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静月人物系列006

1940年4、5月间,日军进犯湖北随枣地区。5月7日,张自忠奉命率部南下,截击退敌。尔后,他以义无返顾的勇气,亲率少量兵力,将日军拦腰斩断。激烈残酷的战斗持续到16日,张自忠等全体官兵伤亡殆尽。

在下达最后的撤退命令后,张自忠依然守在阵地之上,于下午二时壮烈殉国。日军占领战地,经尸骸辨认后,以军人礼仪盛殓安葬。

消息传来,全国哗然,因为张自忠不是在撤退过程中或者是在后方指挥部遇袭身亡的,而是牺牲在了与日军的搏斗中,场面极其壮烈。

当天,中国军队组织兵力将张自忠遗体抢回,换上崭新军装及上将军衔,灵柩运抵宜昌后在运往重庆,所到之处祭祀供桌延绵不绝,为张自忠祈愿的香火极其的旺盛,中国百姓聚集在江边,有的长跪不起,有的失声痛哭,有得深情地望着灵柩远去。

公认24位抗日名将:人如其名的抗日名将(1)

5月28日,灵柩抵达重庆,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臂挽黑纱立于江边迎灵。各类军政大员悉数到场,场面极其地肃穆。

重庆的百姓们把盛满手擀面条的大碗高举过头顶,这是他们为张自忠做的一碗送其远行的北方饭。

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

张自忠,字荩忱,二级陆军上将。1891年8月11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县唐园村。狮子座,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异于常人的能耐和韧性,威信十足,自尊心极强,身材高大,相貌英俊,1912年考入天津政法学堂。如果他没有从军,按照他的个性,应该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法律人才。

公认24位抗日名将:人如其名的抗日名将(2)

张自忠当兵很晚,1914年才投笔从戎,当时已经23岁,属于大学生士兵,那个时候其实没有什么国家军队的概念,张自忠是从天津当兵,自然是属于北洋军阀派系,可惜袁世凯的北洋军在那个时候也是打仗稀松,毕竟是代表腐朽势力的,在1916年一下子就护国军被击溃了。张自忠所部溃散,本人也回到了老家。

那时候的张自忠并没有因为知识分子的身份而崭露头角,要说打仗吧,他的实战经验其实根本就不多,但是就是想当兵,而已经退隐的老师长车震和他是同乡,认识张自忠的哥哥,就把张自忠于1917年介绍到冯玉祥的第16混成旅。

从时间上就可以看出来,张自忠来的时间太晚了,又没有官职,这个时候如果论分封的话,老冯的部队里就像梁山一样108将都已经写出大榜了,按理说没有张自忠什么事,嫡系肯定是混不上了,而且,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新来的这个长得又高又帅的知识分子一看就是个关系户。

我说了张自忠在老冯的混成16旅里并不是最初的嫡系,但是他的风格真的是让人刮目相看,别看他是知识分子出身,确是练兵的一把好手,这个师承老冯是没有问题的,要么说,在西北军的将领们,走了两个极端,就是一部分人始终在学老冯倒戈,另一部分人学老冯艰苦创业,张自忠就是后一批人物的优秀代表。

有知识肯定是好的,而且他还是高级知识分子,相比其他的“太保”们,这个在知识海洋上的段位就是王者打小学生,所以他在1919年进入鹿钟麟的教导团学习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压力,从带着光环进去,出来的时候又多了一个光环:标准学员。

随后,直接任连长。这一段时间他的表现让老冯刮目相看,老冯有意栽培,任旅部上尉副官,这个职位在这里要圈一下,副官是什么意思,就是帮助旅长处理身边工作的军官,这个职务属于近水楼台先得月,领导赏识,还考验待人接物。

不过显然张自忠更多的任务就是要训练,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看,张自忠的职务都是在带学兵,这个学兵解释一下,类似于老冯自己带的教导队,自己培养自己的军官和技术人才,这部分人关系到老冯部队的未来,所以,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张自忠,人又显得冷酷无情,自然是带兵锻炼的理想人物。

