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某次聊天时,朋友不经意间提及“中国人都讲究中庸”,颇有不屑之意。笔者随后问道,那你可知中庸的具体含义吗?对方答曰:估计是差不多就行了,不偏不倚呗。

中庸的最高境界(听来平平无奇的)(1)

笔者当时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如果两千多年来为精英阶层所推崇的道德标准仅仅满足于这般见识的话,那谁都可以做到,孔夫子又谈何“圣人”呢?

ps:《中庸》原文出自《礼记》第三十一篇,文体类似《论语》,是一本弟子记载老师言行的书,在漫长的传承中或许有遗漏或者篡改,但思想依旧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朋友的回答代表了绝大多数国人对“中庸”的认知,一方面望文生义,因为“中”,所以“庸”,不像个褒义词,其他则来自以讹传讹的误解,即朱熹所言之“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显然是个笑话,哪里找得到绝对意义上的“中”?一张白纸有吗?宇宙有吗?又哪里会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不易)?唯有变化本身吧!

打个比方,用CAD软件画的圆圈的确有一个中心,但那只存在于虚拟世界。我们手绘的就不行,谁都不敢说圆规没有纳米级的偏移,手也一直在轻微的抖,哪怕形成一个无限接近1的0.999... ...那也依然不会是1。同理,再怎么调整也画不出另一个同样的圆了。

中庸的最高境界(听来平平无奇的)(2)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用根本就找不到的“中”和“庸”作为行为准则,朱熹的解释就是一句废话,真成和稀泥了,想来被孔子视作最高德行(其至矣乎)的“中庸”必定没这么肤浅。

“慎独”与“和而不流”:孔子眼中的“中庸”

历史之所以会留给朱熹犯傻的机会,在于孔子从未做过详细的定义,故而笔者也不敢僭越,唯有浅谈其表象。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是《中庸》的开篇之语: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显然,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而“道”则是前者的延伸,我们要吃饭、穿衣,以及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本性所决定。但身为文明社会的一份子,这些东西的获取绝大多数时候都不会来自明抢,而是遵循社会普世价值观前提的正常获取,也就是“教”。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别人看不到的时候,我们还有必要讲究“教”吗?

中庸的最高境界(听来平平无奇的)(3)

孔子提出了“慎独”的概念,他认为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而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君子慎其独),身为“人”所要面对的不止是社会的要求,更要直面自己的内心。

在《菊花与刀》中,鲁思·本尼迪克特深刻分析日本人独特的“耻文化”,他们固执地认为没有被发现就不算犯错,不承认就是不算实锤,所以时常搞出掩耳盗铃的笑话。他们将中华文化学了个通透,唯独放弃了最基本的操守,算不得好学生。

中庸的最高境界(听来平平无奇的)(4)

▲出了问题再谢罪,似乎是日本人的一贯作风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孔子显然更加强调“君子”内心的操守,所谓“和而不流”,在于人格独立而不偏不倚,不管是国家政治清明亦或是晦暗,都必须做到不改初衷,才是强大的!

总之,“慎独”与“和而不流”是“中庸”的具体表现,诚然包含了朱熹所言的不偏不倚,但孔子所言的中立并非是善恶或对错之间的权衡,那究竟是什么呢?

允执厥中:“中庸”的进阶版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大禹谟》

这段晦涩的文字来自于《尚书》,舜帝在“禅让”之前将执政多年的心得浓缩成十六字传给了继任者大禹。

“人心”代指人的原始欲望,即孔子所言的“率性”和老子说的“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比如物欲、情欲和对名利的追求,皆建立在自我的核心之上。

中庸的最高境界(听来平平无奇的)(5)

“道心”则可以理解为普世价值观的道德层面要求,这是人社会属性的体现,即孔子的“修道”和老子的“天道”。

放纵“人心”必然危害社会稳定,而“道心”始终违背了认知本性,故而容易陷入“微”的境地,二者互相矛盾和排斥,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故而舜帝说,身为帝王要精纯专一(惟精惟一)地保持“允执厥中”的状态, “允”有“诚实”和“公平、得当”的意思,“执”是“坚持”,“厥中”是“其中”的意思。“道心”并不代表高尚,而是要承认人性存在的前提,将欲望保持在适度的范围之内,既不能放纵,更不能压抑,这个“中”就是“人心”和“道心”的平衡点,也就是“不偏不倚”的中点。

中庸的最高境界(听来平平无奇的)(6)

▲故宫中和殿

这个说法其实跟孔子差不多,却更加清晰明了,无可反驳。这句话也是华夏传统文化中的“十六字真言”,南怀瑾先生说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生命科学和认知科学的中心,中国文化的道统,包括了儒家、道家,甚至于后来从印度进入的佛家文化都在内,原理都在于此。

总之,“中庸”并未要求“君子”做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也强调了“道心”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进步中的意义,合情合理之余,也成为了几千年来精英阶层所推崇备至和身体力行的处世修身原则,是真正的大智慧。


“中庸”如此高大上,然而在发明者孔子的认知中竟如同传说,谁都做不到,最多是尽力而为罢了。

有中庸之道,无中庸之人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孔子认为,因为此状态过于高妙,所以一般人都只能行“中庸”之事,却到达不了“中庸”的境界,因为要保持这种状态实在是太难了(鲜能久矣),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来。

中庸的最高境界(听来平平无奇的)(7)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通俗点解释一下这段话,“中庸”不能实行的原因在于智者往往聪明过头而喜欢自以为是,愚者则完全不能理解;而之所以不能被弘扬,在于贤者往往用力过猛,变成了作秀,而“不肖者”又能谈什么道德呢?

