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诗和歌的总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括儿童诗歌、现代诗、古诗等诗歌是富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的小学生正处在“诗的年龄”“歌的岁月”,他们需要诗歌的滋养,让儿童诗歌伴随着小学生成长,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小学语文诗歌内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诗歌内容(小学语文教材诗歌类课文介绍)

小学语文诗歌内容

诗歌是诗和歌的总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括儿童诗歌、现代诗、古诗等。诗歌是富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的。小学生正处在“诗的年龄”“歌的岁月”,他们需要诗歌的滋养,让儿童诗歌伴随着小学生成长。

一、儿童诗介绍

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诗歌是指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符合他们心理和审美特点的诗歌。儿童诗歌以饱含情感的诗的形象、优美深邃的意境,引发学生的丰富联想,沟通交流感情,启迪心灵,使他们获得美的感染和享受。

(一)学理阐述

1.儿童诗歌的类型

儿童诗歌有三种类型:儿歌、儿童诗和儿童散文诗。

(1)儿歌。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以口语化的韵语叙事表情的一种短歌。它是人生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学样式。教材所选儿歌集中在第一册,教材选入26首。有的儿歌是配合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如学习a、o、e时,配有儿歌“鸟叫啦,花开啦,鸟儿花儿可多啦,我们爱鸟不捉鸟,我们爱花不摘花”。这样,把抽象的拼音字母和形象的儿歌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受文学的魅力。

(2)儿童诗。同儿歌相比,儿童诗的思想内容较深沉含蓄,抒情性更强,更讲究诗的意境,语言更加优美精致。诗歌以它直率明朗的抒情性、流畅而优美的音乐性、参差不齐的形体美、天真活泼的趣味性等特性,而深得儿童的喜欢,对于他们丰富词汇、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开发智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同时它又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质,对小学生进行诗化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还可以使儿童增加审美体验,培养语感。

(3)儿童散文诗。这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儿童文学样式,它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形式,它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常常富有哲理,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散文诗还具有想象丰富,感情真挚,语言天真,意境优美,音调和谐,节奏感强等特点。儿童散文诗的“诗情画意”和“短小精悍”,深受儿童喜爱。

2.儿童诗歌的特点

(1)饱满的儿童情趣。“诗非他,人之性灵之所寄也。”(明·焦竑)这里的性灵就是指细腻平和的情感。诗能平和人的感情,改变人的气质。抒情,是诗歌反映生活的主要方式。儿童诗歌也不例外。但由于它的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诗歌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例如,圣野的《夏弟弟》就是一首饱含着童真的激情去描摹夏天绿意的诗,诗人把夏天比喻成爱爬竿子的绿孩子,由衷地赞美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可爱的绿颜色!”表面上诗人在赞美大自然那绿的生命力,实际上是在赞美“为了祖国四个现代化,在洒满绿荫的窗口,勤奋看书的学生,……”这些学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满绿意的风景。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更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

儿童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如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十四岁,蓝色的港湾》(膝毓旭)写出了这一特殊年龄段儿童对爱的理解、心事与天真、性格差别、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与冒险精神等等,情感抒发得自然、贴切、生动、有趣。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要说男孩子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枪子飞来也不眨眼;要说女孩胆小真够胆小,看见豆虫一蹦老远。希望多有几个叹号,叫大人们刮目相看,可脑子里问号总也拉不直,古怪的问题常让老师为难。……”诗人于幽默风趣的描写中,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宣泄出来,使人感到这就是活泼快乐的儿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儿童情趣溢于言表。

应当注意的是,儿童诗歌中盎然的儿童情趣是儿童生活中本来固有的因素,只不过是由诗人采撷发现并进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

(2)丰富的儿童想象。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歌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意境。这就要求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如邵燕祥的儿童诗《小童话》:“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树叶说:我们想象花一样开放。有一群花朵说:我们想象鸟一样飞翔。有一群孔雀说:我们想象树一样成长。……”诗歌起语就把小读者从现实引发到想象中的“遥远的地方”,并在想象中完成“叶子花”“小蝴蝶”“孔雀杉”这些美丽形象的再创造,展开丰富的遐思。然而诗人的用意不仅在于此,而是继续和孩子一同展开想象的翅膀,由物及人感悟出诗意之所在。“遥远的地方”是“傣家的村寨”,“那花朵,蝴蝶和孔雀杉都变成小姑娘”,从想象的世界再回到现实,而在现实中傣家小姑娘的美丽形象仍然需要小读者进一步地联想,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3)巧妙的诗意构思。儿童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远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情感特点所决定的。如何才能在不甚宽阔的情感层面上表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呢?这主要依赖于构思的新颖巧妙。这种依赖于生活积累和儿童式的想象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诗的艺术水平。如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在同类题材的情感挖掘上并无太大的创意,但却依然是同类题材作品的典范之作。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巧妙的构思模式,达到了别具一格的表达效果。又如舒兰的《虫和鸟》:“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一只一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足虫,在阳光中爬来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条一条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一群白鹭鸶,在微风中飞舞,飞舞。”在生活基础上的大胆想象,依赖这种想象的巧妙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