1920年张自忠在回到基层后先是去了老冯的水上陆战队任队长(老冯是真厉害,一个混成旅还有陆战队),随后到旅部学兵连当连长,所以这个连就很惨,也是很厉害,名誉上是模范连,成绩是全旅第一名。

所以从练兵上能够看出来张自忠的性格特点:严厉、果断、雷厉风行还有点偏执,所以说他要是走政法口一定是个铁面包公,有意思的是,后来因为打日本人,人们都叫他活关公。

公认24位抗日名将:人如其名的抗日名将(3)

从1921年开始,张自忠这一段时间的履历我就不说了,基本都是和学兵有关系,随着老冯的一路倒戈杀伐,部队从16混成旅扩编成11师,先是当学兵队的队长,然后又在卫队团里当营长,这个卫队团有三个营,第一营是手枪营,第二营营长石友三,第三营营长张自忠,他手底下有四个连,其中两个连依旧为学兵连,他是走哪都得当老师。

然而到1922年,老冯又扩充部队了,部队开到河南,成立学兵团,老冯自己亲任学兵团的团长,能够看出来老冯对这个部队教育工作非常的重视,这个学兵团,就是老冯自己开的军校,为什么说是军校,看看这个团的配置就知道了:

学兵团分两个营,第一营是步兵科四个连,第二营是技术兵种:分为骑、炮、工、辎各一连。张自忠是第二营的营长。

只是老冯这个团长是名誉上的,张自忠资历和威望不够,只能以第二营营长的身份实际开展部队训练。因为张自忠太会练兵了嘛。整个人据说一出来就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相当于部队里那个士兵人人口中常挂着的大BOSS。而且啊,张自忠还总是被借调,为什么呢?

因为哪个部队纪律不好了,就把张自忠借过去好好地修理一下,整个部队人格重造,想想就有点可怕。

所以“张扒皮”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至于为什么叫“张扒皮”,我一会再说。

军阀混战并没有崭露头角

到了1924年的时候张自忠如愿成为了学兵团的团长,学兵团这种部队就是当尖刀用的,这让我想起来了红军时期的干部团,有点异曲同工的味道,更有意思的是,学兵团的隶属关系是在警卫旅,旅长是谁?孙连仲。

其实张自忠这时候还是升的挺慢的,虽然岗位重要,但确实年龄有点太大了,这时候他都已经33岁了(孙连仲、冯治安、刘汝明当旅长都比他小,都二十多),在孙连仲从警卫旅去职后,新来的冯旅长治安成为旅长,成了他的上级,俩人关系特别好,好到什么程度呢?——他俩谁官大谁说了算,不讲个人感情,到了1940年时候,张自忠的职务为集团军总司令,冯为副司令,俩人在抗日战场上合作亲密无间。

总的说来,张自忠练兵是可以的,可是打仗缺少实战经验,人也非常的忠厚,所以总是被受到攻击,本人性格又偏执,一旦决心下了,即便是撞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张自忠第一次受到攻击诬陷是在1926年直奉联军讨伐西北军的时候,那时候老冯下野在苏联不在部队,张自忠任第5师15旅旅长,师长石友三。当时的情况我在之前的文章都说明了,总的来说就是西北军失败了。

石友三带着部队投靠了晋军,把张自忠的部队也带走了,所以张自忠是在晋军里面呆了一段时间,归商震调遣,部队驻扎在绥远归化城一带 (即呼和浩特),这个时期也是他比较郁闷的一段时间,他没有在部队里,而是一直在太原赋闲。

公认24位抗日名将:人如其名的抗日名将(4)

商震

这里面有石友三的从中作梗,要不然说石友三比较坏呢,他在倒戈前就说张自忠作战不利,要进行查办,随即裹挟张自忠投靠晋军。

老冯从苏联一回来就重整旗鼓,响应北伐,石友三是回去了,但是张自忠没回去,老冯这时候正是用人的时候,给商震写信,说能不能把张自忠还给我。

张自忠是回来了,不过老冯还是没给他兵权,把他放到了总司令部副官长的职位上,说是委以重任也好,说是削去兵权也罢,总之这个职位看着就有些虚头八脑,但是离老冯近啊,况且石友三的行为张自忠一清二楚,石友三就有点害怕,做了亏心事嘛,思前想后觉得还得拉拢张自忠,就给张自忠送了金兰谱,说咱俩还是好兄弟。

