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琦 吴星远 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工程档案

雅中换流站

四川境内目前有三条运行中的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2019年底,全长1711公里的第四条通道——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将依托雅砻江大型配套电源,再外送四川水电清洁能源400亿千瓦时,满足江西、湖南等地电力负荷增长需求,为多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四川力量”。雅中±800千伏换流站是该工程的送端换流站,也是川内第四座特高压换流站,预计将于2021年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来临之际投入使用。

1月19日,寒潮后的凉山盐源县,清晨气温依然徘徊在0℃以下。随着一阵机器轰鸣声地响起,这片高原上在建的一项超级工程——雅中±800千伏换流站,也启动了新一天的建设。

我国仅有七座专业足球场(走进川内第四座特高压)(1)

据了解,在建的这座换流站是我省在建的第四条特高压工程的“心脏”工程,也是世界上首个同时建设在高海拔和高地震烈度地区的换流站。预计将在今年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来临之际投入使用,整个工程投运后可再外送四川水电清洁能源400亿千瓦时,为江西、湖南等地提供可靠的供电保障,也为多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占地38个足球场大小

在高原上打造7级无尘建设空间

作为这条特高压天路的心脏工程,雅中换流站的总用地面积超过了410亩,相当于38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施工点多面广。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换流阀的建设。

换流阀为何如此重要?据了解,我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目前属于世界前列,其中非常关键和核心的一个设备就是特高压换流站阀厅里的换流阀,水电站发电后送到换流站的交流电要想转变为直流电进行远距离传输,必须的靠它。

我国仅有七座专业足球场(走进川内第四座特高压)(2)

“与换流站的其它工程不同,该项工程有着很严重的‘洁癖’。”1月19日,国网四川送变电现场施工负责人宋朝兰说,为了在盐源这片风沙较大的高原上建好它,建设者还得专门为它打造一个高度无尘的建设环境,“换流阀是精密度非常高的设备,如果安装环境没有达到高度洁净,很可能会对设备本体造成损伤,影响性能。”

为此,建设者们针对该换流站的情况,打造了“七级防尘”建设场地。“设备从北侧进,人从南侧进,进入阀厅要先穿鞋套,再去风淋除尘间除尘,最后穿上防尘服。”宋朝兰介绍,七级防尘还包括按功能划分工作区域,避免交叉污染,设置扬尘检测系统,实时监测阀厅内温湿度、粉尘、PM2.5变化情况,设置阀厅空调系统净化空气,设置除尘班组,配置专业清洁车每日定时清扫阀厅内污染物,真正实现阀厅内无尘化。

系世界首个

同时建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区域

雅中换流站看上去雄伟壮阔,一片好风光,背后却有很多建设难题,比如阀厅直流穿墙套管的吊装。

该设备是连接换流站阀厅与直流场的设备,经换流阀转化后的直流电通过套管送到直流场,再通过直流场源源不断地送出去。

我国仅有七座专业足球场(走进川内第四座特高压)(3)

雅中换流站海拔2468米,所在地位于木里-盐源地震区,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是世界上首个同时建设在高海拔和高地震烈度地区的换流站。考虑到一旦发生地震,管子形状的直流穿墙套管就会随之震动,造成本体和阀厅墙壁的损坏,建设人员打算采用阻尼式直流穿墙套管的设计,在套管法兰处加装8根弹簧抵消地震造成的晃动。

阻尼式直流穿墙套管重达12吨,安装时要用吊车将套管吊到16米左右的高空,再穿墙而过,精度具体到了直径三厘米的螺栓都要无误差的在空中对齐。传统的吊装方法是用绳索套在套管的法兰处,再斜插入阀厅墙壁,但绳索很容易被卡在穿墙的缝隙里,要耗费大量时间将其取出,可雅中换流站每天下午都会刮五级大风,无法吊装,留给大家的施工时间仅有每天上午的半天时间。

建设团队被难住了。

我国仅有七座专业足球场(走进川内第四座特高压)(4)

建设创新

研发专用设备 破解建设难题

“为了尽快解决难题,我们成立了创新团队,通过摸索设计,理论计算,进行无数次的受力分析后,最后研发了阻尼式直流穿墙套管专用吊具,并总结形成专用吊装技术。”该项目经理杨承刚说。

之后,该团队又研发出带抽屉式隔板的预制插槽式电缆支架解决传统电缆支架安装复杂,效率低的问题;可变径式管母线打孔定位模具轻松应对设备焊接量大加强孔多的难题;长电缆沟控制电缆平直度控制工艺解决电缆因重力和温差原因导致下沉、弯曲的情况。

据了解,目前雅中换流站电气A包已完成65%的施工任务,预计将于今年3月完成全部阀厅安装工作,于年中带电投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