(4)天真的语言表达。诗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诗。儿童诗歌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如刘饶民的《大海的歌》中《大海睡着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它睡熟的鼾声。”寥寥数语就把静谧安详的大海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用拟人的手法,以准确的措词“抱着”“背着”“鼾声”形象地描绘出大海这位“母亲”熟睡时的优美体态。经常吟诵此类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从中学习并提高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

儿童诗歌优美的语言,除了词语的锤炼要准确恰当外,诗的声音节奏更应具有音乐性,即诗的音韵要有美感效应。美学专家朱光潜先生说:“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学意义反在其次。文学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

儿童诗歌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既兼顾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同时又可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形成全诗的回环整齐的美感。年龄越小的儿童,阅读的儿童诗的韵脚应越整齐。例如,以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小熊过桥》,用“ao”韵一韵到底;望安的《嘀哩,嘀哩》和鲁兵的《下巴上的洞洞》等诗歌中那鲜明的节奏感,都给人以读诗如唱的明快感觉,使儿童激动之余获得美感。

(5)优美的童稚意境。感情与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意境是儿童诗歌应该刻意创造的,而且应以营造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目标。人们常说“情景交融”,即诗歌的感情应当附丽于形象。只有把真实的儿童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抽象地呼喊,这种儿童诗才具有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也才能感动儿童。如刘饶民的《月亮》:“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在月照大海的静态美景中,通过鱼儿的“逃”和“看”的动态加入,在精巧的构思中,创造出一群小鱼儿戏水观月的优美意境,既有童话般的境界,又有盎然的童趣。

(二)重点分析

1.诗歌的艺术美

诗歌的艺术美主要反映在情感、音韵、节奏、意象、情境、联想、想象、语言等方面,可以针对具体作品的特点,选择一个或几个诗歌艺术元素,引导学生体会和鉴赏诗歌呈现的艺术美。儿童诗歌作品因种类、题材内容和作家创作风格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艺术表达,诗歌教学应针对具体作品的艺术特质,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请分析一个教学案例:

《春天》教学简案

春天对冰雪说了什么,冰雪那么听话,都化了。春天对小草说了什么,小草那么听话,都绿了。春天对花儿说了什么,花儿那么听话,都开了。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春天来了,春姑娘穿着彩色的衣裙在和小河、小草和花儿说话,那么你想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吗?我们就来逐句学习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句。

小声读第一句话,思考:(1)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冰雪为什么融化?(3)春天会对冰雪说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思考题,反复小声读课文,边读边认真观察插图中小河的变化。

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看插图,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谈自己的理解。

(1)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只要大概意思对就可以了。春天来了,冰雪化了。

(2)认真看图,你看到小河什么变化呢?小河的冰渐渐化了,化成水在缓缓地流动。要让学生理解到,春天到了,天气暖了,所以冰雪融化了,而不是真的有什么春姑娘在对冰雪说话,这是拟人的写法。

(3)让学生想象春天对冰雪说了什么?

借此机会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春天到了,漂亮的春姑娘,面带微笑,对冰雪说,天气缓和了,冰雪你该融化了,那么小鱼可以自由地探出头来吹水泡泡,白鹅和鸭子也可以到小溪里自在地游来游去。冰雪真的听了春姑娘的话,都化了。)

同学们,春天到了,是真的有春姑娘说话吗?

(这里以童话的形式来写的,把它们都当作人来写,使我们读起来感到活泼有趣。)

你怎么理解“那么听话”的呢?你能换个说法吗?

(“冰雪非常听话”,“冰雪很听话”,“冰雪真听话”。)

请同学们说一说,冰雪都化了的原因是什么呀?(是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所以冰雪都化了。)

不可否认这位教师在教学中关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表达力所做的努力。问题是这位老师被知识至上主义蒙住了文学审美的眼睛,忽略了作为一首诗歌而言,《春天》所具备的首要品质是文学的想象性和审美性。尤其是在讲述拟人化的诗歌语句中,引导的方向和给出的答案是知识性的和修辞理论性的东西,缺少关注诗歌的诗意境界和情感逻辑。对于学生来说,诗歌中所蕴涵的无限审美想象空间和儿童式的情感发问,被教师的理性分析忽略不计,这种诗歌教学的方式更多的只是在学习对话句子。这样,诗歌文学的艺术熏陶作用就难以达成。

2.诗歌的欣赏

(1)聆听欣赏。这是诗歌教学的基本方式,在各个年级的诗歌教学中都可以使用,但使用频率宜适当,不应该代替学生和教师的诵读活动,也不要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聆听欣赏,并不一定完全依赖于教材配备的音像资料,亦可根据教学需要自己设计和录制。在诗歌聆听欣赏环节,教师应当和学生一起聆听欣赏。

(2)诗配画欣赏。许多诗歌富有诗情画意,诗配画是传统的诗歌教学活动。在低年级诗歌教学中,教材挂图已基本能够实现诗歌意境的图像化,但在高年级的诗歌欣赏中,还需要其他的绘画资源的补充。教师可以自己挑选最为切合诗歌境界的名家经典画作,协助对诗歌画境的解说,也可向学生征求最能反映诗歌意境的美术作品。