石友三这人品,真是差到了极点。

之前的文章说过,石友三的部队都被老冯控制起来,连张自忠也不例外,在1927年5月张自忠被任命为第28师师长,说是卫队师,其实就是始终在后方,保卫老冯,也维护后方治安。

所以整个北伐战争期间,张自忠都没有在前方打仗,都是后方,要说战功,基本没有,在开封任警备司令和老冯的第2集团军军官学校校长。

这个职务非常的鸡肋,张自忠已经在这个咖位上了,其实已经不再适合继续干军队训练工作,那个时候,人们看重的都是军权。就这么赤裸裸。

不过机会从来都是给有才能的人,并且把握得住,北伐胜利后作为没有什么汗马功劳的张自忠被任命为25师师长,而且理由特别的简单粗暴:张自忠会连练兵。

铁血练兵外号“张扒皮”

看看当时张自忠是怎么练兵的,冬天不让多穿衣服,一晚上必须把战壕挖好,夏天不让脱衣服,而且,班长是他最重点照顾的对象,可以说,西北军有相当一部分基层军官都出自张自忠的手,也算是桃李满西北军。

他早就说过:抓好班长,就带好了学兵。 他们毕业后,分发到各部队都是连、排基层军官,训练素质如何,对部队至关紧要。

他任师、旅长时,主要抓营、连长,部属有了过失,首先批评长官。对他的基本部属,尤其严格。

所以说这就是外号“张扒皮"的由来,为什么在喜峰口,在台儿庄,在武汉,在枣宜等地区抗战的西北军都很坚韧,和张自忠都有相当大的关系。不过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就是西北军中那几个投降派,在抗战中部队始终拉跨。张自忠孙连仲的部队,战斗力都不错,甚至庞军团长炳勋的部队在抗战前期都有相当的战斗力。

但是张自忠这时候能打仗吗?战斗力还是一个谜啊。

1930年中原大战给出答案,碰到最大的对手是老蒋的教导第2师,师长张治中,这支部队相当有战斗力,原因是骨干下放,几个师编为一个师,均是老兵,团长当营长,营长当连长,连长当排 长,排长当班长,所以战斗力强。

但是张自忠偏执啊,就是要碰一碰,一下子就把教导2师给击溃了,这还用的不是自己的基本部队。不过从当时的大环境来看,老冯的部队还是和老蒋差段位,东北的少帅一出兵,西北军马上就不行了。

老冯下野,各种将领自谋出路,宋哲元领了一批人在山西不知道该怎么办,张自忠也很苦恼,之前老冯任命张自忠是副军长兼任师长,结果现在手里面只有两个旅加一个团了,不过这帮集合在山西的残兵败将中张自忠手里的部队是最多的,一下子就成了各派系拉拢的对象,而张自忠其实真正作为大咖的生涯,就是在这个时候。

对军队地盘不感兴趣,七七事变背黑锅

张自忠为人厚道,而且宋哲元对张自忠一直不错,在这个节骨眼上,自己掌握了大批部队,算是一个实力派,宋哲元找人托关系准备投靠老蒋的时候,张自忠也在支持他,当这些西北军余部被东北军编遣为东北边防军的时候,少帅还准备让张自忠当军长,其实这个时候换成谁谁都受不了这个诱惑。

张自忠知道自己资历不够,还是和少帅说,只有宋哲元才能收拢部队。

这是一个细节,如果整理张自忠的过往历史,会发现张自忠并没有军阀习气,他不看重部队和地盘,他是军阀部队里的一个另类。

在这里举一个例子。

1931年6月第29军成军后驻守察哈尔地区,西北军历来很穷,从之前老蒋收买西北军将领的成功率就能够看出来西北军的情况,老蒋请他们吃顿饭送点钱就能拿下他们的忠心。

此时张自忠任29军38师师长,老蒋在汉口给他30万,张自忠全给部队发了福利,那个时候的军阀部队都是采取吃空额的方式来养自己,可是换成张自忠就另外一个画面:他不允许部队出现吃空额的情况,钱的事他自己来解决。

