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丈夫,当他身体不适的妻子需要照顾的时候,他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却义无反顾地舍小家顾大家,主动请缨担任川河村第一书记。

他,是一名父亲,当他的女儿新婚在即的时候,他却没有时间去操办一件事情,倒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

他,是一名老兵,本可选择在城里做一些轻松的工作,他却依然像热血青年一样,奔赴驻村帮扶前线,走遍了帮扶村的沟沟岔岔、山山水水。

他,就是尹本焦,镇安县应急管理局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干部。1986年10月应征入伍,2001年8月转业,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县安监局副科级干部,应急局三级主任科员。他2021年7月担任月河镇川河村驻村第一书记;2021年10月,担任月河镇八盘村驻村工作队员。他始终退伍不褪色、坚守初心使命;他始终兢兢业业、工作任劳任怨;他始终视群众如亲人、帮群众排忧解难,大家亲切地称他为“老尹”。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党员、群众心中的好干部,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2022年10月19日17时30分左右,尹本焦同志刚刚走访完脱贫户,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就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经积极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56岁。

主动请缨 当好乡村振兴的“急先锋”

2021年2月,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转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征程。而作为刚刚摘掉深度贫困帽子的镇安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党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县应急管理局作为机构改革后新组建的部门,整合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消防、防灾减灾、防汛、森林防火等11个部门的职责,工作任务繁重、人员严重不足,选谁派谁下去担任第一书记,成为摆在局党委面前的一项难题,作为军人出身的尹本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21年7月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全面启动,在妻子颈椎骨折、右手麻木,不能从事重活,无人照料;女儿大学毕业后一直待业在家的困难情况下。老尹毅然舍小家顾大家,主动请缨到月河镇川河村担任第一书记。7月20日,接到组织正式任命,他第一时间将自己的组织关系转到川河村党支部,成为了川河村乡村振兴战场上的“急先锋”。

原版铁血丹心 铁血丹心不卸甲(1)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里,老尹忙碌的身影、奔波的足迹遍及了全村6条沟12个村民小组,覆盖693户2162人。经过走访脱贫户、老党员、返乡能人,召开群众院落会、支委会,了解到川河村产业特色不明晰、基础设施有短板、企业少带动性不强等问题,他马上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商量谋划,下决心闯出一条符合川河村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

说干就干,干就干好。老尹凭着军人雷厉风行、刀下见菜的过硬作风,带领村委会一班人通宵达旦研究商量,制定出了川河村“十四五”发展规划,绘就了川河村发展的宏伟蓝图,极大地提升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他牢记“干好了是本职、干不好了是失职”的信条,严格履行第一书记工作职责,围绕“换脑子、兴产业、强基础、优环境”的工作思路,坚持支部引领、支委领办、党员示范,打造党建领航乡村振兴之路。

在川河村任职期间,他先后组织召开支委会8次,讲专题党课2次,带领支委包抓组建养殖合作社4个,发动群众种植茶叶1200亩、油菜380亩、中药材520亩,养殖猪、牛、羊等牲畜2800余头(只),争取危房改造、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项目资金24余万元,为川河村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版铁血丹心 铁血丹心不卸甲(2)

2021年10月,县委、县政府对驻村帮扶工作再次调整,县应急管理局由包扶川河村调整到八盘村,鉴于年龄原因,他不再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但依然申请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冲锋陷阵在乡村振兴工作一线,展现出了一名老党员、老军人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的“急先锋”本色。

川河村位于旬河上游,有耕地3199.8亩,林地7235亩,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作为村上驻村第一书记的老尹,上任伊始,牢记所说的: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做优做强优势产业,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针对川河村产业发展规模小、特色不明显、脱贫群众增收乏力的实际,老尹誓要以产业振兴托起乡村振兴的梦想。

围绕川河村“十四五”发展规划,他因地制宜提出了以特色茶叶为主导产业,建设五千亩标准化茶园,打造月河高山有机富硒茶基地;同时持续做大做强烤烟、板栗等传统产业,实现“一业主导、多业融合”的新发展格局。

原版铁血丹心 铁血丹心不卸甲(3)

川河村副支书陈吉鹏看着满山的茶园红着眼圈说:“老尹走了,但是老尹主导发展的茶园给我们留下了满山的财富,特别是县上已经将川河茶园建设纳入了全县茶叶产业的发展规划,川河村茶叶迎来了好前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担任八盘村工作队员期间,他常想,在川河村还有很多驻村梦想尚未实现,凭着军人的倔强、执着精神,老尹决定继续在八盘村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延续他产业富民的梦想。