3.诗歌的吟唱与诵读

吟唱和诵读活动在所有诗歌教学中都应该重点使用和安排,使用频率和方式可以根据诗歌的体式、篇幅作灵活的处理。儿歌简短押韵,节奏鲜明,易记易唱,具有游戏性和趣味性,适合低年级学生集体诵读、吟唱。音韵和节奏内隐、情感深厚、自由体式的抒情诗篇,采用个别朗读的方式效果会更为理想。示范朗读可以使用音像资料,教师的吟唱与诵读,在多数诗歌教学中都有必要,主要体现共同参与和分享,不一定要求表演性和示范性。选择以吟唱与诵读为主体和特色的诗歌朗诵教学课型,应该特别注意作品的朗读效果,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并配合聆听欣赏活动,同时还要注意渗透诗歌的其他教学内容,保证基本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当堂背诵环节应广泛用于儿歌短诗教学中。

4.诗歌的阅读链接和拓展

各个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在诗歌教学中,应注意唤起学生以往诗歌阅读的记忆和经验,引导他们进行开放式的联想与链接。链接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中外同题诗歌、同一作家的多篇诗作、古代格律诗与现代白话诗等,在比较中加深对诗歌艺术的理解和体会。

还可提供相关联的新的阅读资源。当诗歌内容单薄或抽象时,可以引进新的阅读资源进行补充,以实现延伸性学习,但应该注意新资源的适量,分清主次。也可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将新的阅读资源作为课外内容布置,以巩固学习的成果。

5.诗歌的读写结合

小学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会引发创作诗歌的冲动,尽管他们的诗歌创作处于模仿阶段,但应该给予充分鼓励。

课后的习作和课堂中的即兴创作,都是有意义的诗歌学习。尝试性的诗歌(仿写)创作应有学生的普遍参与,无论写作质量如何,都应该给予正面的评价。当然,小学诗歌教学并不以学生的诗歌创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

例如,有一位老师设计了一个关于《风》的题目,问学生:“风是什么?会干什么?”孩子们说:“风是妈妈的手,它轻轻地抚摸我的脸。”“风是爱看书的小娃娃,它不停地翻着我的书。”“春风是小剪刀,剪出了柳树的叶子。”“西北风是一群群小坏狼,把我的耳朵咬得痛痛的。”……这样无数次地形容,不要管他们所说的合不合理,只要情真就可以,总会写出动人的句子。

6.与音乐、舞蹈、戏剧、游艺等活动的结合

把诗歌教学与音乐、舞蹈、戏剧、游艺等活动结合起来,让儿童在半游艺、半学习的活动中,更深入地领悟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受到具体的熏陶,从而达到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

7.诗歌作家与写作背景的介绍

作家与写作背景通常是合适的导语,其相关内容也可以渗透到整个诗歌的教学中。从诗歌感情与意义的表达、个性化艺术表现、诗歌语言风格等层面了解作家和写作背景,这对学生整体理解和把握诗歌会有积极的作用。

8.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

儿童诗歌在丰富儿童心灵和情感、在发展儿童审美能力和语言能力等方面有超越其他体裁文学作品的功能和作用。应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养成阅读诗歌的兴趣和习惯,将诗歌的阅读活动延伸到课外,推进到学生的自主阅读中,以巩固和拓展课堂教学的成果。

例如,有一位老师在三年级上《小露珠》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习题:

小露珠____。小青蛙看见了,说:“____。”小露珠____。小蟋蟀看见了,说:“____”;小露珠____。小蝴蝶看见了,说:“____。”

口头完成填空后,老师让学生把这些句子分行,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小露珠蹦到荷叶上,

小青蛙看见了,

说:“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小露珠爬到草秆上,

小蟋蟀看见了,

说:“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小露珠落到花朵上,

小蝴蝶看见,

说:“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完,老师问学生:“读了这些话,你们有哪些想法,可以跟老师说说吗?”有孩子说:“有趣!”有孩子说:“它里面把小动物当人写了。”有孩子说:“这个样子像诗一样了。”于是,老师又借机见缝插针:“你说得很对!这就是诗!”孩子们听完显出欣喜的神色,他们没想到诗的创作如此平常、简单。而后,老师就让同学运用书中的句子也照样子写写,学生们非常高兴。接下来,老师又借机介绍了一首小朋友的诗,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写诗并没有那么神秘,不外乎他们所说的“有趣”“当人写”“分行”“最好押押韵”如此而已。

从此,这些学生开始了童诗和儿歌的写作。逐渐地,学生们的见识广了,手脚也放开了,一个一个的惊喜令人兴奋不已。

(三)学生研讨

就《四季的脚步》的文本解读、设计理念和教学板块展开讨论。选择其一发表你的看法。

1.《四季的脚步》的文本解读

这是人教社二年级上册选读课文。是一首介绍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变化的诗歌。它以拟人的写法,抓住四季的特点,生动地描绘了迷人的四季景色。全诗语言亲切,句式相似,情感浓烈,读起来琅琅上口,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的好教材。

2.《四季的脚步》的设计理念

(1)强化以生为本,进行先试后导。

(2)重视感悟体验,培养语感能力。

(3)加强学科沟通,促进学科整合。

3.《四季的脚步》的板块设计

《四季的脚步》的教学板块

一、情境感知,个体感受

1.积累词语。

2.创设情境。

二、自主选择,有感而发

三、呈现文本,读通课文

1.初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主学习生字。

四、语言感悟,探究学习

1.师生合作读文,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

2.学生边读边思:这首诗共有几节?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特点)