张自忠本人的故事在前期并不是特别具有传奇性,主要是因为知识分子出身,对政治也毫无兴趣,主要生活就是练兵,练兵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包括长城抗战后,张自忠任察哈尔省主席,天津市市长的时候,他的主要生活其实并不是作为地方一是父母官为主,还是在练兵,换装备。

在29军入驻平津后,张自忠从察哈尔主席任天津市市长,天津这个地方也确实是个火药桶,这里事日本华北驻屯军的司令部以及日本特务机构所在地,张自忠在第29军里的威望我就不说了,他当时是第29军成军时候最大的股东,难免就会成为日本人拉拢的对象。

公认24位抗日名将:人如其名的抗日名将(5)

29军在华北的角色特别特殊,其实就是当时抗日的最前线,擦枪走火时有发生,而日本人用各种方法让华北脱离南京控制,什么事扯上了政治,就有点复杂。

“七七事变”爆发后,驻守北平的冯师长治安的第37师首先和日本人先干了起来,而天津的第38师则是静悄悄地没有动静,那个时候张自忠始终是在北平和日本人谈判。

其实“七七事变"的主要情况,就是在谈判,战事不大,也不是很激烈,关于张自忠等人谈判的协议内容,很多都答应了对方的要求,随后第29军将领还对日军抱有幻想,留下张自忠进行善后。

这里面有一个“逼宫”的谣言,这里就澄清一下,旧军人都是讲求实力的,手中有了枪杆子,说话才能有分量。从这一方面讲,张自忠是第29军的二掌柜。如果张自忠逼宋哲元下台,宋哲元7月28日晚离平赴保定,为什么张自忠的部队于7月29日晨2时在天津袭击日军后,全部退到津南,归宋哲元指挥呢?

另外从另一个方面讲,在事变爆发后,张自忠回到部队,宋哲元是欣然同意的。

其实当时从29军的大环境来看,避免冲突是他们的主要努力方向。我也说了,张自忠身上没有军阀习气,他并不看重地盘和军队,他是一个纯粹的人。

不过在北平发生的事一下就把张自忠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所以各种舆论铺天盖地,南京对于张自忠的处理结果是:撤职查办。

这个就是给宋哲元背锅。

为洗刷诬名铁血抗日

张自忠是在1937年11月回到部队的,任59军军长,经历了上面的风波,同时也是为了洗刷舆论暴力,坚决抗日也就成了张自忠的唯一任务,他偏执,纯粹,不计个人得失,所以打仗就很坚决。

既然人往一个方向上走,那么撞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台儿庄战役中的临沂大捷就很有意思,抛开他和庞炳勋的爱恨情仇不说,况且这事也没有其他的佐证说俩人确实有矛盾,就说他和汤恩伯是什么关系。

汤恩伯在抗战初期是整个中央军的头牌,而且汤恩伯秉性暴戾,眼睛长到头顶的人,一般人都看不上,可是就是因为张自忠打仗猛,所以汤恩伯和张自忠的合作很愉快,也很默契,俩人还能坐在一起吹牛比。

所以从这个细节能够看出来,张自忠的脾气就特别的不好,不然汤恩伯也不能心平气和地和张自忠进行交流,况且后来俩人在第五战区还共事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在徐州大撤退后,长寿店方向的战斗日本人进攻就很犀利,手底下180师和37师两个部队主官刘振三和吉星文都先撤到了汉水西岸。

因战事吃紧,张自忠前方指挥。行至汉水西岸转斗湾,碰到吉星文。

张自忠厉声问:“你来做什么?回到你的位置上去! ”

吉星文很鸡贼,回答:“我来向总司令报告。”

张自忠一眼看穿,一点面子都没给:“你怎么知道我来这里?部队在河东作战,你到西岸干啥?还是卢沟桥抗战的英雄呢?你是狗熊。”命吉即刻过河继续抵抗。

公认24位抗日名将:人如其名的抗日名将(6)

吉星文

而刘振三听说总司令来了,吓得躲到防空洞里,嘱卫士说:“总司令来了要问我,就说我不在这里,过河东去了。”

这个刘振三,在后来张自忠去南瓜店的时候,始终没有按照命令前往阵地。

从当时的大背景看,当时中国军队的将领们都非常看重自己的身份地位,很多人都在为一个师长军长争得头破血流,拿孙元良来举例子,他的回忆录里就这么写过:当警备司令不是要职,军长才是要职。

但是1940年张自忠是什么职务?

