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睡眠不足成了许多现代人的“常态”,不少人喜欢在夜深人静时读书工作,认为效率高,“手机控”则熬夜刷屏,当然也有人是失眠引起的睡眠不足。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睡眠是人们为白天工作、学习修养生息、养精蓄锐的过程,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认为“养生之诀,当以善睡居先。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壮筋”。他认为睡觉是治病的神药,如果睡眠不安逸“则岌岌乎殆哉!其年也,不堪指屈矣”,即寿命也屈指可数了。

睡眠不好黑眼圈严重是什么原因(睡眠不足不仅有黑眼圈)(1)

睡眠不足可不止是睡得少这么简单,可是全身跟着遭殃呢。

睡眠不足的危害

1容易形成胆结石

中医认为子时(23:00—1:00)是胆经当令的时候,人在子时前入睡,脂肪能完成代谢,晨醒后大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经常子时前不入睡者则气色清白,特别是胆汁无法正常新陈代谢而变浓结晶,形成结石一类病症。

睡眠有道保健康

怎么规避这些健康风险,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呢,古人早已告诉我们答案了,《黄帝内经》里说: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番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

睡眠不好黑眼圈严重是什么原因(睡眠不足不仅有黑眼圈)(2)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保证良好的睡眠。

1. 注意调节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休息,注意锻炼身体。

2.晚餐不要吃得过饱,“胃不和则卧不安”,晚餐七八分饱,睡前不要吃东西,以免增加胃肠负担。

3.睡前不做剧烈运动,包括说太多话,以免扰动身体阳气,过于兴奋而睡不着。

4.睡前不要喝浓茶或者咖啡,以免因精神兴奋影响正常的睡眠。当然更不要喝酒,酒精会严重影响人的睡眠。

5.睡前不要喝太多水,以免经常起夜打断睡眠,建议晚上七八时以后水要少喝一些,尤其是肾功能相对比较差的人。

6.睡觉时不要过于思虑,否则像”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或者“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心中有事怎么能睡得着呢,宜静养心神,做到“先睡心后睡眼”,安静入睡。

睡眠不好黑眼圈严重是什么原因(睡眠不足不仅有黑眼圈)(3)

失眠怎么办

中医认为失眠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心火亢盛,痰热内扰引起,虚证多因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等引起。

1.心火亢盛

【症状】心烦不寐,烦躁不宁,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或脉数有力。

【治法】清心泻火,宁心安神。

【方药】朱砂安神丸。

2.痰热内扰

【症状】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厌食吞酸,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

【食疗方】新鲜花生叶90克,加水适量,煎汤代茶。任意饮服。《颜氏验方》

3.心脾两虚

【症状】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

【食疗方】龙眼大枣粥:龙眼肉20只,大枣20只,粳米100克,洗净后加水煮粥服用。

睡眠不好黑眼圈严重是什么原因(睡眠不足不仅有黑眼圈)(4)

4. 阴虚火旺

【症状】心烦不眠,入睡困难,心悸多梦,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

【食疗方】桑椹膏:新鲜桑椹1000克洗净,加水适量煎煮,每30分钟取汁一次,加水再煎,浓缩至较稠时加入蜂蜜溶化离火。《丸散膏丹集成》

睡眠不好黑眼圈严重是什么原因(睡眠不足不仅有黑眼圈)(5)

五味子酒:取五味子60克,冰糖100克置高粱酒500毫升内浸泡,每日振摇一次,半月后即可饮用。每日晚饭前服10-30毫升。《食疗简便方》

5.心胆气虚

【症状】虚烦不寐,多梦易醒,遇事易惊,胆怯心悸,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

【食疗方】酸枣仁粥:酸枣仁30克、粳米60克加水适量煮粥。《太平圣惠方》

睡眠不好黑眼圈严重是什么原因(睡眠不足不仅有黑眼圈)(6)

作者/林毅蓉中药师,三级公共营养师,中级工程师,就职于国有控股医药公司。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关于月经提前、延后的知识,快戳进来学习!

心跳的次数还和长寿有关系?快来一起涨知识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