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乞丐老和尚故事传说(民间故事三百岁老僧)(1)

武陵郡开元寺有个和尚,法号惠照,看起来很老了,身体也不太好。他有一样本事,就是擅长占卜算卦,能预测别人的祸福,而且从来没有错过。

惠照性格与一般人不同,他喜欢独来独往,经常闭关,一个人在房间里。而且,他虽然年老气衰,但是却从不用小沙弥照顾。

有时候,惠照会出去化缘,别人也会施舍饭菜给他,有些人还会给他钱。

附近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看到他后,惊诧地对别人说:“惠照老师父在这座寺庙里有六十年了,但是他的容貌一点没变,跟他来得时候一模一样。也不知道,他到底多大了。”

几年后,那时候是元和十一年,即公元816年,有一位叫陈广的人,到武陵做官。

陈广对佛家很感兴趣,因此刚有空就去了开元寺,请教寺里的和尚。

惠照看到陈广后,喜极而泣,说:“陈公子,你怎么到现在才来啊!”

陈广有些懵,问道:“大师,咱们不认识啊,您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为何说我来晚了呢?”

惠照拉着他进了自己房间,说:“这不是三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事,到我房间来说吧。”

到了房间后,惠照说:“我是彭城人,宋孝文帝(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一个朝代,建立者为刘裕,孝文帝为刘裕之子刘义隆)的玄孙。我的曾祖是鄱阳王刘休业,祖父是刘弘,这些,史书上都有记载。我的父亲,在文学方面很自负,后来被齐国竟陵王子良听说,子良就招揽了我父亲。再后来,我父亲做了会稽令,那时候,已经是梁朝(南朝四个朝代,分别是宋、齐、梁、陈)了。”

陈广一听,这都多少年前的事了,他不太相信。

民间乞丐老和尚故事传说(民间故事三百岁老僧)(2)

“我出生于梁朝普通(梁武帝萧衍第二个年号,公元520年到527年)七年(即公元526年)五月,三十岁的时候,为陈国效力,到陈宣帝时,因为官职低,所以没人知道我。后来,长沙王陈叔坚与始兴王陈叔陵都开始笼络人心,有谋反之意,我和沈彦文都在长沙王门下,担心受到牵连,就一起归隐山林了。那时候,我们只吃橡栗(橡树果实),穿着单衣,日子很苦啊!”

陈广听得还是云里雾里,不明白惠照的话是否真实,也不知道这些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有一天,一位老和尚到我们那里,说我骨骼清奇,给了我一粒药吃。沈彦文也求药,但老和尚却说他没有这个福运,吃了也不行。离去时,老和尚又说,尘俗都是名利,应该到寺庙里,才能清净下来。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会生病了。十五年后,我和沈彦文到建邺,陈朝已经灭亡,打探消息后,我和沈彦文去长安,想拜见一下长沙王。长沙王被流放到瓜州,我和沈彦文找到他时,他悲痛万分,于是我就留在了瓜州。几年后,长沙王和沈彦文相继去世,我就到会稽山寺庙隐居了。”

“那时候,您都七八十岁了吧?”陈广问道。

“是的,后来做了二十年和尚,我已经一百岁了。虽然我的容貌老了,但是力气却不减当年,可以一天跑一百里路。后来,我与同门和尚到长安,那时候已是武德六年,唐高宗李渊做了皇帝。以后,我或是住长安洛阳,或是去四方游历,无所不去,到今天为止,足足两百九十年了啊!”

“您这些经历,确实很传奇,可是我还是不明白,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您为何说我来晚了呢?”陈广忍不住问道。

民间乞丐老和尚故事传说(民间故事三百岁老僧)(3)

“你且听我说来。贞元(唐德宗李适年号,公元785年到805年)末年,我在这座寺庙里,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位伟丈夫,我一看,居然是长沙王陈叔坚,赶紧迎接他,说了一些以前的事,很是伤感。临别时,长沙王跟我说,十年后,他的六世孙陈广会来武陵郡做官,让我代他看顾。我又问长沙王,他如今做什么。他说,他在地府做官,还是高级冥官。最后,他还哭了,我也跟着哭了。醒来以后,我就把名字记了下来。到去年的时候,已经十年了,我去访问你,结果你还没有来。前日我到外面化缘,问了小吏,才知道你来这里做官了。昨天你刚来,我就认出来你了,因为你和长沙王一模一样啊!我等了你十一年,所以才说你来得太晚了啊!”

陈广到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他祖上居然是长沙王陈叔坚,也就是后主陈叔宝的哥哥,宣帝陈顼的第四个儿子。

想到六世祖还在惦记自己,还让惠照来照顾自己,陈广不由得热泪盈眶。他对着惠照拜了下去,磕头不止。

惠照扶起来他,从一个箱子里拿出来木板,上面还写着“长沙王六世孙陈广”几个字。因为过去了十一年,所以上面的字迹都快看不清了。由此可以推测,惠照和尚一定经常抚摸这块木板,也就说明,他经常惦记自己。

陈广一想到这里,又拜了拜惠照,还说要做惠照的弟子。

惠照点了点头,说道:“你先回去,明日再来,我们再说这件事。”两人又聊了一些事,用过斋饭后,陈广才离开。

民间乞丐老和尚故事传说(民间故事三百岁老僧)(4)

次日,陈广来寺里找惠照,打哪惠照已经不见了。陈广问寺里的人,惠照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无奈之下,陈广只好继续做官,与此同时他还继续找惠照。但是,过了很久,他也没找到。慢慢地,他对这件事不再上心了,觉得惠照是个高人,不想收自己为徒也正常。

十年之后,到了大和(唐文宗李昂年号,公元827年到835年)年间,陈广到巴州做官,在去巴州的蜀道上。陈广忽然遇到了惠照,他激动万分,马上就拜惠照,说:“我愿意放弃官位,跟着师父游历天下,再也不管红尘之事了。”

惠照答应了,然后当天晚上,两人一起住在驿站中。但是天亮以后,陈广起来才发现,惠照已经不见了。

从此,陈广再也没有见过这个三百多岁的老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