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之前咱们说过所谓的七十二行,也跟您聊过三教九流、五行八作。这些词都是指过去的一些职业,不过呢,以上提到的是以男性从业者居多。那么中国古代的女性就真的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参与任何的劳动吗?还真不是,官宦或富贵之家可能是这样儿,但一般的家庭,妇女同志也要参与生产、劳动,甚至说有专门的、属于女性的职业,比如咱们今天要说的“三姑六婆”。

三姑六婆通俗解释(老人常说的三姑六婆)(1)

  三姑六婆与五行八作一样,是中国古代民间职业的代称,从字面上就能看得出来,这是专指妇女从事的职业。也许后来三姑六婆变成了一种泛指,但最初是有具体所指的,是九个行业的总结。三姑六婆变成一个成语,其出处来源于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陶宗仪整理汇编的《辍耕录》:“三姑者,道姑、尼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三姑六婆通俗解释(老人常说的三姑六婆)(2)

  也许三姑六婆不能说成职业或行业,应该是九种身份更恰当一些。因为三姑中只有卦姑算是一种职业,靠它赚钱,尼姑和道姑不能称之为职业吧?道姑和尼姑应该都算出家人,甭管是修道还是修禅,她们出家可能是因为信仰,也可能是因为家里困难养不活或者其他什么特殊原因被送到庙观之中,并不一定靠这个来挣钱养家,因此不能称为职业。当然道姑也有不出家的,因为道教有很多派别,有的派别是可以在家修行的,甚至可以结婚、不吃素。其实严格说来,道教中没有道姑之称。正统道教的称呼为坤道,也就是女道士,而男道士则称乾道,直到残唐五代时方在书籍中见到“道姑”的称呼。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著名坤道,最为大众熟知的也不少,比如唐朝女诗人鱼玄机、还有全真七子之一的孙不二等等,另外杨贵妃也曾奉命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叫太真。

三姑六婆通俗解释(老人常说的三姑六婆)(3)

  尼姑一般指佛家的比丘尼,也就是出家的女僧人,俗称叫尼姑,也叫除女、董女、沙门尼。比丘尼是梵语音译,满二十岁出家,受了具足戒的女子,称为比丘尼,男僧人称比丘。我国第一位比丘尼叫净检、出家于东晋时期。在我国佛教史上,比丘尼之贡献虽不如比丘多,然其中也不乏戒行精严、学优行粹的修行者,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一本《比丘尼传》,记载了晋、宋、齐、梁四朝著名的比丘尼六十五人。

三姑六婆通俗解释(老人常说的三姑六婆)(4)

  卦姑好理解,就是以占卜算卦为生的女性。其实卦姑也应该算是宗教人士,既有专门的从业人士,也有出家人兼以占卜、算命、扶乩(说白了就是请仙)等为业,所以您说三姑算不算职业呢?说不清楚了。牙婆:提到牙婆就与五行八作联系上了,因为五行中就包括牙行。所谓的牙行实际就相当于现在的中介,但是可不仅仅局限于房产中介。就牙婆而言,小到胭脂水粉等生活用品都有专门的中间人,然而更多的是从事买卖人口的勾当,比如大户人家选买宠妾、歌童、舞女。因此牙婆的职业分属是比较混乱的,甚至有人身兼数职。很多古代书籍中都有牙婆的记载,比如《红楼梦》,府里丫头犯了大错,就要叫“人牙子”带走卖掉,还有《水浒传》中介绍潘金莲、西门庆认识的王婆,其实也兼职干着牙婆的生意。

三姑六婆通俗解释(老人常说的三姑六婆)(5)

  媒婆:这个就不用过多介绍了吧?专管保媒拉纤的妇女即媒婆儿,您别看媒婆儿的社会地位不高,但在古代还挺重要的,古人结婚要求明媒正娶,所谓的三媒六聘,缺了她们还真不成。而且媒婆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要有丰富的经验、独到的眼光和一张好嘴。张寿臣老先生有段相声叫《巧嘴媒婆》,说的就是这事儿,没事儿您可以找来听听。师婆:又叫巫婆,以装神弄鬼、画符念咒的巫术作为生活来源。巫术在我国起源很早,有男巫和女巫之分,男曰眺,女曰巫。其中女巫就是所谓的师婆,也有叫师娘的,而在北方还有一种通俗的称呼:跳大神儿的,这属于纯粹的封建迷信,就不多说了。虔婆:虔婆的职业性质其实与牙婆类似,都是中间人,但是干的勾当更为不堪,因为虔婆是指媒介色情交易的妇人,也称“淫媒”。

三姑六婆通俗解释(老人常说的三姑六婆)(6)

 药婆、稳婆:按说二者都应属于从医之人,因为她们都是通晓一些医理或药理、替别人治病的妇人。但是区别在于药婆除了卖一些卖安胎、堕胎之类的药物之外,还“捉牙虫”害人。什么叫捉牙虫?这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民间术数(可不是算数啊!而是中华古代神秘文化的主干内容,跟数学两码事),也就是“虫蛊”:抓来一些毒虫,比如蝎子、蜈蚣、蟾蜍、蛇、蜘蛛(合称五毒),将其放入一个密封的罐子里,埋于地下数天,五种毒物会互相蚕食,取出时活着的是什么就叫“什么蛊”,比如“蛇蛊”、“蜘蛛蛊”。药婆利用这种虫蛊害人、甚至杀人,做这些的在南方也叫蛊婆。当然在乡下或偏远地区专门卖药、或运用一些土法子和中草药给人看病的妇女也叫药婆(类似于赤脚医生、如今可能依然存在)。

三姑六婆通俗解释(老人常说的三姑六婆)(7)

  而稳婆则不是靠卖药为生,更不会放蛊,而是以帮助产妇分娩为职业(也有兼职的),所以也叫产婆。古代医疗条件差,也没有公立医院,妇女临盆时也不往诊所里送,都是在家生产,因此就形成了一种专门给产妇接生的职业。人们为了讨个好彩头,希望小孩儿顺利出生,大人孩子都安安稳稳的,所以就管这些从业者叫做稳婆,一般由结了婚的、上点岁数的妇女充当。综上所述,三姑六婆可以称作中国传统女性职业中的一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所谓的“女性职业”是指靠女性天生的优势而成的职业,并非依靠织布、缝衣、纳鞋等正常的生产劳动而成的职业。

三姑六婆通俗解释(老人常说的三姑六婆)(8)

  虽然三姑六婆不全是非法职业(当然旧社会是合法的),但明显含有贬义。尤其是三姑中的道姑与尼姑,并不应该完全作为职业来看待,更不该与这些非法职业相提并论,但是发展到后来,三姑六婆还是成了从事不正当职业妇女的代名词,纵然多数这样的职业如今已经没有了,但人们还是会提到这个成语,一般泛指市井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