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篇便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南宋朱熹云:“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三纲领”由此而来。

大学中的四纲领指的是(大学中的三纲领)(1)

明明德

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固有的善性发挥出来。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

前一个“明”为动词,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善性。

任何人都有禀受于天,至灵而不污染的本性,它能够与天地相沟通。

人类与生俱来便有灵明的德性,现在要加以彰明,使之自觉。人之行善避恶,有内在本然的基础。道德实践的价值是由内而发的,人性是向善的。

《大学》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所以,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发扬人的善性。

大学中的四纲领指的是(大学中的三纲领)(2)

亲民

“亲民”,就是推己及人,是指在明晓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后,帮助其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使他们同样能够达到与自己同样心灵纯洁的境界。

觉悟“明明德”此一天生能力之后,就须“亲民”,“亲者新也,日新又新”,使自己无时无刻不在行善之途上前进。

儒家向来主张修己是为了安人的,因此,大学教育的第二个目的就是“亲民”。

大学中的四纲领指的是(大学中的三纲领)(3)

《大学》的“三纲领”是从“明明德”到“亲民”到“止于至善”这样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到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达到德政礼教目的的施教主张。

我不是尚书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本文由学国学网(lexueguoxue)发布

大学中的四纲领指的是(大学中的三纲领)(4)

【学国学网】一个有视角的国学传播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