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字端己,晚唐著名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生活着的晚唐,那已经是一个“缠绵病榻”的唐王朝,战火纷飞,群雄四起,帝国落日尚有一抹余晖。

韦庄十首最好诗(韦庄的一首菩萨蛮)(1)

01

韦庄,是苏州刺史韦应物的第四世孙,不过到了他这一辈,早已经家道中落,他父母早亡,家境贫寒,自己虽有才名,却也是屡试不第,在黄巢起义的动乱中,颠沛流离,年近六十才考中进士,说得好听点,可谓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说得难听点,就是被命运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好在韦庄这个人有足够富足和坚强的内心,六十多岁被四川节度使王建赏识,任为掌书记,之后乱世群雄逐鹿,王建顺势而为,自立前蜀,古稀之年的韦庄被任命为宰相。前蜀大部分制度条文,出自韦庄之手,三年之后,七十五岁的韦庄在成都花林坊逝世,谥号“文靖”。

韦庄的一生其实很励志呀,大半辈子漂泊潦倒,他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一蹶不振,在六十岁后用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大器晚成!在古稀之年走上人生巅峰时刻,这一生,沧海桑田,他终究还是没有辜负自己。

韦庄与温庭筠皆是“花间词派”的鼻祖,合称为“温韦”,词风清丽,善用白描手法,与温庭筠纯粹的“闺阁离愁别绪”相比,韦庄在写离情别绪之中,更多了一些家国情怀,这也是他在动荡局势中,对流离家园的百姓的同情以及对故国的深切思念。

02

韦庄在流落他乡之时,写了五首《菩萨蛮》,我们来看一下韦庄的这首《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洛阳,是个让人觉得美丽、温暖的地方。洛阳牡丹,绝世芳华,名花倾城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自唐朝女皇武则天当政,定都洛阳,从此洛阳便与唐王朝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洛阳带着政治色彩,不仅仅是一个赏花怡情的地方了。

韦庄十首最好诗(韦庄的一首菩萨蛮)(2)

洛阳还是个出才子的地方,西晋左思作《三都赋》风行一时,洛阳城里的人争相传抄,致使洛阳之纸供不应求,纸价飞涨,造成“洛阳纸贵”的局面,可见《三都赋》的风靡程度。潘岳的《西征赋》里写道“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贾谊是西汉时期的大才子,当然也是洛阳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而韦庄自己,洛阳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早年寓居洛阳,曾在这里写下《秦妇吟》,一举成名,获得“秦妇吟秀才”的美称,当然也称得上“洛阳才子”。

在这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洛阳城中,春回大地,阳光暖融融的,定是一番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景象。可是我,却独在异乡,在他乡垂垂老矣。

中国人自古以来安土重迁,并且讲究叶落归根。屈原《九章·涉江》中说道:“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狐狸和鸟儿都如此依恋故乡,有何况是人呢?

可此时的韦庄,漂泊他乡,风雨飘摇,也许这辈子也只能老死他乡了,怎能不让人悲从中来?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韦庄十首最好诗(韦庄的一首菩萨蛮)(3)

洛阳城中,魏王堤上,柳树成荫,郁郁葱葱,想到曾经在那里与你共游的时光,往事如梦似幻,此时心绪凄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晖对残阳,忆君君不知。

春水如天碧,桃花朵朵开,我这边也正是春光明媚、鸳鸯交颈戏水之时,看着这春意浓浓之景,我却不能与你共赏,夕阳西下,凝目看着最后一抹余晖,我在深深的思念着你,你可知道?

03

这首词,是真美。景美,情美,意境美,韦庄的思念也是凄美的。

词的一开头,“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连用两个“洛阳”,极大地让洛阳城刷了存在感,回忆魏王堤的美景,再看眼前成都景色,依然很美,可是同样的美景,不同的地点,心情也大不相同了。

成都春景,自然是美的。杜甫有诗“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韦庄另一首词里也写到“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逐风流”,春光融融,本应该是慵懒闲适,男女互诉衷情的时节,可是没能回到故乡的我,见不到你的我,这一切繁花似锦,不过是虚度而已!

韦庄十首最好诗(韦庄的一首菩萨蛮)(4)

韦庄这个时候,可能已经在成都了,不然也不会有这繁花似锦的春光美景,也不会有这份缅怀过去的空暇,可正是因为再次看见这春日美景,更是勾起了他对故乡的那个她的思念。

“忆君君不知”,很值得玩味,韦庄念念不忘的,也许是那个红袖添香的佳人,也许是他心中最深沉的故国,洛阳后来都归了后梁,韦庄是再也没有机会回去了,他心里的唐王朝,也回不去了!

韦庄的人生虽然多舛,但终究也算是没有枉费,文人做到了宰相之位,也算是赢得了生前身后名,若还有遗憾,那便是洛阳才子老死他乡,再也回不到洛阳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