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香港的街头,炮声隆隆,流弹飞过,不停地发出尖锐刺耳的叫嚣。路上的行人惊慌失措,人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奔跑着。

一位年轻人,手里拎着一袋食物,逆着人流朝一家医院方向拼命地跑去。

他气喘吁吁地推开一间病房的房门。病床上躺着一位憔悴的女子,他是来照顾她的。

萧红女作家个人资料(萧红鲁迅爱徒文学洛神)(1)

图|《黄金时代》剧照

她叫萧红,30岁,作家,才华横溢,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鲁迅称她为:

“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男子名叫骆宾基,25岁。他是萧红弟弟的朋友,也是一位作家。

他崇拜她、尊重她。

萧红女作家个人资料(萧红鲁迅爱徒文学洛神)(2)

图|太平洋战争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所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已经所剩无几,萧红的丈夫端木蕻良也离开了她。

临走的时候,他嘱托骆宾基照顾病中的萧红。

而天妒英才,此时的萧红已经在浑然不觉中,向她生命的尽头一步步走近……

1、叛逆

1911年,黑龙江省呼兰县,萧红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她原名张乃莹。

萧红是家中的长女,下面有4个弟弟。母亲在她8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娶了继母。和大多数的继母一样,萧红的继母对她不可能有多少关爱。

父亲在外做行政官员,因工作繁忙,对萧红也比较冷漠。

小萧红最大的保护伞就是爷爷,爷爷对萧红喜欢到溺爱。爷孙俩在自家里的后花园里嬉戏玩耍,无拘无束。种花养鱼的田园式生活,治愈了萧红的整个童年。萧红说:

萧红女作家个人资料(萧红鲁迅爱徒文学洛神)(3)

图|萧红故居雕塑:萧红和爷爷

“祖父非常的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了祖父便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

可是,祖父总归要老去。萧红18岁那年,祖父离世。萧红与最爱自己的人,阴阳两隔。她感到,在这个冷漠的家庭,再也没有可以留恋的人了。

萧红女作家个人资料(萧红鲁迅爱徒文学洛神)(4)

图|小时候的萧红

18岁的女孩,在父亲眼里,是到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他给萧红包办了一门亲事。萧红不同意,她只想继续读书。

为了抵制包办婚姻,她效仿“娜拉”,离家出走。但是,她却不是独自出走,而是和已婚的表哥陆哲舜私奔。

很快,“私奔”宣告失败,俩人被家人双双“抓”回家中。萧红经历了情感生活中的第一个没有担当、临阵脱逃的男人。

萧红女作家个人资料(萧红鲁迅爱徒文学洛神)(5)

图|萧红画像

萧红私奔的“壮举”,让家族“蒙羞”。父亲丢了工作,弟弟在学校被别人唾骂,不得不转学。她自己也被父亲连夜送到了乡下的大伯家。

叛逆的少女在大伯家看到一些不平等的事情,忍不住“评头论足”、“指手画脚”,让大伯十分反感。双方关系一度紧张。

1930年,萧红19岁,渴望读书和自由的她,再次离家出走,去了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附属女子中学读高中。

此时,父亲对这个叛逆的“不肖”女已经失望透顶。他断了女儿的经济来源。萧红的生活陷入了困顿。

1931年1月,学校放寒假,萧红不得不回到呼兰的家中。飞出去的小鸟,终于主动回来了,父亲岂能放过她。

于是,萧红被父亲软禁在家中。

寒假结束,萧红又从家里逃了了出来,再次去北平的学校读书。

萧红一次次对家庭的“背叛”之举,让父亲彻底断了对她的经济支持,她再次面临穷困的窘境。

2、同居

正当萧红前途迷茫,一筹莫展的时候,她的那位包办婚姻的订婚对象汪恩甲突然出现在萧红的面前。

汪恩甲,原来是家乡做了一名小学老师。他来到北平,找到萧红后,两人双双停止了工作和学业。一起离开北平,回到了离家乡较近的哈尔滨

他们在东兴顺旅馆住下,过起了同居生活。

萧红女作家个人资料(萧红鲁迅爱徒文学洛神)(6)

图|萧红

7个月很快过去,汪恩甲的浪荡公子的习气也在萧红面前暴露无遗。他整天游手好闲,还吸食鸦片。

随后,他们欠下600多元旅馆费,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困难当前,汪恩甲抛下身怀六甲的萧红,一去不回。

