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长生不老可能实现吗(软科幻如何看待长生不老)(1)

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但你终将在这里与自己相遇。

近年来,随着刘慈欣的《三体》、郝景芳的《北京折叠》陆续获得雨果奖,以及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国内掀起了科幻创作与阅读热潮,中国科幻文学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科幻文学创作在国家科技强国以及文化资本的驱动下,呈现如火如荼的创作趋势;而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创作,好的科幻作品仍属于稀缺资源,原因之一是硬科幻不仅有学科背景的创作门槛,还有一定的阅读门槛。

未来长生不老可能实现吗(软科幻如何看待长生不老)(2)

相较而言,软科幻的创作不完全受学科背景的限制,由于触及科学技术与人文思想的交锋,并借由科学的幻想表达深刻的科技伦理、人文关怀而更具文化属性。这对硬科幻文学创作是一个完美的补充,正如《三体》译者刘宇昆指出的:“当你进入太空时,你就成了被称为‘人类’的这一整体的一部分。你不再是中国人、美国人、俄罗斯人或其他人。你的文化在这里被抛弃了。”而软科幻则从人文方面展示了所属文化的形象,乔华的《犼先生:锦绣离人》正属于这样的作品。

未来长生不老可能实现吗(软科幻如何看待长生不老)(3)

△ 乔华,《犼先生:锦绣离人 》,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年8月

小说故事的时间是未来的某个时间,地点是属于银河系的怒安娜星球,这是一个美丽宜居的地方。地球由于大规模的环境破坏和外星人入侵,遭受了一次大灭绝,不少地球人在太空漂移中辗转到了怒安娜。

地球基因人后裔——鸣犼锦绣已经活了一万八千七百多岁。很小的时候,由于拥有特殊的超能力,他被嘲笑为怪物,不堪忍受身世之谜困惑的他意欲轻生,却导致外婆意外离世,这让他在忏悔中虚度了万年。

人类自古就在想方设法地追求长生不老,皇帝、权贵、术士,自不必多言。那么,以今人视角,追求长生不老是不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其实,一点也不愚蠢,因为这是人类产生自我意识后发现的一个问题。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有人却不能接受。

为什么不能接受呢?因为他对此事产生了自己的看法:我竟然会死?我为什么要死?天规定我要死,我就得死吗?但是我不想死。

那如果有人天生就拥有长生不死之身呢?他得偿所愿了吗?其实,也是一样的过程,他会想:我为什么要这样?是谁让我这样的?他叫我这样我就得这样吗?我并不想这样。

你看,人总是在追求得不到的东西,表面上向独树一帜,其实内心害怕孤独;表面上想标新立异,其实深深地恐惧与众不同,怕被孤立,怕被遗忘。

未来长生不老可能实现吗(软科幻如何看待长生不老)(4)

《犼先生:锦绣离人》深度反映了生命的存续与恐惧,文化的复兴与没落,情感的寄托与背叛这一系列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却又矛盾存在着的,需要我们终其一生去追寻,去探索,去解答的种种生命之问。

鸣犼锦绣的寿命可以长达万年而不衰老,他的父亲在他出生前便抛弃了他们。犼先生的孤独从出生便注定了:

犼儿的记忆里也没有妈妈和外公,两个机器人的外貌和性情都来自外婆生前的描述。妈妈在犼儿刚满月就得病去世了,而外公不久后被毒蛇咬伤,也撒手人寰。从此,只留下犼儿和外婆相依为命。

外婆,对于明犼锦绣来说,是世界的开端,是生命最初的温暖,是他所能想象的爱的模样,所以,外婆的离开,使他的世界彻底失去了色彩,坠入寒冬。

外婆说的这些话,犼儿根本听不进去。他很想看看异界是什么样子,于是执拗地纵身一跃,跳向深谷。他没能如愿,死拽着他的外婆却身子一甩掉了下去。犼儿赶紧闪电般跟着跃下,在空中抱住这个最爱自己的人。那一瞬间,他只想着去救外婆。

外婆骨肉寸断,他却毫发无伤。他恨自己,怎么会去寻死,而且还选错了死法。外婆,我的宝贝外婆,怎么才能换回你的命?眼泪蒸发成云,云凝聚成雨,再次落成无边的泪。外婆走了,时光重新轻飘,宇宙再次虚无。世界不是世界。

鸣犼锦绣拥有超能力,健康并健壮,高大俊朗,不老不死,实现了人类梦寐以求的长生不老,可他的世界在外婆死后一片灰暗,孤独万年。长生不老,然后呢?

生命的意义究竟为何?生命重在其厚度,而非长度。往大了说,在于创造和幸福;往小了说,在于我爱的和爱我的人能否幸福。人绝不是能孤立存在的,任何人都是存在于一个有机循环的社会系统中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很多组织保障着我们每天的生活。没有人能离开亲人、爱人、朋友而孑然一世,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寻找理解、认同、赞赏和爱。

就像本书的主人公鸣犼锦绣一样,直到他遇到需要他伸出援助之手的神秘小女孩鹦宝儿时,他对人间冷暖的麻木不仁开始龟裂,微光射进他的内心,活了一万八千多年的他又重新睁开了眼睛,似乎有一抹亮色,在云顶之上,如外婆的目光。

(本文由出版社授权发布,编 / 刘珊珊,审 / 任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