3.探究学习,发现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

五、情感感应,合作学习

1.选择季节,分组自主练习朗读。

2.指导朗读,读出四季不同的特征。

3.诵读全文,再现四季之美。

六、学科整合,升华情感

1.谱曲歌唱。

2.联系生活。

3.总结提升。

附课文:

四季的脚步

春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溪水唱起了歌儿

——丁冬,丁冬,

绿草和鲜花赶来报到。

夏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金蝉唱起了歌儿

——知了,知了,

给世界带来欢笑。

秋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落叶唱起了歌儿

——刷(shuā)刷,刷刷,

铺成一条条金色的小道。

冬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北风唱起了歌儿

——呼呼,呼呼,

雪花在欢快地舞蹈。

二、现代诗介绍

(一)学理阐述

1.现代诗的特点

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而成的语句群体。所以,现代诗是写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感受,并且是用现代的语言(即是现代汉语,而不是文言)来写的,这是现代诗最基本的特点。

现代诗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

2.现代诗的格式

诗的格式也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除了要按内容分行来写或按句分行来写之外,特别是在语言的组织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一是打破常规组合。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能增强诗的生命力,大胆打破常规组合(即不按语法要求搭配)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可太过滥。

3.现代诗的技巧

(1)修辞。修辞是诗歌的一种重要技巧。包括拟人、比喻、排比、设问、反复、顶针、对偶、夸张、象征等。可以说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独到之处。“比”的运用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现诗歌内容。“兴”的运用可以让读者自开篇就能体会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更富于深情和韵味;而夸张,象征,通感等手法的运用可以给诗歌注入更新鲜的血液,使诗歌更富于想象力和亲和力,不会让人感觉意思朦胧暧昧,晦涩难懂,使读者真正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象征。用象征手法,则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这是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比如冰心的《纸船》象征了对母亲的思念,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中“小河”象征了对爱情的追求。平常我们也爱用象征,如用“梅花”来象征坚贞不屈,用“蜡烛”来象征默默奉献。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中用“海”和“山”来象征“理想”与“追求理想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下面这几种物体的常用象征意义你知道吗?太阳、蜜蜂、苍蝇、蚊子、雪花?(光明、无私奉献、肮脏、剥削、纯洁)。

(二)重点分析

1.现代诗歌的特点

现代诗歌是摘要地反映生活精华的文学样式。它具有如下特点:

(1)强烈的抒情性。情感有“小我”与“大我”之分,诗词里如果蕴含了“大我之思”“小我之爱”,无论字句是多么冰冷坚硬,诗的背后同样指涉着浓浓的个人、亲情、民族、国家等等情感。

(2)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文字艺术的翅膀。文字如果没有想象力,只是白纸黑字就没有任何意义。而诗歌的想象力运用尤其重要。

(3)高度的概括性。诗歌把现实社会生活纪录成高浓缩的语句,省去很多细节的描述,所以其概括性就很明显了。

(4)和谐的韵律和节奏。读起来很舒服。一是“节奏”,念起来、流利顺口,并且能适当地表现出情感,可以多读抒情诗养成习惯。诗句长短、叠声、韵角、字音的抑扬顿挫都会影响美感。二是“韵律”,押韵已经不再是现代诗的限制。但是无疑的,有些地方如果有声韵的加强,会使诗歌增加精彩的效果。

2.现代诗歌的鉴赏

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2)诗歌的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

(3)诗歌的情感。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4)诗歌的艺术特色。艺术特色主要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三)学生研讨

下面是一位老师对现代诗《最后一分钟》的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如何根据现代诗的文体特点进行现代诗的鉴赏教学。

1.文本解读

现代诗《最后一分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前的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曾经让千万中国人激情澎湃。作者用这首充满激情的诗,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教学重点是: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2.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3.教学流程

《最后一分钟》简案

一、开门见山,引发思考

教师板书“最后一分钟”,学生思考: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默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快速默读阅读提示,思考:

(1)你从提示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2)标出阅读提示中给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提出了哪些要求?

2.交流汇报。

三、初读课文,整体概览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思考:整首诗围绕“最后一分钟”写了什么?

2.交流汇报。

(1)检查字音:

脊(jǐ)梁 刹(chà)那 颤(chàn)抖

骨髓(suǐ)悄(qiǎo)然 崭(zhǎn)新

硝(xiāo)烟 叩(kòu)问

(2)整首诗写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再次读这首诗,遇到不懂的诗句,在书本上做上记号。

2.汇报交流。

五、借助材料,自读自悟

1.讨论: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梳理板书:(1)反复诵读;(2)查找资料;(3)同学讨论……

2.老师发放事先准备的补充阅读材料,请同学们借助刚才的几种办法,反复琢磨刚才不理解的诗句,争取有新的收获。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六、交流汇报,局部精读

1.谁先来说说:原来哪个诗句不懂的,现在懂了。

预设一:第二节

最后一分钟

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1)在这最后一分钟里,从诗中你看到了哪些镜头?

最后一分钟,是____________

(2)在这最后一分钟里,你还看到了哪些镜头?

