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之死

有一次,孙权曾派使者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来提亲,关羽不但拒绝了这门婚事,而且还辱骂了使者,孙权气的牙痒痒。

后来,关羽率军在樊城与曹仁对峙,曹操先是派于禁增援,没有想到的是,于禁命不好,他命中不缺水,却赶上了连绵的大雨,大军被淹,于禁就这样投降了。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1)

而后,曹操派人说服孙权偷袭关羽后方,此外,南郡太守靡芳和将军士仁一直都怨恨关羽,因为关羽压根瞧不上这两个人,一直不受待见,关羽出兵以后,靡芳、士仁虽然出了不少物资,但出力出的少,关羽要惩罚他们,二人惶恐,再加上孙权引诱,便暗通孙权。

曹操又派了一个有能耐的大将徐晃来增援曹仁,关羽率军回撤,才知晓孙权已占据江陵,而且抓了关羽和将士们的全家老小,军队溃散,孙权派人截击关羽,在临沮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马忠将关羽及其儿子关平斩首。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2)

张飞之死

张飞的死大家可能感到很可惜,因为他不是死在战场,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可以说他的死有些窝囊,据三国志载,刘备在征讨东吴的时候,张飞正准备率一万人马,由阆中出发,将要到江州与刘备的大军会合。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3)

可是,万万令张飞没有想到的是,张飞的大军在出发之前,他的帐前将领张达和范强对张飞下了黑手,提着张将军的人头,坐着船顺江而下投靠孙权去了。刘备得知张飞的都督有奏表传来,就哀叹道:“唉l张飞死了。”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4)

二人的死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被自己人陷害,关羽因为靡芳和士仁与孙权暗通,最后无家可归,无人援救。张飞更是被自己的帐前将领张达和范强直接弄死。而两个人在性格上却恰恰相反:关羽对待士兵很好,却瞧不上士大夫们,显得很是傲慢;而张飞则尊敬有名望和地位的人,但对士兵很严苛,也不体恤下属和百姓,刘备曾经就告诫过张飞:“你杀戮太多,对自己的将士又太苛刻,他们常在你左右,祸患迟早要来。”张飞听而不改,最终酿成大祸。不禁感叹,如果二人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定会活得久远。

邓艾之死

邓艾,字士载,义阳人,位于今河南新野县。其父早丧,邓艾便成了孤儿,后举家迁到汝南,以放牛为生。他做过都尉学士,因为口吃,所以未能任职主管文书的官吏。他每次看到山川河流,总是筹划安置军营的之地,当时的人都嘲笑他。邓艾后来被派遣到京师呈报事务,司马懿认为他与众不同,于是给他升了官。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5)

当时朝廷正想储备粮食,派邓艾巡视,邓艾开凿河渠,不仅可引水灌溉农田,也开通了水上运输粮道。此前,每次大军出征,运粮士兵所占比例甚高,耗资巨大,负担繁重,自从开凿拓宽粮道后,每逢战事,军用物资和粮食都供给充足。

而后,邓艾出兵,他从阴平取道,凿开山岭修筑桥梁栈道,山高谷深,路途艰险,邓艾和将士们用毛毡把自己包裹起来,滚下山坡,邓艾大军从天而降,于是,大败蜀军,刘禅献上印玺,请求投降。朝廷赞赏邓艾:即使是白起攻破楚国,韩信攻克赵国,周亚夫平七国之乱,也无法与邓艾的功勋相比。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6)

然而,邓艾向司马文王上书:“应该优待刘禅以劝降孙休,安抚蜀地民众,让吴人前来归顺。应该封刘禅为扶风王,封他的儿子为公侯,这样吴国就会因为畏惧朝廷的雄威,感念朝廷的恩德,顺应形势而归顺了。”

司马文王回告邓艾:“凡事应当等待朝廷答复,不应擅自行动。”

