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早期的战场(超概括广播剧史)(1)

广播剧早期的战场(超概括广播剧史)(2)

广播剧......?

传统媒介传播期

-传播媒介的出现-

1923. 广播电台出现 由外国人 在上海 创办

1926. 国人自办的广播电台出现 哈尔滨广播电台

-广播剧成为宣传利器-

首部播出 1933.1.20 《恐怖的回忆》

在上海亚美广播公司组织的募捐支援抗日前线的活动中播出:

(根据一·二八事变改编)在上海市长忍辱争取到一方和平安抚民心之际。日寇背信弃义大举进犯肆意屠杀。主角一家在逃亡途中遭遇炮弹死于非命。

它对激发上海人民的抗战热情和斗志起一定作用。

大量出现 1934 南京 建立电力达75千瓦的中波发射电台。

广播剧此后大量播出。不过在当时广播剧还没有现在的名字。它被称为:“无线电戏剧、播音话剧、播音剧”。【广播剧的名称到1944年才正式出现】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广播的政治宣传效用被集中发挥。

广播剧早期的战场(超概括广播剧史)(3)

-党领导下的广播电台-

1940.12.30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

1946.7.10 解放区广播电台播出第一部广播剧 《我们宁死不当亡国奴》—佳木斯东北新华广播电台

1950.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播出第一部广播剧 《一万块夹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一万块夹板》播出时,改变了过去的直接演播的方式,而是蜡片录制,易于保存。后来又被钢丝录音机代替。)

-十年探索实践-

广播剧早期的战场(超概括广播剧史)(4)

恢复-发展

广播剧早期的战场(超概括广播剧史)(5)

完善-发展

理论发展

1949-1954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整理理论《关于广播剧》

1987 举办广播剧编导理论研讨会

......

组织支持

1980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

1984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会员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1988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完成机构改革

......

奖项机制

1980年后 第一次大规模的广播剧评奖、播出

全国优秀广播剧评奖会议(1982)

全国少年儿童广播剧评选会议(1983)

全国广播剧音乐工作会议(1983)

1984-1986年 第二次大规模的广播剧评奖、播出

1990年 广播剧列入国家级的评奖范畴

1995年 广播剧进入五个一工程评选

危机

1985年彩电普及,广播剧流失一部分听众。也丧失了部分培养新听众的机会。


新媒介传播期

【新思路-网络广播剧】

1995.4世界上出现了网络广播。随着网络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广播剧在网络上打开了一条新出路。

-初创期-

2000-2005是我国网络广播剧的初创期。

由广播剧爱好者,在论坛、邮箱发布创作的数十部广播剧。限于当时的技术,这些音频已很难找到。

但它们奠定了以社团为载体的网络广播剧制作模式

-社团活动期-

2005-2010是我国网络广播剧的社团活动期。许多当时成立的社团,至今仍在发展。

星之声中文配音组(2004年)

决意同人中文配音社(2005年)

声创联盟中文配音社团(2005年)

影音同化配音社团(2006年)

......

-转型期-

2010-今 是我国网络广播剧的转型期。

广播剧在互联网的传播日益壮大,更多的爱好者参与其中。网络广播剧的潜在商业价值被发掘。2015年互联网音频分享平台尝试与社团合作,探索广播剧付费模式。

2016年第一部付费收听的商业广播剧《偶像猎手》在网络上发布。

广播剧依靠网络,与影视剧跨界合作。实现音、视频的良性互动、宣传。

2020年网络影视剧《民国奇探》以广播剧的方式播出两集番外,一集花絮。

广播剧(仅发布于网络上)的制作更加专业。

专业配音团队【专业配音演员组建的配音工作室/转型成功的配音团队(业余爱好→本职工作)】 专业的制作团队。

【新平台-网络音频平台】

-宣发平台-

晋江文学城-优声由色板块(=YS=52)

网剧的首发大多在YS论坛上。很多剧组还会提供完整剧包。听众可以自行登录找剧、顶贴、评剧。

16年后,在YS上首发的广播剧逐渐减少。

微博平台

由于微博的公开性、粉丝聚集性、自动推送功能......微博逐渐成为广播剧发布的宣传平台。

无论是网络广播剧、商业广播剧都可以在微博上宣传,并附上音频发布平台的网址。依靠相关、制作人员的转发,粉丝的支持行为等,可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微信公众号

可发布推送信息公众号,是很好的广播剧宣传平台。

例如,可以在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的公众号中,找到国家评奖的优质广播剧。

-音频平台-

猫耳FM

猫耳FM是广播剧的聚集地。

它的前身是Missevan弹幕音图网。2017年改名为猫耳FM。此后专注于广播剧:主动寻找潜力IP转化广播剧,仅从2017.6-2018.3便与晋江达成3次巨额版权交易,拿到了众多商业广播剧的独家版权。

云听、懒人听书、喜马拉雅、等音频平台也都有广播剧的发布。

【新出路-商业广播剧】

广播剧商业价值的探索给其自身发展带来新的支点。

目前商业广播剧的发展之势大致可以归依为四点:

  1. 原著IP的质量 。目前的商业广播剧基本是根据网络高热度的IP改编的。原著的口碑,原著的粉丝...使广播剧在播出伊始就有了大批流量。
  2. 配音演员的粉丝。配音演员逐渐曝光到台前,专业的素质让他们圈粉无数。在广播剧中,他们的表演从陪衬者变成主角,专业的演绎为听众的收听质量提供保障。 从网络广播剧早期坚持下来的网络配音爱好者,也有自己的粉丝圈。他们加盟到商业广播剧后,也会给该剧带来关注。
  3. 技术的发展。垂直的音频平台,掀起“耳朵经济”热潮。商业广播剧有了可以集中发布的平台。越来越多的“新人”愿意去付费尝试收听精品广播剧。 商业资本的投入在广播剧制作中必然带来更专业的设备,可以达到更理想的拟音、混音效果,广播剧可以将听众的想象发挥到极致,无形胜有形。
  4. 音频的伴随性。广播剧只听不看,短小精炼,以情动人的特性符合现代人碎片化的时间利用方式。

综上,也可以看出商业广播剧的不足之处。但它们正是商业广播剧在未来的发展完善之处。

广播剧早期的战场(超概括广播剧史)(6)

声音,必将焕发出更多的价值。

广播剧早期的战场(超概括广播剧史)(7)

欢迎关注听知认之,安利优质有趣的声音,分享声音背后的故事。

微信公众号有更多精彩内容哦~

广播剧早期的战场(超概括广播剧史)(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