试着写一写:

最后一分钟,是____________

(3)播放交接仪式视频。

(4)此刻,在这最后一分钟里,你亲眼目睹了这些镜头,你的心情怎样?

看着五星红旗在香港的土地上冉冉升起,看着鲜艳的红色映红了香港的天空,香港这位历经沧桑的儿子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所有的中国儿女,怎能不激情满怀、泪流满面?来,让我们一起用朗读铭记这一刻!(齐读全段)

预设二:第三节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才终于散尽;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1)屏显签订条约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

(2)看到这些,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想说些什么?

(3)像香港这样屈辱地离开祖国的孩子,一共有七个,有一首《七子之歌》,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播放《七子之歌》)

(4)此刻,伴随着发黄的条约悄然落地,香港屈辱的历史即将成为过去,此刻,你的心情又如何呢?

带着这种感受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配乐《七子之歌》)

屈辱成为历史,但我们永远不敢也不该忘却,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刻!

预设三:第三小节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1.屏显:紫荆花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

2.紫荆花是香港的象征。“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表达了作者对香港怎样的感情?

3.香港的明天是美好的,带着对香港的深深祝福,一起再来读读这个小节。

七、深情诵读,内化感悟

小型的诗歌朗诵:(画外音:1997年6月30日午夜,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与祖国分离150年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配乐《我的中国心》)

附课文:

最后一分钟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最后一分钟

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终于散尽;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三、古诗介绍

中国是古老的诗国,有诗教的传统。从孩童时起,就以朗读、背诵、默写等形式督促学生学诗,使之从小熟悉诗的旋律与意境,习惯于用诗人的眼光与情趣观察世界,描写世界,以培养孩子灵敏的语感与丰富的想象。我国古代的诗歌教育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应该继承这一优良的语文传统。

(一)学理阐述

古诗是作者拥有丰富感情和想象,用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的精炼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古诗的一般特点是:

(1)强烈的激情。抒情性是古诗最本质的特征。抒情是古诗的生命,其他文学样式中的抒情都不如诗歌来得强烈,来得直接。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向学生强调:读诗的目的,就在于把握诗中情;读诗的前提,是要酝酿好自身饱满的激情,然后再投入到诗歌的情感、氛围中去涵泳体味。

(2)丰富的想象。古诗创作富有明显的联想和想象。联想是由一事情到另一事情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以创造意象为目的的活动过程,它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诗人们的想象丰富而多样。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李白驰骋自己的想象去梦游“云霞明灭或可睹”的天姥山,虚构了一个无边无际、光芒万射,神仙济济、其乐融融的仙境。

(3)高度的概括。古诗语言凝炼,富有跳跃性。例如崔颢的《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诗人以精炼而跳跃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平凡而情趣隽永的故事。

(4)鲜明的意象。古诗语言含蓄,多用象征,具有意象美。许多古诗是用直抒胸意的方式写成的,然而更多的却是借助形象来传情达意,寓情于景寄意于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在古诗创作中通过特定的易于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特点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情感便是象征。象征的妙用在于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曲折地阐发精深的人生哲理。所谓意象,就是诗中寄托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意象具有象征意义。

(5)和谐的音韵。古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

(二)重点分析

1.诗境

古人作诗有其背景,所以,教学古诗时,要十分重视创设情境,善于把学生带到古诗的艺术境界中去,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入特定的意境。意境就是古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交融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1)故事引进。与古诗有关的故事、传奇流传不少,在古诗教学中如果能把握时机,予以穿插,既可以帮助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情感,也可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调节,享受轻松、愉快。如在教学《赠汪伦》时,老师可适时介绍:一天,汪伦听说李白将来泾川,便写信迎请,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听后欣然前往。到后,汪伦告诉说:“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大笑。学生听后也忍俊不禁。

(2)情境创设。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开始让学生把它当作一幅有声图画来欣赏,启发学生从景物色彩、明暗、动静、构图、画外音等方面感知形象。然后从感知形象引发开来,指出这诗画中有明月、清泉、青松、翠竹、红莲、白石构成的色彩美。而这一切又笼罩于月光下,别有一番奇丽的朦胧美,既有明月松间照的宁静,也有竹喧、莲动,动静相生的动态美,也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含蓄美,这时让学生描绘自己心目中的诗画情景,肯定是不同的景致。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构成了自己独特的“山居秋暝图”。再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送行画面,再现当时当地艳丽的春景,伴以悠扬的音乐和感人的朗诵。当学生看到孤独的船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天边,李白仍然伫立在江边,此时,不用老师讲解,他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朋友情深”。

(3)音乐渲染。在古诗教学中,将音乐与古诗结合起来,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强化的作用。如浙江育英学校特级教师俞国平在教学王安石的《闻军官收河南河北》时,他开头播放《唐之韵》,为诗歌奠定了基调。在中间穿插进行杜甫视频解说,解说娓娓动听,乐曲音韵悠长,学生则凝神人境。解说完毕,乐曲终止,全场仍鸦雀无声,大家都沉浸在优美意境的享受之中。选取的音乐要与古诗的整个基调、意境和谐,就会获得良好的效果,达到以音乐渲染特定情境的目的。