邓艾再次上书:“我受命出征,奉行朝廷指示,我认为这是合乎时势的权宜之策。现在蜀国已归顺,如果等待朝廷的命令,道路往返,必将延缓时间。《春秋》中曾说过,大夫离开了边境,对有利国家的事情,是可以擅自做出决断的。”钟会等人上报说邓艾是抗命叛逆,朝廷于是下诏将邓艾用囚车押解回京。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7)

邓艾父子被关押后,钟会到达成都,先遣送邓艾的囚车回京,然后发动叛乱。然则,钟会被杀,邓艾本营的将士追上囚车,把邓艾迎了回来。卫灌怕事情败露,派田续率兵至绵竹夜袭邓艾,杀死邓艾、邓忠父子,至此邓艾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8)

邓艾其余在洛阳的儿子也全部被杀,邓艾的妻子和孙子也被流放至西域。一代名将就这样家族没落。

写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了历史上还有一个人的命运与邓艾相似,那就是受后人景仰的岳飞,岳爷爷,心里莫名的有些失落!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9)

刘备怒鞭督邮

读过三国演义的伙伴们都知道,在第二回有一段张飞怒鞭督邮的戏,电视剧演的也很是精彩,让人看也很是过瘾。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10)

话说,张飞喝了点闷酒,正好路过馆驿,有几十个老人在门前痛哭,得知督邮欲害刘公,飞大怒,入馆驿奔后堂,揪住督邮的头发,将他扯出来绑在了马桩上,抽打两腿,一连打折柳条十多支,最后还是刘备把张飞劝住了。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11)

而据三国志记载,打督邮的并不是张飞,而是刘备自己打的。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汉灵帝末年,黄巾起义大规模爆发,朝廷措手不及,兵源不够,于是各州郡开始组织义兵,也就是自愿兵,来镇压各地的黄巾军,刘备率领他的兵跟随校尉邹靖讨伐黄巾军,刘备立了功,升了官,官职是安喜尉。

突然有一天,督邮因公事来到刘备的地盘,刘备想见一见这位督邮大人,毕竟多认识点人,尤其是官场上的人,日后对自己有利。可万万没想到,刘备这一去求见,督邮是一点面子也不给,门都不让进,这下把刘备气的,丢了面子怎么能行?刘备何许人也,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虽然年代远了点,但确实祖上有威名,当过皇帝,风光无限,再加上刘备的祖父刘雄当过县令,刘备的父亲刘弘也在州郡任过职,这真是打刘备的脸啊,不出点事才怪了。于是气的刘备径直闯进去,直接把督邮捆了起来,打了两百杖,并解下丝带,这丝带是系官印用的,牢牢的拴住了督邮的大脖子,然后把他绑在了马桩上,刘备也自知脱不了干系,一不做二不休,官也不做了,就这样自己弃官逃走了。

督邮当初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在这乱世当中,到人家地盘还充大哥,这下惨了,丢了面子不说,差点小命都没了。

魏延讨诸葛亮厌

小魏两次卖主,单纯的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来说,诸葛亮到底为何对魏延有成见,从演义表面上看,诸葛亮说魏延脑后长着反骨,日久必反,所以,诸葛亮一见到魏延却喝令刀斧手将他推出斩首。

难道一开始诸葛亮看不出魏延的文韬武略吗?相反,诸葛亮一开始便看出魏延有魄力,武艺出众,且具谋略,但诸葛亮正是担心魏延日久翅膀硬了难以控制。因为魏延虽然救了黄忠,但他初反襄阳,再献长沙,杀了自己旧主韩玄,魏延做的这一切表面看来为了正义,为了刘备,但细细想来,他是为了自己,他看出关羽武功,黄忠都难以与之匹敌,轮到自己上阵,恐怕被关羽打败,到时也是一死,再者,凭魏延的智慧,韩玄败于刘备是必然,等败了再降,恐有好果,他思来想去,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借着救黄忠的由头,借用黄忠的人品收复人心,杀主献城。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心知,倘若自己在一日,魏延可控,一旦自己不在了,魏延却是祸端,诸葛亮想的长远,开始要斩魏延时,恰恰是想让刘备为其求情,这样可施恩于魏延,使得魏延念其恩情,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起反心。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12)

