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毅 诗意家庭

小区的广场,每天最早的光临者大部分是狗狗和他们的主人。各种颜色、品种的狗狗在广场上撒欢,狗主人则聚在一起聊天。观察之下,发现不同的狗狗主人对狗狗也有不同的饲养方法和态度。从狗的身上,可以看出人性来。不同的狗主人,有完全不同的人性。

有一对夫妇,他们俩有一对狗,一只大金毛,一只白色卷毛小狗。那只大金毛已经很老了,身上的毛都粘连在一起。听人说,这是一只曾在公安服役的金毛,老了后送给普通人抚养。这对夫妇是我见过的少有的既养狗,又对狗的排泄物负责任的狗狗主人。狗排泄的时候,狗主任总是先给狗擦屁股,然后把狗粪用纸包起来,送到垃圾桶里。似他夫妇这样对公共环境负责的狗主人还有,不多,很少。

更多的人是不这么做的,任其狗狗在草地、道路、山坡上随意大小便,反正有公园的工人清扫。反正便在外面,没有便在自己家中。更是有人准备一把梳子,在蓝天下一下一下耐心地为狗梳毛,一把一把的狗毛,随意仍在地上……这些肆意将狗狗的排泄物、狗毛搞在公共场所的人,其家里一定是非常干净的。

有一五六十岁的男人,每天早晨必然牵着一条高大的哈士奇,上到山上,在一避风的地方,狗狗与主人同时坐下来。狗狗是两爪着地,挺胸面对主人。这时候,狗狗主人则会从背包里拿出自然是早就准备好的食物、水,让狗狗吃几口食物,再把水送到狗狗嘴边,狗狗喝下,然后再吃、然后再喝,循坏往复。男人认真地、精心地、爱护地照料着狗狗,狗狗心安理得地接受着这份来自人类的照料。这是一副画面,狗狗是人的朋友,人是狗狗的天使。因为人,狗狗得到了衣食无忧的高质量的生活,当然,也因为狗狗,人的生活不再寂寞、不再孤独……

有位老者,清癯的面孔、威武的身材,我怀疑他是军人出身,每天跑步的时候,步伐和速度都绝不差于年轻人。他是少见的将遛狗与锻炼分开的人。他只要出来遛狗,总是用手牵着他的那条大黄狗。有天晚上,我听他和人聊天,对方问他为什么不把狗放开,让狗撒撒欢。他说这个东西,毕竟是个畜生,你说吓着人家,或者孩子什么的,多不好,所以,我总是牵着。如这种理性的为他人着想的遛狗之人可谓有道德之人。

就如无数的狗狗如何忠于主人的故事一样,每天早晨,广场上都在上演着、证实着这种关系的无可怀疑与真实性。

但是,这种人与狗的和谐画面,常常只限于狗主人与自己豢养的狗之间,并不延伸至所有狗狗。

小区里有位狗主人,与老公是曾经单位的同事。他每天早晨带着一只哈士奇出来溜达。这只狗有一双探究的眼睛,对陌生人发出警惕的询问。我们刚搬来的时候,它看到我们,充满了警惕性。老公和其主人说话,他大概明白了这是朋友而非敌人。再看到我们,就也充满情意,有时还在我们身边稍作停留。我们便摸摸他,道一声早安,说一声你好。久而久之,我们也和这条哈士奇成朋友了。后来,发现同事早晨不再带狗出来,我们自然关心询问,有一天,他终于很难受地告诉我们,他的狗死了。然后讲了一段悲伤的故事。

早晨,大家都在广场上遛狗,这时,他的狗狗对另一条母狗产生了情感,动物之间的情欲比较简单、直接、赤裸裸,他毫不犹豫地爬上母狗的背……这种事情,大家一般都是笑笑而已。可那位母狗主人却不愿意自己的女儿与这条公狗交媾,先是吆喝,让公狗下来。全神贯注的公狗自然不肯放弃,于是,那个狗主人抡起手中的牵狗绳,朝着这条狗抽下去……在皮鞭下,公狗仍然忍痛坚持完成了自己的爱之旅,但当下来的时候,还是被这一顿鞭子抽的萎靡不振,回家就病倒,尽管治疗、尽管难受,这条哈士奇还是死去了。

我们听得睁大眼睛,说你不认识他吗?他说认识啊!我们说认识怎么还能这样对待呢,大家不是朋友,至少是邻居。同事摇头、叹气,因为狗狗的离去,他的心情也阴郁着。

每个狗主人都无限地热爱自己的狗,都能讲出一大串狗狗如何可爱、如何忠诚的故事。但是,有一点,狗主人没有意识到,正如那位老者所言,狗毕竟是畜生,狗是从狼驯化而来的,狗的前世是狼,狗是有狼性的。也因此,进化的狗感激狗主人对自己的豢养、溺爱,它们也无限地忠诚自己的主人,转过脸来,对自己的非主人,对别的人,狗是常常露出其本性、狼性来的。所以,有很多形容狗的狼性的话:狗仗人势、欺软怕硬,人模狗样、狗腿子、狗眼看人低……