(4)语言描述。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进人诗的意境。一位教师在教学《枫桥夜泊》时,是这样导人的:先播放《春江花月夜》,把学生引人月下江边的意境中,再在乐曲声中以第一人称叙述一个动人的故事:那是一个深秋季节,我从湖北襄阳乘船来到了江南古城苏州。这时天色已晚,船家便在苏州城外的枫桥处靠岸停船。月光洒在河面上,远处天水一色,十分幽静。夜风咫咫,格外寒冷。我独自在外,十分寂寞,就早早睡了。可迷迷糊糊中,忽听一阵乌鸦叫,误以为天亮了。起来一看,只见月亮沉没西山,夜色茫茫、银霜遍地……不知不觉中,学生被带入了诗的意境,为进一步了解诗意,领悟诗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还可通过表演体会、媒体展现等其他途径来创设情境,把学生带人诗的意境之中。

2.诗意

领会诗意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解释。学好古诗,离不开对古诗内容和含义进行必要的解释。古诗教学中的解释,主要是:通过解释词义,丰富学生的词汇,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用词之美;通过句子解释,丰富学生的语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古诗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的艺术美。解释是为目标的实现服务的,因而务必做到准确、恰当、浅显、易懂。对古诗中词语的准确解释,除了不能违背古文的含义外,还应注意挖掘语义中的审美价值。

学习古诗文,要凭借注释。很多古诗都有注释,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在解释字、词、句的意思的时候,在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的时候,都能根据注释理解,做到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注释既方便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节省课堂时间,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其他学习。

对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和营造的意境的掌握,主要是整体感受。如果解释得不恰当,特别是有的教师担心学生这个不理解那个不明白,过多地使用解释,则易导致整个活动中教师的解释与学生的欣赏比例失调,而把古诗教学活动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忽略掉,变成一种纯粹的理解活动。事实上,有的词语虽然学生可能不理解,但他完全可以借助上下文的语义和语感去猜测它的含义,或直接略过,仍不影响对古诗整体形象的理解和感受。笔者主张,就一般而言,一首古诗中需解释的词语以不超过三个为宜;对修辞手法的感知,也应精选典型的句子来学习,而非面面俱到,以免因过多的解释、讲解,而破坏古诗整体形象和削弱情感力度。

(2)动作理解。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有些古诗的直观性,如能恰当地运用一些手势语来帮助学生领会诗中的难解字,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位老师在帮助学生领会骆宾王《鹅》中的“拨”字时是这样教学的:

师:哪位同学能上来给大家做一个“拨”的动作?(一生上讲台做“拨”的动作:双手张开,手指向下,很快地摆动)

师: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像这样“拨水”(模仿学生的动作),水就会从指间……(生:水会流去)你们想想,鹅的脚掌会让水流过去吗?

生:不会,因为鹅的脚趾中间有蹼。

师:那有蹼的鹅掌拨起水来是什么样的呢?谁再来给大家做一个“拨”的动作。(一生上讲台做“拨”的慢动作,手指间似有水的阻力)

师:好,我们一起来做“拨”(指板书中的“拨”字)这个动作,体会一下“白鹅拨水”。

从上述教学片断中可知,恰当的手势语,不仅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词句,领会诗意,产生动态的直观效果,一举多得。

在学生看完白鹅浮水的多媒体课件后,引导:“我们边读边做动作,想象白鹅在绿水上愉快戏耍的那种可爱的样子,好吗?”学生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放起欢快的音乐。随着乐曲声,师生一起边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边伸出弯曲的右臂,再将右手高高地抬起,做出鹅朝天点头高歌的样子,然后将手平放两侧做“浮”的动作,读出“白毛浮绿水”,最后读到“红掌拨清波”时,将两手下垂在身后做“拨”的动作。自由练读时,学生更是踊跃参与,好像一只只小白鹅在水面上嬉戏玩耍。交流中,学生有的说:“读着读着,自己仿佛也是一只小白鹅在水里欢快地游。”有的说:“我好像看到了鹅白白的羽毛,听到了它们的叫声。”在轻松愉悦的情境氛围里,学生越读越爱读,他们不仅在自主性的体验中感悟了语言,而且创设了良好的意境,把阅读活动不断推向高潮。

(3)利用图画。古诗的语言精炼简洁,仅仅通过朗读学习古诗,学生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是笼统的、模糊的。可以从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出发,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情境,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如在教学《小儿垂钓》一诗时,可将一幅小儿垂钓图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诗句。诗画结合,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可爱的儿童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活起来了。又如《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教学,师生分三步读诗作画。第一步,在解题时,边讲边画出诗人李白仰望瀑布的简笔画,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诗境,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第二步,读完第一、第二句诗后,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添画香炉峰、生紫烟、瀑布挂前川,突出瀑布的背景美。第三步,读三、四句诗后,为了突出“飞流直下”的气势,在学生画的瀑布上用粉笔横着由上往下添上有力的几笔,让学生感受瀑布的动态美。

小学课本编排的古诗,都配有图画。这种“诗画结合”的特定文学样式,对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领会古诗的意思是很有帮助的。如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教研室特级教师盛新风在执教《春晓》一诗时,就充分利用了诗边上的插图,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体味诗句的意思。她先启发学生:“整首诗只有短短四句,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看插图,你觉得画家画得如何呢?”待学生仔细观察、品味到其中的美后,又让学生进一步体味诗句,图文对照之后发表意见。