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33集团军总司令,中将加上将军衔。

已经是相当具有咖位的了,一个集团军总司令带着3000人跑到最前线去打仗,很多师长都干不出来这事,他对名利没有什么欲望,打日本人,才是他的终极目的。

他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牺牲,所以在前往南瓜店的时候,他给自己的兄弟,副总司令冯治安写了一封信:

仰之(冯治安字)我弟如晤。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即汉水)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师和179师取得联络,即率两部与马师(即骑兵第9师),不顾一切向北之敌死拼;设若与38师和179师取不上联络,即带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

关于他为什么带着少量部队去南瓜店,笔者的问答里有详细的说明,https://m.zjurl.cn/answer/6935777237610971395/?app=news_article&app_id=13&share_ansid=6935777237610971395。

公认24位抗日名将:人如其名的抗日名将(7)

1940年5月16日,激战正烈之时,张自忠退守南瓜店山坡中间的山岗上。他看到前方伤亡惨重,把保护他的卫队都派去增援。在危急时刻,他把参谋长、顾问都支配走了。唯独张敬高参坚决不肯走。

此时,张自忠已两处负伤,刚包扎好头部,正在包扎第二处伤时,一颗子弹又洞穿了他的前胸。他说:“我不行了。你们快走!”

副官马孝堂仍坚持给他包扎。这时,有数名日本兵搜索而来,张敬用左轮手枪击毙了三四名敌兵而后牺牲。马孝堂满身是血滚到山沟里。他看见两名日本兵又向张自忠刺来,其中一名日本兵叫藤冈。

斜靠着战斗工事的张自忠,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猛然挣扎着站起身,怒目而视。

藤冈当时就被吓住了,毕竟是一个一等兵,但是随后,他将刺刀捅过去。

后面的场景就非常的壮烈了,张自忠抓住刺进身体的枪身,和这个一等兵僵持着。

从后面的军曹堂野一枪击中张自忠右腹。随后,小队长松本冲上来开枪,子弹从张自忠右额穿过。

矮小的一等兵将刺刀使劲向上挑,随后张总司令的身体轰然倒地。

此情此景,马孝堂全都看见了,看得清清楚楚。

张自忠在渡河前,于5月1日,就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看最近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 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 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要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 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1940年5月28日,重庆举行了盛大的张故上将葬礼。全国各地都先后举行了规模大小不同的追悼和公祭仪式。

张自忠身上两处被炮弹炸伤,五处子弹创伤,一处刺刀贯穿伤。

他是抗日战场上牺牲的中国军队职务和军衔最高的将领。

身后哀荣

1937年在南京,舆论抨击张自忠时,老蒋网开一面,把张打发回军中。现在,作为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战死疆场,这是开战以来的第一人。

得知丈夫殉国后,张自忠夫人李敏惠料理好家事后,绝食而死。

国民政府追封张自忠为陆军上将,将灵牌列入忠烈祠首位。

蒋介石题词:勋烈常昭。

毛主席赠词“尽忠报国”四字。

朱德、彭德怀题词:“一战捷临沂,再战捷随枣,伟哉将军精神不死;打到鸭绿江,建设新中国,责在朝野团结图存。”

张自忠殉国后,湖北省宜城县曾一度更名为自忠县。

在南漳武镇北边松柏常青的伏虎山下,也有一座张公祠。1956年人民政府曾拨款重修,内有张自忠的衣冠墓,埋的是张将军的血衣和血帽。

公认24位抗日名将:人如其名的抗日名将(8)

1982年4月16日,民政部追认张自忠为革命烈士。

2009年张自忠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张自忠的故事,和他名字一样,荩忱精神不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