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英才绝伦,是汉朝时众多名将中最耀眼的那颗,17岁就被封冠军侯,去世的时候也才24岁。

他的舅舅是卫青大将军,小姨是皇后卫子夫,小姨父是汉武帝,继父是曲逆侯陈平的孙子陈掌,仅在19岁的两次对战匈奴中,他一共歼灭、招降匈奴约10万人。

这个人设,可是霸道总裁小说里开了金手指的大男主,但如今大家疑惑的是,那个人们毫不怀疑的霍去病墓,真的就是英雄的最后归处吗?

霍去病墓为什么不让看(霍去病的墓像祁连山)(1)

少年霍去病就已经是骑射高手了,深得汉武帝喜欢,有一段时间是放在自己身边培养的。

他本来可以当个富贵闲人,随便靠着谁的关系,衣食无忧,鲜衣怒马,做个长安城里最逍遥自在的风流公子就好。

明明可以当米虫,但看到舅舅和皇上一直在为匈奴犯愁的时候,霍去病也把赶走匈奴当成了毕生目标。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计划根除匈奴,17岁的霍去病非要去战场,汉武帝被磨得不耐烦,同意他去观摩,还派了自己最精锐的护卫骑兵保护霍去病;大军气势汹汹,但从长安奔赴边境的路途却漫长又枯燥,霍去病和舅舅卫青说要去打探敌情,卫青也存着让他历练的心思,叮嘱他注意安全,不要走远。

霍去病得了自由,带着800精锐骑兵,却如同脱了缰的野马,根本就不是去查勘,而是主动寻找匈奴。

当霍去病找到一个几千人的匈奴部落的时候,对方还以为卫青的大部队远在十几天路程以外,根本没有警戒。

霍去病远程奔袭而来,人数还远远少于匈奴部落,是打还是退呢?

最终年轻人想要建功立业的心占了上风,他趁着匈奴人没有发现他的时候,如同天降神兵,用排好的骑兵阵和长枪配合,在匈奴人中来回冲杀,除了杀死的敌人,还俘虏了2000多人。

等到审问的时候才发现,这些俘虏中,竟然还有匈奴人的相国。

霍去病也因为有勇有谋又打了首仗的胜利而一战成名,被封为冠军侯。从此,他的名字在祁连山一带,就成了战神一样的存在。

然而一场瘟疫夺去了这个年纪轻轻却从没有打过败仗的天才将军的生命,他死后,被安排下葬在汉武帝的茂陵旁边,作为陪葬墓的其中之一,常被后人所瞻仰。

霍去病墓与其他历史名人的墓不同的是,他的墓形状非常奇怪,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就是乱石垒成的,但实际上,这是把墓做成了祁连山的样子。

古人认为霍去病生命的最高光都和祁连山有关,和匈奴有关,所以把他的墓修成祁连山的样子,是对霍去病的尊敬和无限怀念。

而这一点,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和《汉书.霍去病传》中也有所体现,汉武帝痛失霍去病这位天才,悲伤不已,所以用特殊的礼仪规格送葬,而祁连山式样的坟墓,就是汉武帝亲自决定的。

霍去病墓为什么不让看(霍去病的墓像祁连山)(2)

在霍去病墓的四周,散落着线条粗犷但是充满了历史沧桑感的石雕,它们线条简单却又栩栩如生,仿佛这些石马,一直都守候着冠军侯,时间长了,和天地融合到了一起。

最著名的墓前石雕,肯定是“马踏匈奴”,它应该是霍去病墓的主雕像,整个石雕高1.68米,长1.9米,宽约半米,马站得沉稳镇定,而马腹之下伸出一只匈奴的手,霍去病在匈奴营地拼杀的场景瞬间跃然眼前。

另外还有一组线雕造型,塑造了牛、马、大象、老虎、熊等各种憨态可掬的动物。然而就是这一组动物,给霍去病墓的确切性打上了一个问号。

提出疑问的人表示,如果祁连山形的坟墓是为了表彰霍去病的卓越战绩,那么墓穴周围的石雕动物肯定是和祁连山有关的。

但祁连山肯定是不出产大象的,那么这些动物的存在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会不会这个石头山里,埋葬的根本就不是霍去病,只不过是我们误会了?