萧红成了旅馆老板的人质,被赶到了一间堆放杂物的仓库,被人看守起来。预备等到她生下孩子后,就把她卖到妓院抵债。

此时,萧红再次感受到男人的绝情。

不知道,倔强的萧红是否后悔过当初对自己父亲和家庭的背叛?殊不知,相较于没有责任的所谓“爱人”,有血缘纽带的亲情反而显得可靠得多。

萧红女作家个人资料(萧红鲁迅爱徒文学洛神)(7)

图|萧红

可惜,涉世未深的萧红只看到了父亲的冷漠,却看不到汪恩甲的无情。

3、虐恋

在被当成“人质”的日子里,萧红每天写作画画,苦苦煎熬。聪明的她忽然想到了自救的方法,她给当时的《国际协报》的主编写了一封求救信。

随后,她生命中,对她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萧军

萧军在《国际协报》工作,被派去看望萧红。当他看到眼前这位挺着大肚子的落魄女子,他震惊了。当他又看到萧红写在墙壁上的诗词时,他惊叹她的才华,折服她的魅力。

他爱上了萧红,尽管她是一名怀着别的男人孩子的孕妇。

萧红在自己如此潦倒之际,无疑又以为自己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他们双双坠入爱河。

萧红女作家个人资料(萧红鲁迅爱徒文学洛神)(8)

图|萧红和萧军

萧军知道她巨额欠款后,虽然自己也是身无分文,他还有毅然决然地表示要营救萧红。他说:

"她是我见过最美丽的女子,也许是全世界最美丽的人,我必须不惜一切牺牲和代价拯救她。”

后来 ,哈尔滨发洪水,城市被淹,旅馆老板逃难去了。萧军找来一条小船,把萧红救了出来。

随后,暂住在报社主编的家中。很快,到了萧红分娩的日子,他们没钱请医生,一身武功的萧军逼着医院的医生给萧红助产。孩子出生后,萧红把他送了人。

那段日子,二萧虽然生活穷困到俩人共吃一块面包,几乎到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程度。但是,他们彼此相爱、抱团取暖。痛,并快乐着。

萧红女作家个人资料(萧红鲁迅爱徒文学洛神)(9)

图|萧红画像

岁月一天天地往前走着,曙光依稀可见。不久,萧军找到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给一个小男孩教授武功。从此,他们有了稍微稳定的收入,也不再居无定所。

可惜,萧军的“花心”开始逐渐露出水面,他和他学生的姐姐很快有了暧昧之情,萧红看在眼里,默默忍受着。

萧红在父亲面前越是倔强,在爱人面前越是卑微。可能她太爱萧军,亦或她认为曾萧军救自己于水火,有恩于自己。总之,对于萧军的第一次出轨,她选择了忍让。

萧红女作家个人资料(萧红鲁迅爱徒文学洛神)(10)

图|萧军

出轨,如同家暴一样,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之后,萧军并没有丝毫收敛,二萧之间的感情开始摇摇欲坠。

后来,他们来到了上海,认识了鲁迅先生。鲁迅给他们,特别是萧红的文学创作水平予以了高度的评价。如师如父的鲁迅还给萧红的《生死场》写了序,高度评价道:

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彼时,萧红的文学事业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也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如果,那时的萧红能从情感的漩涡里振作起来,真正做到经济独立,情感独立,相信她的人生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可是,萧红还是那个深陷情爱的小女子,她受困于和萧军的情感纠葛,不能自拔。萧军不仅出轨,还对她家暴。但,她就是离不开他。

萧红女作家个人资料(萧红鲁迅爱徒文学洛神)(11)

图||二萧

或许是常年的漂泊,给她带来的不安全感过于强烈,即便自己的能力已经越来越强,她也不能做到独善其身。

为了疗伤,萧红听朋友劝告,独自东渡日本。虽然,过去之后,暂时对萧军的不堪往事眼不见、心不烦,但她依然无法克制对萧军的思念,只好通过一封封的信笺寄托相思。

寂寞的出国时光,在同在日本的一位女性朋友的陪伴下,过得也还闲适悠悠。她给萧军写信说道:

“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是在笼子里过的。

萧红女作家个人资料(萧红鲁迅爱徒文学洛神)(12)

