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晚风暮雨

邓世昌,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县人,甲午战争期间任北洋水师“致远”号巡洋舰管带。

邓世昌怎么壮烈殉国(清廷下令不准效仿)(1)

邓世昌

1890年,李鸿童来到位于威海的北洋舰队基地,看到邓世昌麾下海军训练得力,亲笔写奏折请求朝廷授予邓世昌“噶尔萨巴图鲁勇士”封号和三代一品的封典,得到批准。

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爆发,在日军舰队的围攻之下,“致远”号严重受损,甚至出现倾斜,而且炮弹都已经打光。

邓世昌对士兵们说:“我等为国从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今日能为国捐躯此生之大幸矣”说完命令大副开足马力全速撞向日军“吉野”号战舰。

邓世昌怎么壮烈殉国(清廷下令不准效仿)(2)

不幸的是,军舰遭敌人炮火击中鱼雷管爆炸而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00余人一起壮烈殉国。

噩耗传到北京,光绪皇帝垂泪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挽联,并追封邓世昌为“太子少保”,谥号“壮节公”,入祀京师昭忠祠,并亲笔撰写祭文、碑文各一篇。

光绪还下诏赐给邓母一块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

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称:“……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

邓世昌为国捐躯,是民族英雄,得到清廷的高度褒奖和抚恤在情理之中,但邓世昌牺牲之后不久,清廷就下令禁止全体海军官兵效仿邓世昌。

邓世昌怎么壮烈殉国(清廷下令不准效仿)(3)

丁汝昌

这道命令看上去似乎不近人情,但结合当时清朝的实际情况来看,却是非常合情合理,而且极其有必要的!

这道命令出自另一位民族英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之手,《清史稿》记载:“……汝昌鉴世昌之死,虑诸将以轻生为烈,因定海军惩劝章程,李鸿章上之,著为令。”

丁汝昌认为:战争中,只要管代(舰长)尽全力作战,即使军舰被敌人击沉,管代也应该想尽一切办法逃生,而不是和军舰共存亡。

邓世昌牺牲后,丁汝昌担心其他管代效仿,紧急制定海军惩处章程,从制度上杜绝为管代为军舰殉葬的行为。

邓世昌怎么壮烈殉国(清廷下令不准效仿)(4)

对丁汝昌的提议,李鸿章深以为然,上奏皇帝,立即施行,得到光绪批准。

为何无论背负卖国贼骂名的李鸿章、民族英雄丁汝昌,还是光绪皇帝,都认为邓世昌的行为不应该效仿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当时清朝培养一位海军军官太难了!

在当时的清朝,陆军军官无需就读军校,就能带兵作战,至于士兵就更容易了,派发了武器和服装,简单训练,就可以送到战场上打仗了。

与陆军相比,海军的专业性要复杂和高深得多,海军军官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实践,才能具有作战能力。

邓世昌怎么壮烈殉国(清廷下令不准效仿)(5)

清朝先后建立了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广东水师学堂等多所海军学校。

海军学校开设的课程,一部分以欧洲国家为蓝本,一部分为根据国情自创。

比如:天津水师学堂有驾驶、管轮两个专业,分为内堂(理论)课、外场(实践)课两部分。

驾驶专业内堂课有国文、英文、数学、代数、几何、平弧三角、立体几何、天文、驾驶、海上测绘、丈量学、静重学、水重学等;外场课有陆军兵操、枪炮法理、弹药及引信法理、信号、升桅操练等。

管轮专业内堂课有国文、英文、数学、代数、几何、三角、立体几何、物理、化学、静重学、水重学、汽学、力学、锅炉学、桥梁学、制图学、轮机全书、煤质学、手艺工作学、鱼雷学等,外场课与驾驶班基本上相同。

这些五花八门的课程,不要说一百多年前的清末,就是放到今天,也足以让不少学生头疼吧?

邓世昌怎么壮烈殉国(清廷下令不准效仿)(6)

由此可见,清朝培养一位海军军官实属不易,而培养一名像邓世昌这样出类拔萃的军官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光绪皇帝、李鸿章、丁汝昌才会明令禁止海军军官为军舰殉葬,通过制度为国家保留下人才。

参考资料:《清史稿·丁汝昌传》、王恩溥·《谈谈六十三年前的体育运动》、《洋务运动时期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