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安史之乱的发生还剩十多年,诗人各自绽放,却终究走上殊途。
739年,王昌龄被贬岭南,孟浩然患了背疽,病重卧床,众多好友纷至踏来探望。这一年,杜甫和高适两个落榜青年失意之人终于在山东相遇,一拍即合。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几年之后,又会遇到一个名叫李白的人,来上一段锵锵三人行。
740年,北归的王昌龄途经襄阳看望孟浩然,临走之前还嘱咐老孟好好养病,改日一同畅饮。随后,他又一路北上,先后结识了李白、岑参。而他一走,孟浩然疾病加重,最终病逝,终年52岁。王维因公南巡途经襄阳,得知好友去世,放声痛哭,并亲自为孟浩然画像赋诗“故人不可见,汗水日东流”。世事颠簸,聚散两难,高僧寒山拾得,此刻正闭于古寺之中,“哪怕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一概忍他,让他,由他,避他”。
742年,李白在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推荐下入京,玄宗降撵相迎,被奉为“谪仙人”,属于李白的盛唐终于到来,他为了这一刻等了十多年。有人起高楼,有人封木莲。这一年,那个写下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王之涣病逝,终年55岁。
744年,狂人贺知章辞官回乡感慨,作《回乡偶书》,不久病逝,终年86岁。苦读青年岑参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中进士,这一年是值得被记录的一年。因为此时李白被赐金放还,东去洛阳寻找好友丹丘生,决心问道归隐。在这里他遇到了从山东归来的杜甫,大唐的两座顶峰终于从此相会。当时他二人也未曾想过,未来整个中华都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熠熠生辉。随后他们又遇到了高适,三个人一同畅游河南各地。
745年,李白去了齐鲁,再次碰到了杜甫,大概这一年冬天,李白打算南下,杜甫决意西去,两个人就此分别,而这一别就是永别,从此再无相见。李白孑然一身而去,杜甫却用尽了余生追赶思念。
747年,玄宗想招揽天下贤才,李林甫却操纵考试,无一人中选,落选名单中杜甫在列,李林甫逐渐权势滔天。这一年,安禄山假扮憨愚之态,哄得玄宗开心,还认了杨贵妃为母。盛唐危机四伏。
749年,久经贫困的高适终于在张九龄之弟的推举之下,谋得了一官半职,岑参担任长书记,准备跟随高仙芝出塞。人生两境,此时杜甫正四处拜谒,但总是求门无路,一家老小记寒交迫。王昌龄被贬龙标,李白写的那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信寄给了他。
750年天宝九年回看历史,此时距离安史之乱发生还有五年,一切仿佛都进入了倒数阶段。这五年间,杜甫屡试不中,困居长安,观察着朝中局势,又见战火已从边塞烧起,民不聊生,陆续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等名篇。李白日渐衰老,自从被赐金放还之后,十年间云游天下,四海漂泊,先后写下了17首《秋浦歌》,感叹世事。高适进入军幕,随军而行。王维居家守丧,半官半隐。这五年间,有人高中,有人被贬,有人出生,有人离世。高堂之上,莺歌燕舞,争成盛世,高堂之下,仿佛人间依旧斑斓,但却没有人笑得出来。诗人敏感,总是能在蛛丝马迹之中寻见匕首寒光,或许沉默,或许忧心忡忡。
755年,安禄山起兵,安史之乱爆发,盛唐在烽火之中结束,昔日镶嵌在冠的明珠瞬间碎落一地,诗人们混在其中,有人投降,有人逃难,有人被杀,各自漂泊零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