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相信各位爸爸妈妈的手机上都会被这样一条新闻刷屏:《10岁男孩高空抛灭火器砸死邻居,父母被判赔78万余元》。各类社交媒体上,对这件事情的讨论也是非常热烈。

8岁孩子能打酱油吗(6岁还是8岁能打酱油)(1)

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这件事情的始末:

案件回顾

2019年7月2日下午,被告王某某(2009年8月7日出生,父母协议离婚,约定王某某跟随其母亲方某生活)放学后欲回到贵阳市南明区某小区位于8楼的舅舅家中,因家中无人进门未果。王某某步行至7楼,从楼道墙上消防柜中取出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推开7楼步梯间防火门,将灭火器竖立放在楼道打开的窗台靠外面,先后两次从窗台处推落两个灭火器下楼。

第一次灭火器掉落在该栋1单元侧门地面受害人袁某某(该栋1楼住户兼经营便利店)晾晒的洋芋片后即弹进附近草丛中,第二次灭火器砸中正在附近翻晒洋芋片的袁某某头部,受害人当场倒地昏迷,头部出血,附近玩耍的两孩童亦受到惊吓。后受害人被物业人员发现并送医急救,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

一、被告王某某的父母王某、方某于判决生效后五日内赔偿原告各项经济损失共计784520.5元;

二、被告某物业分公司在49226元损失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被告某物业分公司的财产不足以承担部分由被告某物业公司承担;

8岁孩子能打酱油吗(6岁还是8岁能打酱油)(2)

孩子犯了错,父母来赔偿,这个通俗、直白的道理大家都能懂。但是真的要用新近通过、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把这个事情说清楚,可就不是每个人都能行了。

假设本案是发生在《民法典》正式生效之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在本案中,王某某年龄为10岁。

民法典

《民法典》第十九条的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王某某的父母要承担赔偿责任。

8岁孩子能打酱油吗(6岁还是8岁能打酱油)(3)

在2021年1月1日即将生效的《民法典》中,以八岁为界将未成年人分为了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的这条规定,也是对原有的《民法通则》进行了修改,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的年龄从10岁降低到8岁。

对于这两类人来说,法律对于他们所能够做的事情,都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我们不妨用孩子打酱油这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假设一个6岁的孩子去超市买酱油,这个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呢?

8岁孩子能打酱油吗(6岁还是8岁能打酱油)(4)

民法典

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当然,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超市买酱油这种事儿,家长、商家也很少较真。但是,如果真细追求起来或者发生纠纷,法律规定确实是如此。

比如,一个7岁的孩子将父亲送给他的一块手表卖给了二手商店,这个行为本身也是无效的,父母可以将表要回的。

那么,如果当孩子年满8岁,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时候,再去打酱油,这个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呢?

8岁孩子能打酱油吗(6岁还是8岁能打酱油)(5)

民法典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因此,正常的8岁孩子打酱油,这个行为与其自身的年龄、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这个民事法律行为是有效的。一般来讲,使用零花钱购买玩具、零食等等,诸如此类的行为都会被认定为是合法有效的。

对于超过8岁的孩子来说,除了能做与其自身的年龄、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之外,实施纯获利益的法律行为,比如接受赠与,也是可以的。

怎么样,关于你家娃到底能干啥,你现在心里有谱儿了吗?

本文来自央视少儿,欢迎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cctv14children@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