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精海怪

历来是相关小说题材绕不过去

也不会放过的元素

其中被称为黄大仙的黄鼠狼

一直是颇具神秘色彩的角色之一

民俗传说中

黄鼠狼有着“保家仙、妨家鬼”的名号

当代影视中,它依然是充满鬼魅的角儿

《鬼吹灯黄皮子坟》就有着它的诸多故事

它与我们,以及我们的时代

似乎有着某一种契合

黄鼠狼改良了吗(被误读的黄鼠狼)(1)

1

关于黄鼠狼,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人们对黄鼠狼的印象,也可以从这句话中品出来——没什么好印象。

黄鼠狼改良了吗(被误读的黄鼠狼)(2)

但黄鼠狼却在我国封建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被称为黄大仙,民间唤作“黄二大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它可以左右人的精神世界——这与一种精神错乱的疾病有关,这种精神错乱的疾病叫“癔病”,民间俗称“状克”。人们认为一旦黄鼠狼附了体,就会发生癔病,其中以女性或精神抑郁者为多。这种病症发病时哭哭啼啼,连说带唱,诉说一些玄妙的事情或生平中的不平之事。有的人还会唱出一些美妙诗句……

黄鼠狼改良了吗(被误读的黄鼠狼)(3)

黄鼠狼是怎么走上修仙之路的呢?

按古籍《广雅》的记载:鼠狼即鼬也,此物健于搏鼠及离畜,又能制蛇虺。《本草纲目》中有:“鼬鼠心肝,气味臭,微毒,治心腹痛,杀虫。《海上仙方》用黄鼠心、肝、肺一具,阴干瓦焙为末,入乳香、没药、孩儿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钱,烧酒调下立止”。由此可见黄鼠狼在古时候还并没有“仙”的名头,甚至会被捕杀入药、制成大衣、狼毫毛笔。

那么这些黄大仙传说又是怎么来的呢?

黄大仙这个说法起源于我国东北。满清末年,我国东北领土被列强觊觎。满清政府开始允许关内人口去东北谋生。去东北的人因为水土不服而生病,一些人就结合东北满族的萨满教,改进了治病方法,出现了以萨满教为形式,但也拜道教神仙、佛教佛菩萨和萨满教“狐黄白柳灰”的出马仙。后来“狐黄白柳灰”的信仰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行。

黄鼠狼改良了吗(被误读的黄鼠狼)(4)

而萨满教在跳大神的时候会请神上身,供奉最多的就是"狐黄白柳灰"这五位大仙。

于是,在那个“请神上身就能刀枪不入”的年代,黄鼠狼自然就成了民间上身的常客,黄鼠狼摇身一变成了黄大仙。

2

黄鼠狼为何被满清萨满教利用,进而被妖仙化呢?

想要弄清这个问题不妨从黄鼠狼的习性、动作来观察:它集合了一个妖怪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就像“会吸血、夜间出行的蝙蝠,会被看作吸血鬼”的象征一样,昼伏夜出的黄鼠狼,在捕食过程中会咬死猎物,并从脖劲处把血吸干,人们自然会对这样恐怖的行为产生恐惧,这一点,东、西方并无二样。

黄鼠狼改良了吗(被误读的黄鼠狼)(5)

其次,深夜,黄鼠狼会做出双手“作揖”的动作,甚至还会站起来直立行走,不少生活在农村的老人都见过。背着手像个老者一样直立行走的黄鼠狼,这些拟人化的动作也为其在妖仙之路上加分甚多。

而且黄鼠狼在示警时的叫声,像极了小孩抽泣的声音。

吸血、作揖、直立、像孩子一样哭泣……试想:夜半三更,呼啸的寒风吹过,风声中裹挟着鸡的惨叫,有人被惊醒,发现月光下,窗纸上映出一个作揖拜天的影子,刚一起身,就传来了一阵小孩儿哭的声音……当人犹豫着要不要出门去看看的时候,那个作揖的影子背过手,像老者一样走了……第二天一早,发现,家里养的鸡被喝干了血,鸡窝边有几缕黄毛。

黄鼠狼改良了吗(被误读的黄鼠狼)(6)

这一幕如果发生在过去蒙昧的山村中,也确实挺吓人的。难怪人们要拜仙。

3

现实中的黄鼠狼,学名西伯利亚黄鼬,其所属的鼬科,是在肉食动物里亲戚最多的一个科,相较于其他亲戚,黄鼠狼背负的臭名恐怕最多。

比如,民间谚语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实际上黄鼠狼很少以鸡为食。

体长在28—40厘米左右的黄鼠狼,是杂食性动物。这样的小体型也使得黄鼠狼只能够捕捉一些小型的动物,比如鸟类、两栖类、爬行类、昆虫等等,也有一些记录表示,生活在湖河边上的黄鼠狼会出现捕鱼的行为,甚至在生活条件恶劣的情况下,黄鼠狼还会去吃一些果实。

黄鼠狼改良了吗(被误读的黄鼠狼)(7)

平时,黄鼠狼会大范围捕杀老鼠,据估算,一只黄鼠狼一年可吃1500-3200只老鼠。

关于黄鼠狼吃鸡,并非“主业”。事实上许多鼬科动物都有捕食家禽的记录,比如黄鼠狼的远亲欧洲雪貂,在欧洲也是臭名昭著的“偷鸡贼”。

现实中,黄鼠狼确实能够捕食家禽,但是因为体型的限制,往往只能捕捉小鸡,要是遇上了成年的母鸡就会陷入长时间的周旋,想要捕猎成功相当的费劲。甚至有一些报告记载,有许多黄鼠狼在对上那些年轻力壮的公鸡时,最终遭遇了被反杀的结局,它们轻则受伤,重者还会丢下了性命。

黄鼠狼改良了吗(被误读的黄鼠狼)(8)

我国动物学家盛和林在《中国动物志》当中记载,他收集了近5000只黄鼠狼的胃,最后发现这其中只有两个胃里有家禽,另一只胃里有家兔。这更加可以说明黄鼠狼虽会偷鸡,但偷鸡只是个案。

黄鼠狼改良了吗(被误读的黄鼠狼)(9)

因为黄鼠狼能够捕捉老鼠,所以它对于减轻鼠患有着极大的作用。反过来讲,如果黄鼠狼的数量下降,鼠患的风险就会升高。比如上世纪80年代,我国有相当多的地区大量捕杀黄鼠狼,最后使得黄淮平原爆发了极其严重的鼠害。

关于黄鼠狼,甚至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黄鼠狼的存在对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如今,黄鼠狼已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也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ver 3.1——低危(LC)。

作者言论不代表机构立场本文核心来源:《四大门》、百度、知乎

文|小然

策划|申志民

出品|网护自然 融爱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