凭借着他在川河村积累的驻村工作经验,及时摸清了八盘村的产业发展现状,明确了产业发展思路。八盘村植被茂盛,土质良好,十分适宜中药材生长。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八盘村招商引入东北一家企业发展北五味子基地200余亩,由于管理人员变动、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企业破产、基地无人管护、土地租金无着落,矛盾纠纷不断。面对这一棘手难题,老尹认为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一方面积极对接企业了解运营状况和意愿,一方面通过自己的人脉广泛开展招商工作,寻找愿意接手项目的投资商。老尹反反复复跑遍了镇柞药材种植企业,一次又一次的联系对接省内知名药业,饿了吃完桶泡面,渴了就喝口凉水,嗓子哑了就比划手势,然而一时间没有找到好下家,但是丝毫没有动摇他盘活这个企业的信心与决心。

原版铁血丹心 铁血丹心不卸甲(4)

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统筹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同时始终在寻找合作企业。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陕西千草堂中药材公司邹总的交谈过程中,发现邹总对八盘村五味子种植基地颇感兴趣,老尹抓住一线希望就不放手,多次邀请邹总实地考察,软磨硬泡,磨破了嘴皮,经过反复磋商一月之久,邹总终于被老尹的执著与真诚感动,达成了转让协议。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厂房建设用地手续迟迟办理不到位,导致园区建设停工,老尹急得焦头烂额,他主动邀请局领导陪着企业一同到县审批局、资源局办理用地手续,硬是凭着一股“事不办成誓不休”的狠劲儿,感动了主管部门,最终使八盘五味子示范园项目落地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厂房主体建设和原有的200亩五味子基地改造提升,新发展基地50余亩。

老尹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始终念念不忘走访发现的八盘村二组脱贫户张水平,他今年34岁,人精灵、勤快,有头脑,有思路,家中有三个劳动力,由于疫情原因无法外出务工,家庭收入大幅缩减。老尹结合自己在川河对烤烟产业的了解,他邀请县特产中心以及镇烟站专业人员到八盘村实地调研,自掏腰包进行土壤化验,证实了二组朱家山200余亩闲置坡地非常适宜烤烟种植,于是老尹主动找到张水平商量,鼓励张水平率先在八盘发展烤烟40余亩,从而改写了八盘村土地不适宜种烤烟历史,开启了八盘村烤烟发展新篇章。

“尹大哥,我遇到急事了……我家烤烟炉子开关一启动就跳闸了,这可咋办啊!”老尹突然接到张水平的紧急电话,原来张水平建烟炉用电的变压器容量太小,只能满足居民生活用电,烤烟炉子无法正常运行。这可急坏了张水平,老尹一边安慰他,一边赶快联系第一书记和村支部书记,找到供电所,寻求解决张水平烤烟炉子运行时电压不足问题。在老尹的斡旋下,电压不足问题得到了解决。

谈起老尹,张水平激动地说:“我今年种烤烟多亏了老尹,烤烟毛收入达到20多万,这是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我要把烤烟继续种下去,带动大家一起种烤烟共同致富,才能对得起老尹的一片苦心。”

在老尹的大力推动下,八盘板栗、核桃、魔芋、养蜂等老产业持续提质增效,新发展的北五味子、烤烟、苍术等产业势头良好,群众的收入稳步提升。八盘村脱贫户人均收入13095元,较之2021年同比增长17%;重点监测户人均收入11340元,较之2021年同比增长14%。这些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无不凝聚着老尹的心血和汗水。

抢抓机遇 当好山水乡村的“美容师”

八盘村是月河镇林山面积最大的村,也是曾经的贫困村,全村仅有一条建成多年的通村水泥路,产业路一直是制约群众增收的最大瓶颈,特别是四组产业路还是土路,一下连阴雨车就进不来,铜洞沟的千亩板栗运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群众意见大。老尹到四组入户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心里十分纠结。他赶紧找到村支书老田第一书记老刘商量,建议赶快想办法硬化四组产业路,不然四组群众收入是个大问题。老尹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共同认可,在老尹的积极奔走下联合村“两委”制定了具体的施工方案,他首先回到单位向领导申请支援,得到了5万元帮扶资金。随后,老尹又主动出击,不厌其烦3次到县交通部门进行协调对接,又争取到产业路项目建设资金60余万元。虽然大部分资金有了着落,但经过预算,尚有20余万元资金缺口。让他愁眉不展,寝食难安。经过反复权衡,他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试试,找到村里一家停产多年的矿山企业寻求支持,在他苦口婆心的央求下,企业表示愿意提供施工机械,帮助平整路基,老尹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下,铜洞沟的产业路轰轰烈烈地修建起来,在老尹的督促下四组产业路历时两个月建成并投入使用,50余吨板栗顺利走向市场,实现产值40余万元,35户群众户均增收4000余元。四组群众曹和平怀着悲恸的心情说:“老尹为了这条路操了不少心,出了不少力,连我们一碗饭都没吃上,我还准备请他好好喝一顿······”

今年入夏以来,持续数月的高温少雨,八盘村旱情非常严峻,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片长或直接到村委会反映用水困难,得知这一重要情况后,老尹不等不靠,只身一人戴上草帽,顶着烈日,走遍了三个组210户群众,经过连续多日的实地踏勘,发现有78户320人是由于饮水管道老化、主管道过细等原因导致供水不足。在把准“病根”后,老尹开始积极行动,他多次到镇上、县上水利部门进行对接,通过逐级报告申请,争取到水管6000米,积极动员群众投工投劳,通过50余天连续奋战,78户群众用水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