教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也可采用板画讨论的方法帮助学生感悟诗的内涵。讨论到画面上要不要有蝴蝶时,学生争论非常激烈。有的说:“要画蝴蝶,不画怎样体现‘儿童急走追黄蝶’呢?”有的说:“不要画蝴蝶。因为诗人已经说了‘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了让诗的意境更深入地促进学生体验感悟,教师提示:“注意是‘追黄蝶’而不是‘追蝴蝶’”。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说“‘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因为菜花是黄的,黄蝶也是黄的,分辨不出哪里是黄蝶,哪里是菜花,所以还是要画黄蝴蝶。不过要画在菜花丛中”。又有一个学生补充:“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露出一点翅膀,就更有意思,也才能把‘飞入菜花’的‘飞’表现出来。”……在这里,正是由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相互补充,才使得对诗意、诗境、诗趣的感悟从片面走向全面,从缺漏走向完整,从肤浅走向深刻。

(4)比较辨析。作为一种方法,比较(对照)是常见的。流传至今的古诗,历经历史的大浪淘沙,在千回百折的流传过程中,同一首诗常会有多种版本,但其中差异细微却又别有天地。同时,在作者创作活动中,也常有许多改易的佳话。另外,许多古诗在很大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学的素材。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尽可能地搜集有关材料,并将这些材料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文化审美经验对此做出甄别。当然,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可以把历代人们的评价和自我理解提供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作更深入地思考。比较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纵深理解。

李白有首流传广远的绝句《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下称《明》诗)此诗平白浅淡却又余韵悠长,短短二十字,把羁旅之人思念故乡的一片脉脉情怀寄托在银白色月光之中。时移事易,春光流转,但此份温情却一直弥漫在历代世人心中,久而弥坚,挥之难弃。然而,据有关学者考证认为,此诗原为后人妄改古人诗句而“点金成铁”的产物。据查《李太白全集》王琦注本卷六得知,此诗原为:“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下称《看》诗)

教师在搜集到此诗的两种版本后,可以一并呈现给学生,同时提出相应的思考要求:

(1)两诗的优劣比较及理由;(2)《明》诗千古流传的原因;(3)从李白诗的整体出发,哪首诗更具有原创性;(4)从历史文化角度思考,哪首诗更有文化特质。

在提出思考问题后,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这两首诗进行多种形式的讨论,并组织学生展开自由式发言。当学生的探讨达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可以把他人的评价和自我的理解同时呈现给学生,从而与学生的思想产生碰撞,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具体做法为:

(1)介绍有关学者的观点。学者解释云:因看生疑,自然而然。山月为山所掩,就非举头不可。“山月”与“床前”,点明了写作的地理环境。山中气候较寒,疑月色为霜色,入情入理。

(2)两个版本的表层区别及自我理解。细究两种版本的区别,关键之处在于《看》诗以“看”与“山”二字替代了以《明》诗的两个“明”字,如果从诗歌的繁复角度而言,《明》诗或许有不够凝练之商榷,但有关学者的说法却略显牵强。“明月光”与“月光”实质所指区别何在?月挂于天,望月自然得举头。至于“山月为山所掩”之后云云,理不足服人,仅为作者一家之言,可存而不论。

(3)从历史与文化角度阐明自我观点。《明》诗之所以能成为千古绝唱,自有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看》诗表面上似乎更谙绝句之正味,但其恰恰抽取了《明》诗中的灵魂,那就是“明月”这一意象。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尽在诗歌的意象所幻化成的不可言传之意境中。“明月”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主要意象之一,承载了千百年来文人的感伤心路。历代以来,有许多含有“明月”意象的佳句。李白之前有:“明月何皎皎”(《古诗十九首》),“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曹操诗),“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诗)。李白之后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词),“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词)。李白自身也有许多关于“明月”的佳句,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等。可以说,关于“明月”之佳句,信手拈来,不绝如缕。千百年来,人们在“明月”的光照下,感受着一种异样的情怀,那是“山月”“冷月”“孤月”“残月”“缺月”等意象无从替代的思念情怀。

因此,把“明月”替换为“看月”或“山月”,显然无法表达《静夜思》的那份咀嚼不尽的绵绵思念之情。即使李白原诗为《看》诗,而《明》诗为后人所改,那也是“点铁成金”,胜出多矣。

3.诗情

“情以物兴”“辞以情发”,诗的语言正是由诗人的感情所孕育生成的。让小学生感悟诗人的感情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者能善于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以“诗人”的身份去想象诗人当时的心境,那么学生就会较深刻地体验到“诗情”。

(1)据境想象。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一诗,在引导学生进入诗境、领会诗意的基础上,可抓住三种情境,即:去访友看春——进不了园——见到红杏。分别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当你“小扣柴扉久不开”时心情怎样?为什么?“满园春色”是怎样的一番景象?看到这枝杏花,你联想到了什么?你现在又是怎样的心情?学生通过这“一看二想三说”,不仅体验到了诗人的感情历程:高兴、急切、扫兴、埋怨、意外、欣喜,而且也领悟到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蕴涵的哲理。

(2)品味诗句。就是潜心会文,细细品味,反复体会。因为诗的语言描绘了一种境界,蕴涵着诗人的一种情感,这不是靠老师的解释学生就能理解和领悟得到的。因而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咀嚼诗句”,对学生理解诗意、体验诗情、提高语言素养是很有意义的。

