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达人--今抖云西西整理编辑

今天我们接着看第一批的64件之中的第46件到第54件,件件国之重器,精美绝伦,气势磅礴。

四十六、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664件永久禁止出国(664件永久禁止出国)(1)

唐代,1987年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出土。

锡杖由唐懿宗供养,长196厘米,重2.39公斤,用金2两,银58两。

杖身4轮套12个环,中饰柿蒂状忍冬花结座,上托流云仰莲,5钴杵及智慧珠。

锡杖尊体由复莲八瓣组成,锡杖下端有三栏团花纹饰,栏之间以珠纹为界,极为精细,杖身中空,通体衬以缠枝蔓草,上面錾刻圆觉十二僧,手持法铃立于莲花台之上,个个憨憨可掬,神情动人,锡杖下端缀饰蔓草、云气和团花。

664件永久禁止出国(664件永久禁止出国)(2)

杖首用银丝盘曲成双桃形两轮,轮顶有仰莲流云束腰座,上托智慧珠一枚。

其中四个大环象征四谛:苦、集、灭、道;

十二小环则代表十二部经。

杖头为双轮四股十二环,四股以银条盘曲而成,每股套装雕花金环3枚,股侧铭刻:“文思院准咸通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敕令造迎真身银金花十二环锡杖一枚,并金共重六十两,内金重 二两,五十八两银,打造匠臣安淑郧,判官赐紫金鱼袋臣王全护,副使小供奉官臣虔诣,使左监门卫将军弘悫”。

这枚锡杖是佛教世界的权威,为佛门法器中的至 宝,属佛祖释迦牟尼,是世界锡杖之王。

《锡杖经》云,佛告诸比丘:“持此杖即持佛身,万行尽在其中”。1987年4月,封闭一千多年的法门寺地宫神秘之门 被打开,此锡杖随着被发现。

现藏法门寺博物馆。

四十七、八重宝函

664件永久禁止出国(664件永久禁止出国)(3)

664件永久禁止出国(664件永久禁止出国)(4)

唐代,1987年四月初八佛诞日法门寺地宫出土。

八重宝函的最外一重,是一个三十厘米立方的银棱盝顶檀香木宝函,由于是檀香木所造,难抵年月侵蚀,发现时已朽腐残破,仅余下的盒壁四周,有释迦牟尼说法图、阿弥陀佛净土图及礼佛图等描金加彩浮雕。

第七重宝函以银铸成,四壁以平雕刀法刻有“护世四大天王”像,顶面有行龙两条,为流云所围。四天王形相栩栩如生,持弓执箭,各有神将、夜叉多人侍立,极其威严,使人肃然而敬。

凝目而视,彷佛诱人追随函壁的 画像驰骋三界,遨游九重天。

第六重宝函为素面盝顶银宝函,是八个宝函中最特别的一个,宝函通体素净,不加丝毫雕刻绘描而浑然生辉,出土时有绛黄色绫带封系。

第五重名为鎏金如来说法盝顶银宝函,第四重宝函则为六臂观音盝顶纯金宝函,外型均与第七重宝函相近。

外壁凿有如来及观音画像,或饰以双凤飞翔,配以蔓草纹,或刻上金刚沙弥合什礼佛的图景,造型逼真而细腻。

两个宝函的场景丰富生动,人物众多,工艺精湛。

第三重宝函为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第二重宝函是金筐宝钿珍珠装武夫石宝函。

两函外形近似,通体以珍珠、宝石嵌饰,并雕上花瓣图案,极其华丽精美。

不同之处,是前者以金铸成,后者则以武夫石磨制而成。

第一重宝函即佛指舍利所藏立之所——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塔顶为宝珠型,四面檐角翘起,阁额及檐下均饰菱纹。

塔四面开门,门周布鱼子纹,门下部有象征性飞梯至塔座,小巧玲珑,金碧辉煌。塔座中立一小银柱,用以套置佛指舍利。

八重宝函精雕细琢,美不胜收,但它的价值,不仅在平雕刀法、宝钿珍珠装及盝顶这些古 代工艺,还在于刻凿在四周壁面上的文殊、如来造型,正是佛教密宗内蕴的深刻表现,是密宗文化艺术史的一幅剪影。

现藏法门寺博物馆。

四十八、铜浮屠

664件永久禁止出国(664件永久禁止出国)(5)

唐代,1987年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出土。

塔内盛放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一枚,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的棺盖内。

现藏法门寺博物馆。

四十九、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664件永久禁止出国(664件永久禁止出国)(6)

属战国时期,1974年河北平山县出土。

通高36.2厘米,上框边长47.5厘米,环座径31.8厘米,重18.65公斤。

此案周身饰错金银花纹,下部有两牡两牝四只侧卧的梅花鹿环列,四肢蜷曲,驮一圆环形底座。

中间部分于环座的弧面上,立有四条神龙,分向四方。

四龙独首双尾。

龙身蟠环纠结之间四面各有一凤,引颈长鸣,展翅欲飞。

上部龙顶斗拱承一方形案框,斗拱和案框饰勾连云纹。

这件方案案面原为漆板,已腐朽不存,仅留铜案座。它的 造型内收而外敞,动静结合,疏密得当,一幅龙飞凤舞图跃然眼前,突破了商、周以来青铜器动物造型以浮雕或圆雕为主的传统手法。另外,四条龙头上各有一个斗 拱,第一次以实物面貌生动再现出战国时期的斗拱造型。