故而在孔子看来,“中庸”虽好,却如同一个无理数,人们能够在“修道”中无限接近,却始终找不出一个典范来作为模板,不管是舜帝还是他最欣赏的颜回。

孔子一生都在维护者岌岌可危的礼乐制度,然而现实所见莫过于礼崩乐坏和人心不古,“中庸”也似乎是一种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之所以对齐桓管仲们大加赞扬,在于远古传说的圣人之外,他们就是秉承“中庸”的典范:争霸是“人心”的诉求,尊王攘夷则既是“道心”的体现。

中庸的最高境界(听来平平无奇的)(8)

▲尊王攘夷的背后,都藏着一颗勃勃的野心

他也知道,霸主们的“道心”只是满足“人心”欲望的手段,言行甚至接近于作秀,却不得不做出妥协并默认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争霸行为。而现实中,他又不得不面对“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社会现实--彼时鲁国的三桓、齐国的田氏和晋国的六卿都已经完成了对国君的架空。

世道总是这般令人无能为力,仿佛找不到真正的“中庸”,但我(孔子)还是要坚持下去。

道不远人:如何去接近“中庸”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君子素其位而行。

首先,“中庸”能够实现并不取决于条件如何,孔子认为,践道形同走远路和登高,必须从近处和低处开始,哪怕只是兄弟和睦、夫妻恩爱或家庭美满这些事情都是“中庸”的体现,眼高手低的做派其实已经偏离了“中庸”的要求。不管是富贵、贫贱甚至夷狄的身份,都要行在当下,不妨碍个人对道的追求。

中庸的最高境界(听来平平无奇的)(9)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第二,孔子认为,“诚”是“中庸”的前提。这种与生俱来的品质不必努力就能达到,不必思考就能获得,却在现实当中屡屡被遗忘,却忘了唯有保持住“诚”才能从容不迫地契合天道法则,也就是圣人。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第三,要尊重现实的环境,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践行“中庸”知道,如果忽略当下而盲目复古,就必然会招惹灾祸,既然夏代和殷商的礼仪都已经接近失传,他们的好处都只存在与传说当中,所以我(孔子)选择了周礼并用作日常。

中庸的最高境界(听来平平无奇的)(10)

总之,“中庸”也非遥不可期,不管是贩夫走卒亦或是帝王将相,身份并不是他们践道中庸的前提或障碍,心中有追求,“道”就不会遥远。


有赖于孔子的归纳,“中庸”成为了后世两千多年知识分子阶层的安身立命之道,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在满足“人心”的同时不忘对“道心”的恪守,“舍生取义”随之成为了国人的普世价值观,中华民族也得以在精神层面上远胜于其他民族。

我想,“中庸”的高贵品质,时至今日仍然根植于每个国人的血液中。

结语一:“中庸”的现实意义

中国人从来不是为了一个人活着,从来不是为了这辈子活着,中国人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既为过去的人活着,又为将来的人活着的民族。

中庸的最高境界(听来平平无奇的)(11)

在逐渐走向曙光的新冠阻击战中,我们看到了不辞劳苦的钟南山院士、解决医护人员后顾之忧的快递小哥和一声令下从四面八方支援武汉的各地医疗队。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对“道心”的恪守,至于“人心”,谁都有七情六欲、后顾之忧,不过被“道心”所遮掩罢了。

与文天祥、于谦等人的追求一致,这些人不知不觉中都履行了骨子里的“中庸”,哪怕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

中庸的最高境界(听来平平无奇的)(12)

▲良知是道心,避害是人心

在日常生活中,“中庸”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职场上你是选择不择手段的勾心斗角,还是脚踏实地做成绩?考试中你愿意凭实力放手一搏,还是投机取巧呢?倒在马路边的老太太你该不该扶?身为学者当专注于学问还是头衔和利益?“人心”和“道心”的争斗贯穿着人生。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孔子还告诉我们,射箭不上靶,那一定是自身的欠缺,而不能怪靶子是歪的。而当我们诅咒这个不公平的世界时,是否有想过自己的“道心”可还稳?

结语二:鸡汤、至理和感悟的区别

前天就有同行笑我写的是鸡汤,最受编辑喜欢的网络体,笔者当时就反问,那你的又如何呢?他说可以分为论述体、叙述体和散文体。

面对这样形容挑衅的话,笔者付之一笑:一个行为乖张的人,不可能拥有其文章里体现出来的见识和思想,引经据典、下笔千言的能力也必定与他无缘,其所谓的某某体,在洒家看来不如叫论文缩写体更加合适,哪怕没有明火执仗地抄袭,也只是一个毫无思想的搬砖派。

中庸的最高境界(听来平平无奇的)(13)

▲笔者文章的截图

我的文章都有一堆评论,这个不叫鸡汤,而是感悟。区别在于前者是被人强行灌下的,所以有毒,后者则是个人的体会,放在文章里只是诉说感想,寻求共鸣,而非对他人指手画脚。

至少,那么多厚古非今的感悟,可以视作原创的证明吧。

孔子的“中庸”则是至理,从来不因人而异,也不会随时代发展而过期。笔者喜欢先秦,在于先哲们有足够的智慧来启迪后人的思想火花,不管是失意还是得志,骄傲还是低调,开心或者抑郁,都可以在典籍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中庸的最高境界(听来平平无奇的)(14)

可以忽略我的感悟,被某位“名师”煮好的《论语》鸡汤也可以不喝,我们却不可以放松自己对至理的追求,唯有亲身读一读古人的智慧,方能够形成专属的感悟,进而指导言行。

如果实在记不得那么多,那就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人心”和“道心”的平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