有天晚上,大家都在广场玩耍,大人们在聊天,孩子们在奔跑,十分和谐的画面。狗狗也各自散落在人们中间,一条小狗,站在一个小女孩面前,忽然,它的狼性爆发了,狗眼看到这是一个柔软的生命,它朝着正在蹦跳的小女孩狂吠起来,那个大概还不到两岁,走路还不稳当的小女孩自然吓坏了,用完全超出她那个年龄的放声大喊来告诉人们她的恐惧:“妈妈——”声音直冲出来。所有人都被这喊声愣住,看过去,正在和别人聊天的母亲,我,还有别的女人都朝女孩奔过去,自然是女孩的母亲最先到,她抱起自己的女儿,连连哄着,女孩却一直在哭,狗主人走过来,一边说对不起,一边说,“它不咬人、别害怕!它不会咬你的!”

人类和狗的迷惑性(狗性与人性)(1)

它不咬人!这几乎是所有的狗主人对自己够的表扬、承诺、声明。但狗的狼性、本性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暴露出来。对小女孩狂吠的狗就是看到弱小,便暴露出本性,想欺负一次。这次狗吠对女孩会造成怎样的伤害,没有人知道。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一个春日暖暖的日子,我和丈夫去花园嗮太阳,前面走着一个女孩。穿着掐腰、大摆的花连衣裙,小丸子头高高盘起,露出雪白的脖颈。女孩大概也是被春天吸引,被花草召唤,在大自然中放松。她走步的样子如在跳舞、轻轻的摇摆,不由想起白居易的诗,云鬓花颜金步摇……我们在后面后面欣赏着女孩与春天,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忽然,一个中年女人与她的狗从后面走过来,狗跑在女人前面,跑到女孩后面的时候,女人的狗朝着女孩狂叫,女孩吓了一跳,一抖,转过头来,脸色煞白……

女人走过来,对女孩说:这狗不咬人!

女孩愤怒地反击,不咬人,吓不吓人?!

狗还在狂叫,女人冷冷地说了一句:“怕狗在家趴着,别出来!”

女孩与女人争执起来,女人根本不在意,带着狗扬长而去。女孩定定地站着,所有的好心情自然荡然无存。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商品,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价的。商品价格的高低决定商品在社会中的位置。狗的价值不同也使社会上出现一种怪现象,不再是狗仗人势,而是人仗狗势。不同的狗有不同的价格,牵着价格昂贵狗狗的人的身价自然也不凡。有个夏天的晚上,广场上人特别多,人们都走出家门在广场纳凉。这时,出来一位少妇,竟然牵着一条藏獒。大家都知道,有段时间,藏獒成为富人的标志。她牵着的是一头小藏獒,即使如此,也还是引来很多人跑过去欣赏,并询问价格。那个少妇矜持地讲着这个小藏獒的妈妈多少钱、爸爸多少钱,小藏獒多少钱,十几二十几还是三十几万的,满满的傲气满满的牛气,想来,用这种方法炫耀,不但是炫富,更是让自己出一次风头。人靠狗出风头,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了!

正是因为众多养狗者对自己的狗不咬人的信仰,而导致每年全国都有成千上万的人被狗咬伤。报纸上常常报道这种事情。偏偏被狗咬伤的都是弱势的人们,孩子、妇女、老人,狗眼看人低嘛!狗也是看客下菜碟,对弱者呲牙、称雄,对强者谄媚、恭敬。咬伤以后的赔偿、治疗是一场朝着地平线上的太阳行走的长征,能看到却很难走到……

曾经报道,一位单亲妈妈带女儿到旅顺打工,女儿却被藏獒咬伤,不知道一对母女承受怎样的痛苦和无奈……

狗既然有狼性,自然就应该规范他的狼性。让被驯化的狗性发展、发达,让其远祖的狼性收敛、消失,没有施展的余地。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的法规、规则外没有其他的办法。仅仅靠养狗人的道德水准是永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现在偏偏不是没有法规,就是有法规也得不到执行。

去美国住过一段时间,美国人也很喜欢养狗,但无论是谁,只要你的狗上街,就必须有人牵着,如果一只狗随意行走,狗的主人是要付出代价的,至少罚款是少不了的。并不是美国人道德上有多高尚,他们只是被法律法规所震慑而不敢随意放下手中的绳索而已。当狗狗可以随便便溺,随便朝人狂吠,只要没有咬人、咬伤、咬死,就没有任何后果,狗狗对人的人身安全就永远形成威胁。如今的人们都知道,这种伤害,不但是肉体的,更可能是精神上的……

养狗者与被狗吠、狗咬,甚至造成生命安全的两群人成为矛盾的对立面,成为伤害者与被伤害者敌对的双方。中间缺少的只是能被承认、被遵守、被执行的规则、规矩而已。靠任性的道德来规范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道德之存在于部分人的行为之中。其实化干戈为玉帛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只要有必须执行的规范、规则,不作为会受到惩罚即可解决这总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许,正是因为不难,便不被重视、不被重视,便久久的不能成为人们自然而然的规矩、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