早在19世纪初,西方和日本学者,就先于我国历史学家,对霍去病墓做了好几次实地考察和报告。

在这之后的100多年间,不仅是外国探险家,还是我国学者,都对霍去病墓的规则、渊源、风格等,做了方方面面的阐述。

霍去病墓为什么不让看(霍去病的墓像祁连山)(3)

但这些阐述存在的前提是,这个霍去病墓是真的,也就是说,清朝乾隆年间,山西巡抚毕沅所题的字、兴平知县所立的碑,一定是准确的。

事实上,从茂陵以及霍去病墓周围散落的石雕来说,只有毕沅题字的那一处,是一个吐丘上面堆满石块,然后周围散落的石雕,有一些也符合历史典籍的描述。

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地就认为,这个小土堆就是霍去病墓,乍看起来,也是合理的。

不过后来的学者在冷静思考之后,还是找出了几个疑点。

其一,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里面的确提到了把霍去病的坟墓弄得像祁连山,但并没有明确写明,霍去病墓在汉武帝茂陵的什么方位,相隔多少距离等,更没有提到周围会有石雕点缀。

最早描述霍去病墓周围有石雕的典籍,来自于唐代司马真对于《史记》的《索隐》中再引用到的姚氏说的话。

霍去病墓为什么不让看(霍去病的墓像祁连山)(4)

这个姚氏,经过后世学者,尤其是日本学者水野清一的考证,可能说的是南朝的陈姚察,他曾经在一本书中写道,(霍去病)冢在茂陵东北,与卫青冢并。另外唐代颜师古对于《汉书》的注解:冢上有竖石,冢前有石人马着也。

这两个人距离汉武帝时期,都相差了700年左右。

因此,这些石雕,从风格来说,的确可能是从汉朝流传下来的不假,但石雕和霍去病墓就一定是配套存在的吗?

也许他们也未必就能这么肯定。

如果不是,那么这墓里实际上是谁?

如果是,那石雕散落的样子有没有可能是它们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从其他地方移动而来的?

总之,单单以清朝巡抚毕沅的题字,就确定这个山形土丘是霍去病的坟墓,是有些草率的。

霍去病墓为什么不让看(霍去病的墓像祁连山)(5)

另外,在《兴平县志》中,同样是乾隆44年的刻本,编撰者也没有改变,但在茂陵图和兴平县图中,关于霍去病墓、石岭子和卫青墓的标注,就有了矛盾之处。

在茂陵图中,卫青的墓更靠近茂陵,而霍去病的墓在在更远的石岭子,石岭子下还有石马。

但在兴平县图中,霍去病的墓标在了茂陵图的“卫青墓”上,而卫青墓反而换到了石岭子的位置。

另外,康熙36年,督邮使者程兆麟曾在如今霍去病墓的北边100多米处,立了一块碑,当时那里还有一个土丘,程兆麟认为那个土丘才是霍去病的墓穴。

在现代科学的帮助下,考古学家用考古钻探发现,在现今霍去病墓后面约100米的地方,曾经传说是霍去病衣冠冢的地段,探出地底下其实是一处墓葬,墓室东西长19米,南北长21米;墓道长32米,宽度在8--14米之间。这个发现,让霍去病墓的真相越发的扑朔迷离。

另外,就山形冢而言,霍去病墓可能是首创,但并不是唯一。

《汉书.卫青传》里记载,卫青死后,他的坟墓弄得像象庐山。和祁连山一样,象庐山也是匈奴所居之处的山名之一,也和霍去病墓的意义一样,表彰卫青在对战匈奴的战争中取得的功绩。

