石柱县城——大歇镇——沿溪镇——西沱镇——河嘴乡——临溪镇——王家乡——石家乡——鱼池镇——悦崃镇——龙沙镇——石柱县城

推荐游览:万寿山 万寿古寨 西沱古镇 银杏堂 姚家院子 千野草场 枫香坪 十里荷塘 佛莲洞

自然生态线:土家三名·亲孝康养

石柱县城——六塘乡——沙子镇——黄水镇——冷水镇——枫木镇——黄水镇——中益乡——三益乡——桥头镇——三河镇——石柱县城

推荐游览:万寿山 万寿古寨 莼菜观光园 毕兹卡绿宫 薰衣草庄园 太阳湖 月亮湖 油草河 中国一号水杉母树 云中花都 let’s go 游乐世界 白天池滑雪场 G50冷水服务区生态自驾营地 大风堡

农耕体验线:乐游巴山·耕读武陵

石柱县城——六塘乡——黄鹤镇——马武镇——龙潭乡——六塘乡——石柱县城

推荐游览:万寿山 万寿古寨 马盘溪峡谷 羊子岩 来佛山 大风门 石岩瀑布 猕猴桃基地 中药康养院

山地探险线:探索世界·感受奇迹

石柱县城——下路镇——三星乡——六塘乡——沙子镇——金竹乡——金铃乡——新乐乡——洗新乡

推荐游览:万寿山 万寿古寨 观音洞 七曜山风电群 獐子岩 白果古树 黄草坪 齐运动养公园

毕兹卡绿宫:

毕兹卡绿宫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海拔1560米。区内森林茂密、苍挺葱绿、瀑飞溪碧、沟壑纵横。主要有森林迷宫、土家乐园、山路十八弯、摆手堂、树屋、旱冰场、弹琴蛙池、森林拓展训练等景点,有“绿色氧吧、天然空调、土家乐园”美誉。

西沱古镇:

西沱古镇位于石柱县北端长江边,是一座因古代商业发展而兴起的古镇。古镇中的云梯街是当年“川盐济楚”巴盐古道的起点。街道垂直于长江,沿山脊走向由长江岸边直达山顶。晴天隔江相望云梯街,石阶层层叠叠,石板光耀刺眼,状如云梯,直上云霄。

佛莲洞:

佛莲洞可供游览的线路长1.5公里,洞厅开阔、气势恢宏,洞壁墙面纹路清晰、独具韵味。可以观赏到历经千年沉淀形成的“因果石”,品味大地自然形成的象征母亲乳房的“生命之源”,可以诵读古人修行的“戒苔遗训”,感受有峡谷天梯的“菩提之路”,体验“时空隧道”。

石柱文史之谜(北纬30神秘石柱邀你来破解五大文史之谜)(10)

佛莲洞 廖禾 摄影

万寿山:

万寿山位于石柱县城东部10公里,是以明代巾帼英雄秦良玉筑寨御敌古战场为主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奇观景区。万寿山最高海拔1530米,山顶平阔,四周险峻,奇峰突兀。万寿山南北各有一个酷似男女的石柱耸立,称为“男石柱”“女石柱”,石柱县得名于此。寨上有保存完好的官厅(帅府)、白杆兵营、练兵场、点将台、烽火台、缺门、驻马关、歇马台、忠贞台、前中后三道寨门和寨墙遗址等。寨顶”官井”,清泉甘冽,常年不涸。

千野草场:

千野草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巴渝新十二景”黄水林海的重点景区之一。景区集山、林、草、石、畜于一体,万亩草场、万亩火棘、万亩石芽、万亩森林四大特色旅游资源镶嵌其中。游客可以穿越火棘大道看群羊下山,可摘火棘子坐森林秋千,可骑马、射箭、驾驶卡丁车。

万寿古寨:

万寿古寨位于石柱县城边宝鼎山下,这座石柱最大的仿古建筑群高低纵横交错、疏密有度,表现出质朴的“土”味和“古”味。万寿古寨以它独特的表现方式聚合土司文化和土家民俗,生动集中地展现了石柱风情。古朴建筑的静态之美,结合摔碗酒、民俗表演、土家美食等动态之美,使得万寿古寨美名远播。

石柱文史之谜(北纬30神秘石柱邀你来破解五大文史之谜)(11)

《风情古寨》 -万寿古寨 黄伟 摄影

十里荷塘:

十里荷塘位于鱼池镇,与有400多年历史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万家店子和佛莲洞景区相融合。散步于荷花掩映的小道,宛如置身画卷。每年八月,当地还会举办荷花节,选出当年的“荷花仙子”并举办盛大的“全藕宴”。

石柱文史之谜(北纬30神秘石柱邀你来破解五大文史之谜)(12)

石家荷田

薰衣草庄园:

薰衣草庄园位于黄水,占地面积500亩,其中薰衣草种植面积300亩,野果林面积200亩。风起时,薰衣草庄园宛如深紫色的波浪层层叠叠,上下起伏。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游客还可以体验采摘野果的乐趣,是情侣、朋友、家人放松身心,拍照留恋的绝佳去处。

