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说老实人要学会这几点(老实人必须掌握的心机)(1)

鬼谷子讲的“外亲而内疏者,说内”,是什么意思呢?

道理简单也不简单。说简单是因为,从字面上就能理解意思,对于表面亲近,内心疏远的人,要发力结交他的内心。

说不简单是因为,道理都懂,可是怎么结交呢?如果恰巧你不知道,不妨琢磨一下这三个字:

投名状!

在如今的世道,利益就像万金油一样,仿佛可以解释所有事情。

实则不然。人跟人的关系亲疏远近,并不能纯粹靠利益来衡量,毕竟当风险足够大时,人是可以选择放弃利益自保的。所以,如何“永结同心”呢?

相比于获得收益,人们更害怕遭受损失。

说起投名状,相信大家马上会想起电影:《投名状》。

电影里的庞青云、赵二虎,姜武阳的誓言真是荡气回肠:纳投名状,结兄弟谊,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依。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

不过,如果你感动得热泪盈眶,仅仅品出了一个“义”字,那你还是别在江湖上混了,义气虽然听起来好听,但根本不值钱,靠不住。所以在电影里,三位主角则是选择各杀一名外人,然后歃血为盟。

人心险恶,掌握了兄弟的秘密就等于掌握了兄弟的把柄。我知你深浅,你知我长短。我有你把柄,你有我把柄。你有资本坑我,我也有资本坑你。

如此,兄弟的感情就深了!

鬼谷子说老实人要学会这几点(老实人必须掌握的心机)(2)

什么是投名状呢?

投名状在古代常见于社团组织用于增强团体内聚力的方式。某人为了表达对个人或组织的忠心,以暗黑行为做保证(投名状)而赢得加入团体的机会。

通俗地说,就是献出一份表忠心的契约。

“投名状”这个词源于《水浒传》,跟“豹子头”林冲有关系,他被逼上梁山时,一开始也是小单纯。当王伦提出要“投名状”时,林冲还真以为就是写几行字就行。

书中的林冲说道:“小人颇识几字,乞纸笔来便写”。

王伦笑着解释道:“是教你下山去杀得一个人,将头献纳,他便无疑心,这个便谓之投名状。”

林冲想推诿。王伦丝毫不给他机会,限定三天为期,否则“只得休怪”。林冲迫于无奈只得答应。结果遇到了旗鼓相当的杨志。再后来,晁盖上山,王伦怎么也没想到,林冲把自己给“咔嚓”了,向晁盖纳了投名状。

这才得到了梁山新势力的信任。

电影《投名状》里有一段独白:他后来向我说,他不相信投名状。我问那你信什么?他说他相信二哥,还有我。

你看,人就是这么虚伪。嘴上都是兄弟义气,暗地里还不是相互防备,互相算计?

如果,我们再往深了想,其实投名状的背后,就是主动或被动向别人出卖自己的秘密,进而获取他人信任的行为。因为,背叛了别人,就相当于背叛了自己。

有人说这是一种契约精神,投名状相当于把自己卖给了一个组织或者个人,是一种买卖契约。签了之后还要履行职责,没有退路,他们只能努力为这个组织卖命,纵然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因为把柄在别人手里,也只能硬着头皮选择服从。

当然了,或许“投名状”是假的,是文人墨客杜撰的。但是你觉得投名状的逻辑也是假的吗?

首先我们明确一点,向上爬的资源是稀缺的,如果你想受到提拔,除了要解决自己的能力问题以外,最需要解决的是信任问题,于是纳投名状就是最好的选择方式之一。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江湖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比如,职场江湖,职场人想获取他人的信任就需要加杠杆,也就是用自己的隐私和秘密抵押,提前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机遇。这是一场人性的考验,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妥协。我们假想一个场景:

某一天,小明受邀去了老板的私人会所,发现公司高层在做某一个灰色游戏。老板的秘书说:你也来一起吧!小明到底参与还是不参与?

不参与,就会被立即开除。参与,就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遇,而代价就是被人抓住了把柄,从此再不自由,日后想出去就是痴人说梦了!

这一招“上屋抽梯”之计,你真的能游刃有余地应付吗?一个人想加入一个组织,纳投名状是为了让组织认可自己的信仰和忠诚的表现。反过来,组织也可以用“投名状”来约束参与者,防止他们的背叛。

鬼谷子说老实人要学会这几点(老实人必须掌握的心机)(3)

是的,衡量人跟人的关系亲疏,并不是一口一个“兄弟”。

“兄弟”这个词就跟大街上有人叫你“帅哥”、“美女”一样,根本不值钱。

因此,通常衡量的标准是:你到底知晓对方内心里的多少秘密,对方又知道你的多少秘密!两个人关系的深浅,取决于分享秘密的深浅。

或许,最后能维系兄弟关系的,不是感情,而是兄弟间不能说的秘密!

当然了,对于这些行为,阿信是极度反对的,我只不过是在解读封建糟粕,让各位道友感受到现实的美好。在如今的时代,“投名状”那一套早已经过时,是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的。

本文由鬼谷道创始人,研究鬼谷子智慧的民间手艺人鬼谷信原创,鬼谷信讲透鬼谷子,助你人生少走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