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父亲是山、父亲是天。可我的父亲却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我对他的怀念却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的父亲出生在浙江绍兴的农村,家有四兄弟二姐妹,他是父母的长子,当年因为家境贫寒很小就跟着叔伯在船上学营生,数年后为了躲避国民党抓壮丁,更为了谋求生活的出路,他义无反顾的领着二个弟弟从老家出来闯荡江湖,一路来到了桐乡。

父亲他的个子不高约一米六几,黝黑的皮肤映衬出一张五官端正的脸厐,虽然贫穷让他缺失了文化,但他自强自立不卑不亢,以忠厚善良,诚实守信为本色,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异地他乡站稳了脚扎下了根,然后就有了我们的家有了我。

怀念我父亲(怀念我的父亲)(1)

我小时候的家就在这大树下

有人说:摇船、打铁、磨豆腐是世上最苦的行当。又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可怜我的父亲入行时才十一岁,他那里知道人生可以有多种选择,但在那个年代只要能养活自己就算是本事,自从踏上了甲板,他就把自己的一辈子交给了它。

严冬酷暑四季轮回,摇船撑船,在纤道上背纤是船上最苦最重的活,肩上背着承重的纤绳在逆水中行舟,冬日冰天雪地里迊着凛冽的寒风,夏天顶着似火的骄阳挥汗如雨,高温下的夜晚,船仓内似蒸笼烤箱无法靠近,船仓外有蚊虫的侵扰又难以入睡。这炼狱般的劳作与生活,父亲熬过了整整半个世纪,历尽了人间的沧桑与磨难。

怀念我父亲(怀念我的父亲)(2)

父亲他很节俭又很自律,虽然赚的辛苦钱不算少,但他身上穿的衣服都是经母亲之手补丁叠补丁,每天吃的三顿,就酒下饭的菜只有小鱼小虾螺丝,难得有点晕星就是鸡冠油或者猪头肉猪下水什么的,虽然黄酒是他的最爱,但他从来不会多喝,一天二顿半斤一餐,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嗜好,平时也不会多花一分钱。

他经常对我们说:钱不能有多少花多少,要为自己以后的日子多打算。前半夜为自己着想,后半夜要为别人着想。这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们受益匪浅。

我的祖父母和小叔他们一直住在绍兴老家

怀念我父亲(怀念我的父亲)(3)

虽然父亲早早就离开了家,但他从不忘孝顺和赡养父母、照顾兄弟姐妹是他的责任,每个月拿到工资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我哥帮他去邮局往老家寄钱,后来我哥工作了就由二姐接替,长此以往雷打不动,当然二个叔叔也与父亲一样,共同承担着赡养父母的责任。

从小在我们心里父亲是个大孝子,是个好兄长,老家的大事小情包括三个弟弟的成家立业都有他不惜的付出,平时兄弟之间的关系挺好,三家妯娌的关系也很好,记得每年除夕的那顿年夜饭特别有意思,因三家离的不远,大年三十由三位父亲各领一二个儿子轮流到各家的饭桌上坐上一会吃上几口唠上几句,这象征着三个家庭本是同根生的血缘亲情。

小时候父亲常领着我们去看望祖父母,记得绍兴老家的旁边有轨道,因为我们自己这边没有铁路,所以我觉得特别新奇,去老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趴在窗口看火车开过。

老家有青山绿水,有干干净净的青石板路,男人戴着毡帽摇着乌蓬船,女人穿着大襟衫留着长辫子,绍兴人的方言更是特别好听,在我的记忆里老家是个好地方,它还有许多不为我知的故事。

怀念我父亲(怀念我的父亲)(4)

有时候父亲也会把祖父母接回桐乡,老人会在三个儿子家轮流住些日子,这里儿孙满堂,十个孙子五个孙女真可谓人丁兴旺,老人在此能享受到实足的天伦之乐。

我家的生活十分穷困,父母原本生过八个孩子,但其中三个都因病没钱医治而半途夭折,只留下一儿四女,父亲每月工资五六十元除了给我母亲三十元,多下的既要自己生活还要赡养父母和以备不时之需,母亲的钱要开销全家的生活和所有的费用,每月捉禁见衬,碰到事情不得不向邻居东借西凑,生活实在难以为继,母亲不得不忍痛把11个月大的三姐送给了别人。