石柱文史之谜(北纬30神秘石柱邀你来破解五大文史之谜)(13)

薰衣草庄园

枫香坪:

枫香坪位于悦崃镇,主要景观包括枫香坪民俗风情园、土司古城遗址、新场古街道、悦崃枫香峡谷、碉楼群、土蛮古峒寨遗址等,是集土家民俗风情、土司文化展示、峡谷探险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

七曜山风电群:

七曜山风电群位于七曜山地质公园内,地处海拔1600多米,拥有大小景点80余处,是中国第二级台阶边缘向第三级台阶的过渡带、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带、分割隔挡式和隔槽式褶皱的分界线,是研究侏罗山式构造的地质教科书。

大风堡景区:

大风堡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有峡谷景观悬空玻璃廊桥、十二花园姊妹峰、燕子岩、三神树、玉泉寺、玉泉楼等20多个景观。大风堡有“森林的海洋,繁花的世界,动物的王国,飞鸟的天堂”之美誉。曾被推评为“重庆市最美森林”。

中国一号水杉母树:

水杉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之一,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中国一号水杉母树生长在黄水镇万胜坝村,树龄约300年,树干通直挺拔,枝叶茂盛。1972年,我国从该树上采集了约1公斤树种赠送给朝鲜。从此,从石柱走出水杉开始在东南亚地区开枝散叶,“中国一号水杉母树”因此驰名。

莼菜观光园:

莼菜观光园是全球最大最优质的莼菜基地,消夏避暑、康体养生的理想场所。在这里,高原水乡的田园风光让人流连忘返,绿树掩映的生态环境让人心旷神怡,森林、湿地、田园步移景异。园中,游客还可以亲手采摘晶莹剔透的莼菜。附近村民90%以上为土家族,近百家土家吊脚楼及农家小院散布其间,莼菜羹、都粑块、野生菌等土家美食渊源久远,美味养生。

云中花都:

云中花都位于冷水镇八龙村半仙花果山,地处武陵山脉,园区依托花、果、山、水、林、菜六大产业元素,巧妙利用山峦起伏、泉水蜿蜒地貌,以二十四节气主题环线串接,形成五行格局。白天,游客可看百花争艳、瓜果飘香,体验空中花卉长廊、洛阳花梯、云中栈道,领略“空中漂流”别样刺激。夜晚,可到“星空屋”或帐篷外享新鲜空气,赏漫天繁星。

石柱文史之谜(北纬30神秘石柱邀你来破解五大文史之谜)(14)

云中花都

G50冷水服务区生态自驾营地:

该营地集生态旅游﹑露营、摄影、运动、篝火、烧烤等休闲项目于一体,配套木屋、房车、钢架幻影球客房、集装箱房、北欧式膜结构帐篷等住宿设施和专业服务团队。营地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是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云中花都、高山滑雪场和土家生态民俗旅游线的重要导入口,毗邻大风堡和千野草场、太阳湖、油草河、悦崃土家山寨、万寿古寨、莼菜田园等精品景区。

冷水Let's go游乐世界:

Let's go游乐世界位于冷水镇,以“森林康养,四季游乐”为主题,精心打造山地运动欢乐谷、生态体验服务区、森林休闲康养园和原真森林探秘境。景区绿化率高达85%以上,夏季可体验七彩速滑、跑跑卡丁车、山地汽车等惊险项目,冬季则是冰雪运动的天堂。

太阳湖:

太阳湖位于黄水镇万胜坝村,是西南地区海拔最高、水质最好、植被最丰富的人工湖。景区平均海拔1450米,湖面面积3390多亩这里曾是巴盐古道上繁华的小镇,历史人文厚重,是游客度假疗养、水上游乐、游览避暑的最佳去处。

油草河:

油草河发源于黄水镇,向东北流经石柱、湖北利川、万州、云阳,全长170公里,在石柱县境内有42.9公里流程。最高海拔为1569米,最低为1230米,高差约330米。河水在峡谷中蜿蜒流过,清亮碧绿,经冬不涸,形成山水相依的自然美景。

月亮湖:

月亮湖位于黄水镇北部,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座以高原人工湖泊为主要景观的景区。湖岸林木繁茂,湖水清澈见底,是游客泛舟、垂钓、放松身心的理想之所。

姚家大院:

姚家大院是隐藏在渝鄂交界深山中的豪华地主庄园,建于19世纪中叶。尽管历经百年沧桑,但其建筑主体仍保存完好。围绕主楼的50多间木屋、木楼,仍保持着清晚期土家山寨的建筑风格。

银杏堂:

银杏堂始建于唐朝,因寺前有三棵银杏古树而得名。景区汇集文物古迹、宗教文化、休闲度假于一体,与梁平双桂堂齐名,有“川东二堂”之美誉。银杏堂坐北朝南,有四重大殿和若干间僧舍组成,形成“殿殿相接、道道相通”的建筑格局。寺内各式神像图案精美,神态逼真。各类碑刻林立,书法极佳。此外,这里更有明朝“皇家寺庙”藏宝的神秘传说等待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