小魏傲气冲天,小魏在《三国演义》中出场出得相当霸气侧漏,:时刘备落难,带领百姓往投襄阳,遭到拒绝,身在城内的无名小卒魏延轮刀杀了守将,迎刘备进城,但刘备未进城,两人未曾见面。之后,小魏紧赶慢赶,赶在了刘备攻长沙前头,然后再反旧主,献城于刘备,小魏知道自己生是刘备的人,死是刘备的魂,必须要建功再投,要不感觉自己脸面挂不住啊,诸葛亮给小魏贴了个“反”的标签也就不奇怪了。

小魏虽然是个不安份的人,他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一副心高气傲的模样,那种目中无人的架势不输关羽,这个愣头青,最大的优点就是看到时机,当机立断,决不犹豫,军事谋略尤其出众,在蜀中缺乏人才的条件下,小魏是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人,小魏心直口快,有时让人看了蛮可爱,他的这种恃才傲物的姿态在襄阳遭到了刘综的压制,在长沙受到了韩玄的排斥,到了刘备这里,以为找到靠山,他做梦也没想到,刘备这里,原来诸葛亮说了算,在刘备活着的时侯,魏延度过了他人生最好的一段时光,他屡建战功,名声远播,威震敌胆,地位崇高,仅次于五虎将之下。诸葛亮心里是佩服小魏的,只是他不能表现出来,要不然小魏这斯不得上天啊,孟获两次被小魏所擒,足以证明小魏可堪大用。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13)

诸葛亮六出祁山时,每每把他派到艰苦卓绝的地方去,打恶敌,打顽敌,打大敌。诸葛亮重用魏延,魏延也为其所用,但两人的矛盾没有消失,诸葛亮首出祁山时,沿陇右平坦大路进军,魏延提出了不同的方案,让他率精兵五千,从秦岭抄小路直取长安,诸葛亮领大军接应,诸葛亮心想,你指挥我还是我指挥你?诸葛亮嗤之以鼻,对小魏挑战他的权威非常反感。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14)

小魏孤家寡人,《三国志魏延传》说:魏延勇猛过人,治军有方,善于驾驭士兵,性情高傲,众人都避让三分。但杨仪为了建立威严,对他一步不让,两人势同水火,关系搞得很僵,诸葛亮死前,将领军回蜀的大权交给了杨仪,让魏延断后,并留下了解决魏延的锦囊妙计。魏延不服,他想代诸葛亮统军,继续伐魏,他带兵出击杨仪,欲夺取兵权,被诸葛亮安排的马岱从背后偷袭击杀。小魏到死都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这种死法其实干脆利落,对于他来说算是一种幸福吧!但苦的是他的家人,被杨仪夷灭了三族。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15)

小魏输就输在没有建立自己的团队,没有笼络人心,到生死关头没人肯维护他,就连与他征战多年的马岱兄弟也不念其恩,当然,要说马岱是诸葛亮特意安排的间谍,那么,这么多年也应该被反间吧?小魏真应该低调些、谦虚谨慎些啊!

自我陶醉的袁绍

要提到咱们鼎鼎大名的袁盟主,那真是无人不晓,无人不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令人哭不得、笑不得的大人物。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16)

我们的袁大盟主,那真是前三国各种雄中数一数二的了不起的人物,从表象看,无论模样还是气派,那真是别的枭雄比不了的,再看看他后面做的事,那真叫个庸夫本质,气得让人直咬牙。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17)

四世三公士族之后,出身那真是没的说,用现在的话来讲,酷屁了,当然了,做个官不在话下,在当时的官场上说话办事好使。再来看看他干过啥大事,这第一件确实表现果敢决绝,配合何进诛杀宦官,本来这事干的不错,没想到袁大盟主这个愣头青,不问青红皂白干死二干多人,殃及无辜上千人。