八盘村村支书田厚宽哽咽的说:“老尹始终保留着军人爱干净、讲卫生的好习惯,每天都起得早,沿着村子转一圈,发现乱堆乱放等问题就及时组织清理,现在村子干净整洁多了,多希望老尹能再回来看看啊。”

自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以来,八盘村共排查封存自建危房3户8间,拆除公路沿线乱搭简易房4处,争取路灯82盏。老尹经常孤身一人到组入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组村民李世第为了方便牲口饲料转运,在村道旁边为转运三轮车搭建了简易棚,影响了村道通行且不美观,老尹发现这一问题后,多数上门劝导李世第拆除违建,但其态度蛮横,不愿意拆除违建,老尹不愠不火、耐心细致地进行疏导,并自费购买米面油上门劝说,李世第被老尹执着诚恳的工作态度打动,自己主动拆除违建。

如今,一条条平坦的大道,通到了家门口;一管管清澈的山泉,流到了农家院;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照亮群众的生活,八盘村越来越漂亮、干净、整洁,群众的幸福指数愈来愈高了。

心系民生 当好群众冷暖“贴心人”

川河川支部书记刘传海说:“老尹这个人非常可靠,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安危始终放在心间”。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去年“8·20”洪灾期间,他对辖区存在安全隐患的群众始终放心不下,主动要求值班值守,在凌晨1点得知川河村村民周传兵、周传军、刘方华3家屋后突发严重泥石流灾害,14人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不顾个人安危,摸黑冒着大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迅速组织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区域,确保受灾群众脱离了危险,他才松了一口气。

事后,村民周传兵拉着老尹的手颤巍巍说:“尹书记,您我们的大救命恩人,要不是您我们都没命了,您是我们的好书记啊!”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老尹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面对信访积案,他毫不退缩。2021年7月一到川河村当第一书记,就接到一个烫手的大山芋。村民王炳凤反映她家的退耕土地登记的2亩地与实际退耕7亩多地不符、补贴资金不对等的问题后,别人劝他不要管,告诫他这是一户老上访户,是给自己找麻烦。

但是老尹说:“群众的事情就是最大的事情,我们干部不管谁来管?”他多方走访核实,了解到王炳凤反映情况属实,随后多次与镇村和农业局协商,将未退耕的5亩多地原原本本重新登记到册。

“老书记您是个大好人啊,要不是您帮忙,我每年就少拿几百元的补助呐”。听闻老尹走了,王炳凤逢人边抹眼泪边哭诉地说。

老尹每到一处都坚持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在八盘村,他始终紧盯群众信访问题,在得知陈学华等22户农户因手续不完善未拿到2万余亩林地的林权证,无法享受生态补偿金这一问题之后,他高度重视,认为这不是一件小事,必须稳妥处理,化解好积案。于是,他通过入户大走访全面了解事情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又到县自然资源局提取了当年22户群众的林改资料,反复召开群众小组会充分听取意见,最终讨论无异议后进行层层公示,老尹与不动产登记中心联系对接,让这22户群众在今年8月份终于拿到了期待已久的林权证,获得了相应的补偿金。

作为驻村工作队员,他坚持每周遍访重点监测户及脱贫户,在遍访时了解到八盘村二组村民贺升扬因常年在矿山务工,2022年查出患上尘肺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后,他心急如焚,因为贺升扬是这4口之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妻子因病早逝、女儿智力低下、女婿肢体四级残疾、外甥女还在东川九年一贯制学校八年级读书,家庭突遭变故、十分困难。老尹本焦走访知晓后,立即按照程序申请纳入监测户,落实相关帮扶措施。通过老尹的努力,目前已落实贺升扬全家B类低保、为其女婿落实了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位,让原本“被生活压低了头”的贺升扬找到了生活的盼头和希望。

作为基层干部,老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疫情防控重大责任,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面对群众疫苗接种,他身穿红马甲、手握大喇叭,走村入户,积极宣传,对不戴口罩的群众积极提醒佩戴,对未接种疫苗的群众加大动员,对不愿意接种的群众细心劝导,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联系车辆实施接送,八盘村疫苗接种率达99%以上,在他的办公桌上还放着全村核酸采集登记册和上门采集登记册,在他心中始终有着一本民情、民生、民心明白账。

11月3日,镇安县委作出决定,追授尹本焦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号召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尹本焦同志为榜样,向尹本焦同志学习。

老尹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身影却永远留在镇安的青山绿水间、留在群众的心中,他的先进事迹激励着全县党员干部,他的精神光芒永远照耀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承诺,他用自己的信念坚守了初心,他用自己的执著彰显了使命,他用自己的铁血丹心谱写了新时代驻村干部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乡村振兴之歌。

(陈风军 黎宗福 张水生)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