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修杨氏家谱序
共和建国,雄立东方;改革开放,国运渐隆。我中华民族百多年后迎来伟大复兴之曙光,借民族复兴之大势,我杨氏家族亦迎来自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迁兰以来之兴旺时期。
祖宗者,子孙之根本;子孙者,祖宗之枝叶,根深者叶茂枝繁。今恭读旧谱,心潮翻滚,恭敬肃然;追根溯源,不胜感慨。国史家谱诠释国家之兴亡,民族之命运。面对历史长河,凭吊历代先贤。发怀古之幽思,念祖先之功德;忆往昔之艰辛,绘未来之蓝图。由此,再修家谱乃我等后辈义不容辞之责任。我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杨氏族谱乃中华民族历史之组成部分。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又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再修我杨氏家谱,必将愈加激励我杨氏子孙读书立身,修身齐家,厚德勤业,拼搏奋斗,以告慰我列祖列宗;并不负时代召唤,投身潮流,耕读并重,与时俱进,建功立业!
我中华杨氏宗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数千年间人才济济,不乏栋梁俊杰。既有满门忠烈,为国效命的“杨家将”;更有才高八斗,享誉文坛的文学大家杨万里……代有名士,不可胜举。至明天顺年间,随明王朝开疆拓土、军垦屯田之国策,我先祖以兵丁迁兰,初落脚于临洮府南乡摩云关,艰苦奋斗,勤劳立业。又至第二代祖迁至兰州磨沟沿;再至明万历年间,第五代祖以兵户迁至皋兰北乡水阜河灵峰寺握桥上场;至清康熙年间,第九代祖最后落脚于皋兰县颜家岘子。期间历经朝代更迭、回民暴动、太平天国起义、西方列强入侵等重大事件。更有甚者,我“国”字辈祖以下数十口亲人被回匪残忍杀戮等不堪历史,回首令人仰天扼腕,痛心不已。骨肉亲情,天人可鉴,血脉相连,焉能不痛?家国不幸,生灵涂炭!念兹在兹,永志不忘!在此期间亦涌现出教育报国,造福桑梓的留日法学士,兰大教授族曾祖杨清汉公;揭发贪官,为民除害的族祖父杨尊五公、敢作敢为,仗义除贪的吾仲祖父杨心彦公;慷慨解囊,筹资助教,保护中共党员的吾叔祖父杨心正公……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自山西省洪桐县柳树巷大槐树迁兰,至今已逾五百年矣!在我先祖以勤劳立家,以宽厚待人,以据理无畏的家族精神为根本,起家室于穷白,立基业于乱世,方有我杨氏家族今天人丁兴旺,事业方成之大好局面。
一部家族之历史,见证国家民族之历史;一部家族奋斗史,见证先祖创业之艰辛。我先祖自明天顺年间迁兰,流落他乡,就陋而居,发奋勤殷,遂成家业,发展至今已有千五百人。遥想先祖当年,别离故土,挥泪而西;槐枝依依,关山重重;风餐露宿,艰苦卓绝;卫国戍边,定居兰州。数百年前大槐树下生死别离之悲壮一幕;迁徙途中艰难困苦之危难境况;开立基业百折不挠之创业精神;发扬传承杨门传统之人文情怀,远非区区我辈可以想象一二。五百年间我历代祖先以勤劳为本,代代相依,薪火传家,历经数百年传至今世,先祖功业可歌可泣,令人敬仰。回望历史烟云,憧憬未来前程,我辈更应谨记先辈功德,发扬家族精神,团结奋斗,奋发有为,为我杨氏家族,乃至我中华民族之繁荣昌盛,作出各自贡献。惟如此,我杨氏先祖必以此为荣耀,含笑于九泉!
值此再修家谱之际,惶惶落笔,抚今追古,万千心声,溢于言表!殷鉴不远,卧薪尝胆;家训格言,铭刻在心;淳厚家风,世代相传;祖先功德,谨记毋忘。书之,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