再瞧瞧袁大盟主又干了啥?我们的袁大盟主也是有脾气的,他看不惯董卓,这心里憋屈,气的甩胳膊就走。这举动真是霸气侧漏,旁人干不出这事来,总之,袁大盟主必须拿出气势来:我最强,我谁都不怕。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18)

离家出走之后,我们的袁大盟主靠着自己在外的威名和仪表堂堂的外表,还有为人谦和的性格,不少人都前来投附,大家也想借他的威名干点事。逐渐成了领头的,至此,袁大盟主诞生了。各路诸侯云集靡下,威风凛凛,自己看着心里都美滋滋的,看着整齐的大军,那叫一个“嗨”啊。没想到董卓集团有个伍琼,识破了袁大盟主: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果然,不出伍琼所料,联盟分崩瓦解,讨董失败。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19)

再看看袁大盟主之后又干了多少荒唐事?袁大盟主本有机会迎汉献帝回来,可是他犹犹豫豫的,结果被曹操抢了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他肠子都悔青了。还有,曹操追着刘备打,他小儿子生病,没了方寸,说啥也肯不出兵,坐失消灭曹操的良机。还有呢,袁大盟主和曹操会战于官渡,他外宽内忌,百万大军心不如一,被他管的乌烟瘴气,真乃一群乌合之众,一败涂地。败后,他本来可以养精蓄锐,卷土重来,但迫不及待又和曹操干了一架,想挣回点面子,结果重蹈覆辙,吐血身亡。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20)

袁大盟主接班人整的也是乱七八糟,他偏爱袁尚,临终废长立幼。导致人心不和,三个儿子先后被曹操吞掉,他真是要死了,也不忘再干一件荒唐事。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21)

袁大盟主失败的最大原因是,不识人,不识己,他和曹操在少年时就一块玩,居然不了解鬼精鬼精的曹操,和曹操比,真是个傻大个儿,智商低下的主,能不败吗?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22)

猛将张辽

张辽乃东汉末期一员猛将,字文远,雁门郡马邑县(今山西朔县)人。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23)

张辽先是跟随丁原,后依附董卓,再后投奔了吕布,曹操进攻下坯,打败吕布,张辽率部下投降。跟随曹操后,他屡立战功,曹操死后,张辽依然战功显著,文帝派张辽和曹休平定孙权大军,当时张辽带病出征,孙权十分恐惧张辽,并告诫众将军说:“张辽虽然有病,但依然勇不可当,一定要小心。”,果不其然,张辽和众将打败孙权将领吕范。而后,张辽病情加重,死于江都,文帝流泪,追封为刚侯。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24)

据《三国志》:张辽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可见张辽是聂壹的后代,为躲避仇家而改变了姓氏。那么聂壹又到底是什么人呢?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25)

史料记载,聂壹是汉武帝时期雁门马邑地区的富商,《史记》称“聂翁壹”,他是“马邑之谋”的发动者,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

由于聂壹经商于边境一带,聂壹对对匈奴十分熟悉,他也十分担心匈奴对自己生意的影响,于是,他大胆的奉命以自身作饵,亲到匈奴军中诈降,单于贪利,相信聂壹能够取下马邑长吏之头,单于未曾想到聂壹其实只是找了一个替死鬼而已,便起兵攻马邑。而汉武帝早已经派出五路人马数十万大军在马邑设伏,其中这五位将军中就有一位是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

眼看匈奴大军已经入瓮,谁料敏感的单于发现路上不见一人,起了疑心。在攻下一个小据点之后抓了一名尉史,单于才恍然大悟,于是悄然退兵,“马邑之谋”失败,西汉大军无功而返,此计也功亏一篑。此次,李广也感到很遗憾,没能痛痛快快地与匈奴大军交手。

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人物盘点)(26)

这些人物你喜欢哪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