记得我七岁那年生病了,上吐下泻高烧不退,母亲要给我看病买药,但实在没钱,于是和父亲商量想让他推迟寄钱回家,可父亲断然拒绝,说什么也不同意,为此二人还大吵了一架。结果还是母亲向邻居借了钱给我看的病,父亲照旧按时寄钱,当时我们都觉得父亲他太不顾自己的家了。

直到我们长大了才理解父亲的做法是对的,因为在家的老父母眼巴巴的等他寄钱回去,如果做大哥的带头违反规矩,老父母的生活就没了依靠和保障,因为那时每家的生活都很困难。但做儿女赡养和孝顺父母是天职,是没有商量的余地。

我是家中最小的一个,从小就乖巧听话,知道父亲回来,就会早早的帮他把酒买好了,还把酒给他满上,阿爹阿爹的与他絮叨个不停(绍兴人管父亲叫阿爹),所以父亲格外宠爱我,他会给我每天一分每月三毛的零花钱,哥姐们都没有,所以他们要嫉妒我。绍兴人重男轻女的观念重,父亲对儿子是很偏爱,但他对我们三个女儿也很疼爱,称我们为大囡二囡小囡,而且也从来不会对我们发脾气。

怀念我父亲(怀念我的父亲)(5)

父亲平时话不多,但他很喜欢唱戏,没事的时候高兴了总能听到他用假嗓子在低声的唱绍兴高调,我喜欢听他唱,自己也喜欢唱,也许这就是遗传吧。

自从五六年公私合营后,父亲的船并入了嘉兴航快站(现在更名为嘉兴航运公司)就此他成了航快站的正式职工,工作稳定了,一个月也能休息几天,在假期里他会帮助母亲料理家务,挑水劈柴做煤球样样都干。

七0年二姐插队落户在农村,父亲不仅每月省下钱来贴补她,逢休息还经常会去乡下看望她关心她。在我们的心中,他是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好父亲。

七一年我初中毕业分配了工作,父亲很开心的说:我小囡要寻钞票了,临走他嘱咐我说“到了厂里自己的工作一定要管牢”就是这句普普通通的实在话,让我受用了一辈子。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父亲的品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

记得我在车间工作期间父亲的船经常来石门装货缷货,然后他会提着我喜欢吃的嘉兴香糕来看我,因为他头戴毡帽开口绍兴话,在车间门口找我通常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师傅们经常拿我开玩笑,但我也不会在乎。

多年以后因为我在当地成了家,父亲退休了还常常会来石门看望我,但在他七十三四岁那年得了脑梗,刚开始还不严重,自己还可以来往我家,但最后一次来我家却给我的心里留下了永远的痛。

那次来石门是我哥送他到码头的,可住了一晚上他非得要回去了,而且说走就要走怎么都留不住,我连请假都来不及,所以只能打电话给我哥,告诉他父亲到站的时间让他去接一下,可是后来我哥来电话说没接到父亲,当时我就懵了,赶紧去码头问但没人知道,紧接着我们开始了分头寻找。

据分析和判断,我们一行沿着京杭大运河的洑院新生方向寻找,一路上在二姐喋喋不休的责怪和埋怨声中,我知道祸是我惹,但悔时已晚,深深的自责和焦虑让我感到非常难受,不知道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但就是不见父亲的踪影。

此时天色已晚,正在我们不知所措之时,幂幂之中让我们意外的发现了他,他坐在洑院庙智一条小河边的桥硐上,见此我们急切的叫唤着“阿爹阿爹”待他满含泪水木纳的转过身来的一刹那,我们看到了他脸上的伤和身上的泥,他那无助的眼光如同见了救兵一般注视着我们说:你们来了啊……顿时我们的眼泪夺眶而出。

写到这里在我的眼前就清淅的浮现出当年的那一幕,让我心情特别沉重,再次体会到了对父亲的愧疚,任凭自己的泪水一遍遍的流淌。

怀念我父亲(怀念我的父亲)(6)

往后几年,父亲的老年痴呆症越来越重了,经常要走到外面去但又忘回家的路,无数次的走失,无数次的摔得头破血流,吃尽了苦头受尽了折磨,九一年的冬天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虽然时光已过去了三十多年,但在这么多年的平日里,父亲时常会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想起他前半辈子所历经的艰辛和不易;想起他到了晚年还遭受那么多苦痛和折磨;想起他为了抚养我们省吃俭用一辈子;想起他还没等我给他享福……

在“父亲节”到来的日子里,为寄托我对父亲的怀念我真想放声唱一首歌:

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怀念我父亲(怀念我的父亲)(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