例如,《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是千古名句,而其中的“绿”字则是这首诗的诗眼。教学时,教师可紧紧抓住“绿”字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依据诗句想象诗人做诗的情境,根据学生的回答勾勒出诗人立于船头眺望的简笔画;接着让学生听着《春江花月夜》的乐曲,根据提示想象诗人当时的所见、所思、所感;然后再让学生扮演诗人讲述想象到的情景;还可向学生介绍了诗人王安石在选定“绿”字之前曾想用“过”“入”“满”等字的故事,同时你是诗人还会用哪些字?让学生分别将这些字放入诗句中像诗人那样地吟诵、比较,体会“绿”字的妙用。就这样,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阅读活动,使符号、语言、意义、表象等有机结合,形成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头脑中活起来,从而获得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

(3)熟读成诵。宋代诗人苏东坡说过“三分诗、七分读”。读得好,静止不动的诗就会活起来,就会引领学生进入一个感性的意境,去体会古诗内在的气势和神韵美。小学教材选编的古诗,集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形式美于一体,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古诗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在反复的咏诵过程中自行感知和体会古诗中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学生朗读时可以轻声自读,边读边想;也可以高声诵读,慷慨高昂,读出气势、读出自信、读出激情。但是,无论怎样读,都应力求读出明快的节奏感,要读得爽口,读出灵感,读出音韵美。

通过朗读,熟读成诵,诗的语言成为有声的图画,直接诉诸听觉,那诗的韵律、节奏,激荡其间的情感,与诗境所展示的形象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势必带着情感,又通过自己的运动觉,吟诵出来,那感受必然是深一层的。教学《游园不值》,教师可以抑扬顿挫的导读,激发学生情趣。可以让学生反复地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能发现诗人情感的不断变化。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走进诗人情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感悟与理解。读可采用朗读、默读、选读、品读、背读、教师范读、配乐朗读等各种方式。

(三)学生研讨

入境、会意、悟情,这三者既可以说是古诗教学三个策略,又可以说是古诗教学的三大要素,它们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只有准确地把握了古诗的特点,和谐地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以学生为本,犹如温火般炖熟,才能使古诗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情感性和语言性有机统一,才能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起到奠基铺路的作用。

下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山小学胡凌洪老师对二年级下册《草》教学的前后反思。与你分享,请谈谈你的读后感。

我曾经两次教过《草》这首古诗,然而这两次教学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第一次教《草》是在九年前,当时着重于词意、诗意的讲解和朗读的指导。虽然课堂上我讲得很认真、很卖力,词意、诗意讲得清楚、透彻,学生读得也很正确、流利,但是课堂气氛较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这不是一堂成功的课。

课堂上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这也是当前不少老师遇到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我发现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只是把学生当作大容器,不断往里灌,只考虑自己怎么教,很少研究学生如何学,更没有进一步深入探讨学生到底喜欢怎样的学习方式。六年后,我再次教《草》时,就改变了原来的教法。为了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创设了这样的实物情景:当讲到“野火烧不尽”这句时,我悄悄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小块长有枯草的土皮拿出来,放到讲台上,这时孩子们脸上充满了好奇。我没有作过多的讲解,只是说:“请同学们注意,现在胡老师要做什么呢?你们仔细看着。”于是学生们专注地看着我的一举一动。当我用火柴点燃枯草,草燃完后,就问孩子们:“枯草烧完了吗?”孩子们个个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燃完了,有的说还没有。于是,我请一位认为草烧完了的同学上来,让他拨开泥土仔细观察,并问发现了什么。他恍然大悟地说:“噢,原来还有草根没有烧着呢。”接着我让大家看土里的草根。趁此机会告诉孩子们,枯草虽然烧完了,但草根还埋在土里。当春天来了,暖和的春风徐徐吹拂的时候,便又长出嫩绿的小草来。从而引出诗的下一句“春风吹又生”。结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采取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有的学生说:“我从中理解了词意和诗意。”有的说:“我知道了小草的生命力很顽强,还知道了小草为什么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还有的说:“我知道了通过做实验和仔细观察可以使我们获得新的发现。”没想到,这堂课学生还有意外的收获。学生不仅学得兴致勃勃,趣味横生,使他们轻松地理解了诗的涵义及意境,而且对草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原因也有了感性认识。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也教给了学生一种学习方法,即对生活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做实验也是解决某些问题的好方法。

《草》的第二次课堂教学被激活了,究其原因,只是加入了这么一段“小插曲”,巧妙地运用了一块草皮,创设了有趣的实物情景,营造了一种能够使学生心情愉快,无忧无虑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置身于其中,学生不会感到紧张沉闷,枯燥乏味,以至于抑制了主动学习行为。这是情景教学法,它可分为真实情景和虚设情景。这堂课是运用了真实情景教学。在教学中,无论我们选择哪种教学法,教法必须服从学法,最终目的就是要激活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使每堂课都让学生产生新鲜感,使他们或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或有新的感悟,新的收获。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的导入、推进及结课诸环节的设计上下功夫,注重创新,使学习语文成为学生最神往的事。

附课文:

静夜思

李 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