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根据编年体来说可以说是东周时期,论述整个春秋战国,我们第一便想起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但是,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去并不只有这几个诸侯国在相互争斗,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一共有103个诸侯国,除了七雄之外,有一些国家,我们听闻过故事,却不知晓存在的时期。

春秋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版图(你只知道春秋五霸)(1)

大家还记得曾经在学校学过的一篇文章《公输》吧,公输班为楚国造云梯,将以攻宋,然后墨子就去和他对弈的文章,这里的宋国其实也不简单呢;宋国是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的专属国,专门丰供商朝宗祠的,国家实行“兄终弟及“的政策,后来到了宋厉公才开始父子相承,到了宋襄公时期,襄公是有志向的人,齐桓公死后扶持立了齐孝公,宋襄公因此便感觉有了靠山一样,宋国虽小,但是襄公却有争霸天下的意思,在齐楚会盟时期,最无权势的宋襄公便一直和楚王争霸主地位,把楚王惹怒了要抓他,后来在鲁国和齐国的劝说下放了,回国后的宋襄公气得可厉害了,决定找一个小国来撒气,于是便打了郑国,没办法,宋国再小也比郑国大,郑国就去求楚国,这可不把楚王给乐坏了,打!在楚军与宋军对峙的时候,楚军过河到一半的时候,将领都说要此时发兵攻打,咱这神气的宋襄公说:不行,咱们可是讲仁义的国家,不能乘人不备。”等楚军过了河正乱作一团排阵时,宋将领又建议进攻,咱宋襄公骂着说:“你这人怎么这样呢,太不仁义了,人家都还没有排好,怎么可以进攻呢,。”哈哈哈,宋军大败,宋襄公脚上中了一箭,没争霸成功便于次年离世了,后来齐国联合魏国,楚国攻打宋国,瓜分了宋国的土地。宋国也是战国时期人才培养最多的国家,被称为华夏圣贤的源头,有孔子,墨子,庄子和惠子都来自于宋国。

春秋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版图(你只知道春秋五霸)(2)

再说一下卫国,大家都可能觉得卫国太小不值得一提,可是卫国却是整个周朝存活最长的周代诸侯国,比周朝都长,立国一共907年,公园254年被魏国所灭,成为魏国的封君之国,仍为卫国,到始皇帝一统天下的时候,始皇帝也没有灭掉卫国,直到秦二世把卫国最后一个国君贬为庶人才正式宣告卫国覆灭,卫国的名人可不少,多是战国时期只手翻云覆雨之人,如商鞅,吴起,吕不韦,聂政,荆轲,子路等名人,可谓是人才输出国啊。

春秋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版图(你只知道春秋五霸)(3)

吴国和越国,大家是不是想懵了一下,越国就是勾践的那个国家,也存在于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大家都知道了,越国王室是因为是大禹后裔而得到周王朝的分封,越国并不是小国,后期可以说是比肩七雄的国家,当时齐桓公和管仲都很害怕越国攻打齐国,而越国的劲敌吴国在阖闾和孙武,伍子胥的治理下成为了中原霸主,吴军曾直接攻进楚国的都城,吴国是周王室姬性诸侯国,后在夫差的治理下被卧薪尝胆十年的勾践给灭了,灭了吴国的越国也开始争霸中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中原霸,后因为在讨伐齐国的路上出了事情,越国从此分离成各个小国,王室争夺不断,一直到了汉武帝时期,整个越国才算完完整整的归入一统范围,

春秋战国时期一共有103个国家,有的国家是根据姓氏来定的,喜欢深研的读者可以选择性深度查阅。

一百零三国如下:齐、晋、秦、楚、陈、吴、越、宋、鲁、卫、郑、钜、邾、杞、杨、蔡、剡、任、藤、费、倪、曾、缯、邳、巢、随、钟吾、刘、六、召、周、道、房、沈、申、苏、温、廖、舒、舒鸠、舒庸、舒廖、燕、南燕、许、徐、虞、虢、黎、无终、中山、安陵、邓、贾、邢、甘、荣、巴、蜀、单、州、胡、唐、赖、权、莱、逼阳、纪、遂、谭、代、黄、项、耿、霍、魏、息、梁、芮、滑。薛、邿、章、顿、陆浑、肥、鼓、赤狄潞国、江、根牟、应、罗、樊、毛、程、宿、詹、焦、祝、吕、聂九,义渠、大荔、孤竹、山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