然而汉书里同样也没有写清楚卫青墓的具体位置,只有陈姚察和颜师古说过,卫青和霍去病的墓是挨着的,都在茂陵的东北方向。

西边那个是卫青的,另一个就是霍去病的。

只不过,卫青的墓也有疑问。

霍去病不想结婚,第一他还年轻,第二他对汉武帝说过,匈奴都还没打跑,我结婚做什么。所以他的墓简单一点,墓穴里什么都没有,是可以理解的。

霍去病墓为什么不让看(霍去病的墓像祁连山)(6)

但卫青不一样,卫青娶了汉武帝的姐姐阳信长公主,而在1981年,我国考古学家在茂陵东约两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五座冢其中最大的一座,南北长95米,东西宽64米,高22米,南边高而北边低,因为形状像一个羊头,所以又称为羊头冢。

这个墓穴中出土了不少文物,都有“阳信家”的标识,因此可以断定,这处墓穴是阳信长公主的。

而《汉书.卫青传》里清清楚楚地写着,卫青去世后,是和公主合葬的。

所以,霍去病、卫青的坟墓,到底是不是对调了,或者干脆就没找对位置,目前来说都没有定论。而从文献来判断历史文人的墓穴,有依据,但并不一定完全准确的。

就拿毕沅来说,他胡乱题字导致出现错误也不是第一次了。

在陕西咸阳周陵镇,还有两座坟墓,从宋代以来,人们就约定俗成一样的认为,它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陵墓。

毕沅也为它们分别题字立碑,陵墓旁边的祠堂里还陈列着明清碑刻。

然而2007年,经过实地挖掘考古之后发现,这两个陵墓其实是秦国其中一代秦王的陵墓,时间是战国晚期,和周文王、周武王没有关系。

当然,造成这种谬误,也并不是毕沅一个人的错。

毕竟长沙马王堆,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也被认为是五代时期的楚王马殷的王室陵园,又被别的典籍认为是西汉时期长沙王刘发安葬母亲程氏和唐氏的“双女坟”,因为两位母亲的墓室中间相连,像一个马鞍,又叫做马鞍堆,当地方言“马王堆”。

然而1972年实际考古发现,墓的确也是西汉时期的墓,的确也是家族目的,不过墓主人是长沙相轪(dài)侯。

霍去病墓为什么不让看(霍去病的墓像祁连山)(7)

另外,现今霍去病墓周围的石雕动物,也可能并不完全是表彰功绩的作用,反而可能如一些学者所猜测的那样,是和神仙主体相关的摆设。

原因有三点,其一,汉武帝虽然有着雄才大略,但他也是向往长生不老的,想要得道成仙的,关于他的故事中,有很多和西王母相关的存在。

西王母还请他喝仙酒,吃仙桃,听仙乐。西王母还教他修仙练气的方法。因此,在他最心疼的将军去世之后,给他打造一座仙山,希望他死后可以早登极乐,其实也说得过去,而这些石雕动物是汉代神仙图案中比较常见的形象。

再加上它们摆放的大致顺序,如果统一起来看,很像汉代的“博山炉”。博山炉是汉朝开始流行的一种焚香炉,原材料是青铜器,形状是陡峻的山形,其间有飞鸟虫鱼等,因为燃香的时候烟雾缭绕,很像幻想中的仙山。

霍去病墓为什么不让看(霍去病的墓像祁连山)(8)

而古代盛传海上仙山,最出名的就是蓬莱、博山和瀛洲,所以这种香炉才得名博山炉。

还有,霍去病墓是茂陵的陪葬墓,据当时的文献记载,汉武帝听信方士公孙卿的说法,相信神仙都喜欢住得高高的,于是生前就喜欢建高台,其名字和寓意都和神仙紧密相关。

还有一些石鱼、石熊等,其独立成景的摆放方式,和刻画形象的线条风格等,都和霍去病墓周围的石雕风格如出一辙。

另外,在茂陵的东南500米处有两座高台建筑遗址,其中一处矮的是白鹤馆,另一处高一点的,上面压着极块巨石,被称为压石冢。

而压石冢和“霍去病”墓被居士压着的现状又莫名的契合。

因此,霍去病墓到底是在哪里,如今霍去病墓的形状真的是为了表功吗?成了考古学家们需要重新论证的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