图|萧红

此时的她,终于摆脱了之前一直困扰着她的居无定所、饥寒交迫的日子。

但是,随着日本的唯一的一位女性朋友的回国,以及恩师鲁迅先生逝世的消息的传来,萧红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的悲伤和寂寞,她决定立刻回国。

回国后,她又发现萧军出轨的事实,而且出轨对象居然是她的闺蜜,那位在日本陪伴过她的女性朋友。

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萧红决定和萧军分手。至此,他们才终于发现对方都不适合自己。

在萧军的眼中:

“她(萧红)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

而萧军之于萧红,却有着不同的感触,她说:

“我爱萧军,今天还爱。他是个优秀的小说家,在思想上是个同志,又一同在患难中挣扎过来的,可是做他的妻子却太痛苦了。 ”

萧红女作家个人资料(萧红鲁迅爱徒文学洛神)(13)

图|二萧

这段痛苦的感情终于结束,及时止损,对大家都好。可是,分手之时,萧红却又怀上了萧军的娃。

上帝造人真的是不公平,男人可以只享受性爱的愉悦,而女人却偏要承受性爱的后果。

不得不说,发明避孕方式的人的伟大,他们简直是女性的福音。

萧红女作家个人资料(萧红鲁迅爱徒文学洛神)(14)

图|“避孕”

可是,萧红却2次怀孕,2次遭罪。身心一次次地遭受着摧残。

丁玲曾说:

“萧红不会长寿。”

也许,从那时起,萧红的悲情人生已经逐渐有了不祥的色彩。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4、人妻

和萧军分手后,萧红很快又投入到另外一个男人的怀抱,他叫端木蕻良,是萧军的朋友。经济困难的时候,3个人曾经同时挤在一张床上。

端木蕻良欣赏萧红的才华,看不惯萧军对她的怠慢和欺骗。逐渐由欣赏、同情上升到爱情。在那个兵荒马乱、炮火连天的岁月里,人与人之间或许很容易亲近,也很容易疏离。

萧红怀着萧军的孩子和端木蕻良在武汉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这是她第二次怀着一个男人的孩子投奔另一个男人。

婚礼的仪式虽然简单,但那却是萧红人生的第一次婚礼,第一次真正拥有了合法妻子的称号。

萧红感觉自己仿佛是一篮子不再新鲜的蔬菜,终于有人愿意收留。她已经疲惫不堪,只想有一个静静的港湾让自己停靠。

婚礼上,萧红平静地说道:

“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

萧红女作家个人资料(萧红鲁迅爱徒文学洛神)(15)

图|端木蕻良

但,萧红婚后的生活,却并不幸福。

生下了萧军的孩子后,孩子就夭折了。

后来,夫妻二人后逃难到香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端木蕻良抛下病重的萧红,一去不回。萧红生命中的又一个“汪恩甲”出现了。

5、魂断

常年的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加之曾经的爱人的一个个离去,让萧红的身心已经再也没有力量去与那个世界抗争。

她罹患了肺结核,却被庸医误诊为喉瘤而错动了喉管,手术致使萧红无法饮食,身体日渐衰弱。

1942年1月22日,悲情才女萧红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年仅31岁。

弥留之际,她在纸上写下: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在萧红短暂生命的最后44天,陪伴她的是她弟弟的朋友骆宾基。后来,他写下《萧红小传》纪念这位文学“洛神”。

萧红女作家个人资料(萧红鲁迅爱徒文学洛神)(16)

图|骆宾基

萧红的文学天赋有目共睹,她为我们留下的文学作品,堪称瑰宝。

可是,她的人生悲剧,读来实在令人痛彻心扉。

后人对她的情感经历,褒贬不一,有同情,有唾弃。我只能说,我没有资格去评说。那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女性的哀歌,萧红说:

“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

萧红女作家个人资料(萧红鲁迅爱徒文学洛神)(17)

图|《娜拉出走》剧照

易卜生的《娜拉出走》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一代知识女性,其中,有利也有弊。少女时期的萧红,在一定程度上,无疑是深受其害的。

因为,它只告诉我们娜拉“出走”了,可是,她摔门而去之后,戏剧舞台的大幕就拉上来。它却没有告诉我们出走之后,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稿 ,文中说道: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什么才是女性意识的真正觉醒?这个问题,直到今天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关注@妮言呢语借文字感知似水流年,用温度感恩你我遇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