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五十、“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

664件永久禁止出国(664件永久禁止出国)(7)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指“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护臂),蜀锦。该织锦的年代为汉代,来自古蜀国。

现在收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为国家一级文物,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之首。

1995年10月在尼雅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汉朝丝绸,其色彩之斑斓,织工之精细,实为罕见。

其中一块织锦护膊,尤为光辉灿烂、耀人眼目,青底白色赫然织就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令世人震惊,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看宝地点:新疆考古研究所

五十一、中山王铁足铜鼎

664件永久禁止出国(664件永久禁止出国)(8)

属战国时期,1977年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王墓出土。

通高51.5厘米,最大直径65.8厘米。

鼎为子口内敛,上有云形钮圜顶盖,两侧有一对附耳,腹部稍鼓,中部有凸弦纹一道,平底,下为蹄形铁足,此器铜体铁足的铸造技法在国内十分罕见。鼎壁与盖部云钮以下、足部以上,刻铭文77行,每行6 字(盖上二字,腹部凸弦纹以上三字,以下一字),唯末行1字,共469字,是已发现刻铭战国铜器中字数最多的。

内容记述了该鼎为王十四年所制,斥责燕王哙让位相邦子之,遭致国破身亡,颂扬自己的相邦司马,辅佐少君谦恭忠信,以及率师征燕,夺城数十座,扩大疆土数百里的功绩。告诫嗣子汲取吴国吞并越国、越国覆灭吴国的教训,要警惕周围敌国等。内容可补史籍之不足,是研究战国及中山国历史和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

铭文构字秀丽、刀法娴熟,有所谓悬针篆风格,令人 叹服。

现藏河北省博物馆。(真品在地库,展出为复制)

五十二、刘胜金缕玉衣

664件永久禁止出国(664件永久禁止出国)(9)

西汉,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

整套“玉衣”形体肥大,披金挂玉,全长188厘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

玉片为岫岩玉制作,玉片的角上穿孔,用黄金制成的丝缕把它们编缀,故称“金缕玉衣”。

上衣呈绿色,玉质莹润,下身为灰白和淡黄色,整体主要分为头罩、上衣、手套、裤筒和鞋等五部分。

从外观上看“玉衣”的形状和人体几乎一模一样:头部由脸盖和脸罩组成,脸盖上刻制出眼、鼻和嘴的形象。

组成脸盖的玉片绝大部分是长方形的小玉片,双眼和嘴是在较大的玉片上刻出,鼻子是用五块长条瓦状玉片合拢而成,惟妙惟肖。

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构成,各部分都是彼此分离的;

前片制成胸部宽广、腹部鼓起的体型,后片的下端作出人体臀部的形状。裤由左、右裤筒组成,也是各自分开的。

手部做成握拳状,左右各握一璜形玉器,足 部作鞋状。

一些玉璧,以及饭含、佩带之物等。前胸和后背共置玉璧18块,并有一定的排列方式。

在“玉衣”的头部,有眼盖、鼻塞、耳塞和口含,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塞,这些都是用玉制成的。

另外,颈下有玛瑙珠48颗,腰部出玉带钩。

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五十三、长信宫灯

664件永久禁止出国(664件永久禁止出国)(10)

西汉,1968年河北满城县陵山出土。灯体通高48厘米,人高44.5厘米,重15.85公斤。采取分别铸造,然后合成一整体的方法。通体鎏金,灯体是一位跽坐掌灯、优雅恬静的宫女。中空,整体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部分组成,各部均可拆卸。宫女着广袖内衣和长袍,左手持灯 座,右臂高举与灯顶部相通,形成烟道。灯罩由两片弧形板合拢而成,可活动,以调节光照度和方向。灯盘有一方銎柄,内尚存朽木,座似豆形。器身共刻有铭文九 处65字,分别记载了该灯的容量、重量及所属者。因灯上刻有“长信”字样,故名“长信宫灯”。据考证,此灯原为西汉阳信侯刘揭所有。刘揭文帝时受封,景帝时被削爵,家产及其此灯被朝廷没收,归皇太后居所长信宫使用。后来皇太后窦氏又将此物赐于本族裔亲窦绾。此灯做为宫廷和王府的专用品、礼品,可见它在当时也是很珍贵的。

长久以来,长信宫灯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工艺美术品中的巅峰之作和民族工艺的重要代表而广受赞誉。这不仅在于其独一无二、稀有珍贵,更在于它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整个造型及装饰风格都显得舒展自如、轻巧华丽,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堪 称“中华第一灯”。考古学和冶金史的研究专家一致公认,此灯设计之精巧,制作工艺水平之高,在汉代宫灯中首屈一指。

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五十四、铜屏风构件5件

664件永久禁止出国(664件永久禁止出国)(11)

664件永久禁止出国(664件永久禁止出国)(12)

664件永久禁止出国(664件永久禁止出国)(13)

664件永久禁止出国(664件永久禁止出国)(14)

664件永久禁止出国(664件永久禁止出国)(15)

664件永久禁止出国(664件永久禁止出国)(16)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赵眜是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该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发掘时,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金印一方以及“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的身份。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现藏广州南越王博物馆。

希望我的分享你能喜欢,谢谢关注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