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映的奇幻大片《长城》应该让很多电影人纠结,从它豆瓣评分4.9就能看出,喜欢这部电影和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占一半一半,其实《长城》的卖点除了导演张艺谋,还有演员马特·达蒙、佩德罗·帕斯卡、景甜、刘德华等中外演艺人,这部明显就是拍给外国人看到电影,其实中国元素一点没少,就是剧情有点蹩脚。

长城的真实画面 拍给外国人的长城爆冷(1)

作为一部2016年上映的国产电影,其场面的宏大与惊艳程度确实不亚于任何一部好莱坞电影,但咱们今天不看特效、不看剧情,就看看导演有没有认真地在诠释中国文化。

只有符号,没有意蕴?

《长城》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宋朝。

电影中最大的中国文化符号就是——长城。

长城的真实画面 拍给外国人的长城爆冷(2)

长城作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一个标志性的符号,常言道“不到长城非好汉”,我活了二十几年也没到过长城,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成为“好汉”。其实不仅是中国人对长城向往,外国人他也喜欢啊。

中国长城简直就是世界人民皆知,就像一个外国人如果来到中国不到长城去打个卡,那他回去肯定不好意思说自己来中国旅游了。

长城的真实画面 拍给外国人的长城爆冷(3)

除了长城,影片中还有很多中国元素。

在《长城》中,也是分正派和反派的,正派是人的阵营,是守卫长城的一只神秘队伍。

长城的真实画面 拍给外国人的长城爆冷(4)

而反派则是“怪兽”,也就是中国人熟知的饕餮,原型取自《山海经》是中国传说的四大凶兽之一。

长城的真实画面 拍给外国人的长城爆冷(5)

先说说人类阵营:

影片借鉴了中国传统武学中的“五禽戏”来设定影片中的五支军队。

(原型来自古籍《后汉书 • 方术列传 • 华佗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鹤)。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长城的真实画面 拍给外国人的长城爆冷(6)

张艺谋遵从了古代军事战争逻辑,在保留四禽的基础上进行改动,为加强远程精准打击力,将五禽戏里的“猿戏”改成了五兽军中的“鹰军”。五军各有所长,相互配合作战。

唯一让人看不下去的就是军服的颜色划分,虽然借鉴了中国画技法中的“墨分五色”。但张艺谋导演还在青、赤、黄、白、黑五色的基础上,去除掉易与云雾相混淆的白色加入紫色。看起来还是花里胡哨,让人没法严肃的看下去。

长城的真实画面 拍给外国人的长城爆冷(7)

还有最让人无语的一个中国元素——秦腔。

不是说秦腔不好的意思,只是在影片中,当无影禁军死亡后,全体将士站在长城上唱起了秦腔,当时看到这里就黑人问号了???从画面的角度看确实很美,但是逻辑上实在难以说服我。中国戏曲是元宋时代才出现的,现在的秦腔是梆子腔系统,明清之后出现在山陕交界处,虽然对于秦腔是何时出现的众说纷纭,主要是因为声腔演变到现代意义上的戏曲形式很难确定一个准确的时间。

在电影《长城》中听到秦腔,只能感觉到与其他内容并不相关,更像是为了追求一个大气磅礴的画面将秦腔生拉硬套进了电影中。

长城的真实画面 拍给外国人的长城爆冷(8)

你不能因为外国人听不懂就随便配乐,那听完秦腔皇帝还不得拿起金锄头下地干活啊。

无形中的文化传递

不过影片在有形文化符号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在传播无形的文化符号。

“我默默无闻。我不存与世。我死后,无人为我哀悼。无人为我焚香祭奠。我死后,我便荡然无存。我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无影禁军而战,为长城而战。”这是无影禁军的誓言。

长城的真实画面 拍给外国人的长城爆冷(9)

短短的一句话,浓缩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张艺谋用“信任、责任、忠诚、热血、牺牲”来阐述《长城》的主题。影片中三个外国人来中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带走“黑火药”,为了这个目的几乎要搭上一条命了,而禁军在得知他们的目的之后并没有将他们杀害,只是不愿意让他们带走火药,因为禁军只要火药的威力,用得好是造福人类,用不好就将成为祸害。爱好和平的中国人不希望火药沦为战争的武器,所以最后外国人被禁军感染,留下一起共同战胜饕餮。

长城的真实画面 拍给外国人的长城爆冷(10)

其实电影中还有很多小细节都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也肩负着传递传统文化的使命,毕竟是在国外播出,外国人可以通过这部影片对中国的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导演用特殊的影像手法向我们传递文化,通过影像的传递若能让观众看到传统文化,必然是好的,如果效果并不明显,电影也可以让我们以现代视角重新审视传统文化。

电影最后,禁军打败饕餮的场所并不在长城上,而是在皇宫中的佛塔上,也再一次的传递了佛教、道教等宗教在中国都有着悠久长远的历史。

长城的真实画面 拍给外国人的长城爆冷(11)

作家约瑟夫•贝蒂埃曾经说过:“电影,是一只对世界张开的眼睛。”

虽然《长城》传递中国文化的意图十分明显,但我们更应将传统文化根植于内心,使传统文化不仅得到传递更应得到传承。毫无疑问,《长城》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胆尝试,但中国文化的输出仅靠华丽外衣粉饰的“长城”是远远不够的。

《长城》毫不讳言是学习美国电影商业法则,希望能借鉴好莱坞完成工业体系上标准大片的生产经验,打造一部面向世界的娱乐片,很明显,演砸了。《长城》不管是面对《黑客帝国》的创新思维,还是《阿凡达》的技术革命,它从最基本的故事设定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长城的真实画面 拍给外国人的长城爆冷(12)

长城能“走出去”不等于中国文化能“走进去”。电影上映之后最大的槽点,就是没有讲述一个精彩的中国故事,只是借用了中国的元素和背景,而缺少对背景后的内容进行挖掘,仅仅是凭借华丽的外衣是很难承载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

就算是这部电影赢得了部分外国网友的好评,那也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长城的真实画面 拍给外国人的长城爆冷(13)

其实《长城》不是烂片,它只是一部平庸的好莱坞商业片。

中国电影发展这么多年,一直在票房与口碑、主流与边缘、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跌跌撞撞,不断变化。而如今中国大片更需要一座有着牢固的历史真实基础,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于一身,融叙事、表演与奇观于一体的文化长城。

长城的真实画面 拍给外国人的长城爆冷(14)

文原创,图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