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方红色字体关注科技农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种农作物——糜子。


糜子亩产(农作物科普篇五谷之一)(1)


说起糜子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但是,它还有另外一个响当当的身份,“五谷”之一的黍。“五谷”包括:稻、黍(糜子)、稷(谷子)、麦、菽(大豆)。糜子作为五谷之一,可见其在我国农业中的重要程度,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糜子在各地的叫法有一定的差别,也叫黍、稷、禾祭、糜,有些地区也直接称之为黄米。


糜子亩产(农作物科普篇五谷之一)(2)


糜子的种植地域比较广泛,但是种植面积并不多,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西南、东北、华南以及华东等地山区。

糜子的适应能力非常强,耐干旱、耐瘠薄,生育周期短,一般三个多月就能够成熟。但是产量比较低,每亩的的产量三四百斤左右,所以虽然糜子的种植地域较广,但是种植面积并不多。

小编的家乡位于辽宁朝阳,乡亲们以前每年都会种一些,一般都是自用,所以小编对这种植物算比较了解,外观特征如下:

一年生栽培草本。秆粗壮,直立,高40-120厘米,单生或少数丛生,有时有分枝,节密被髭毛,节下被疣基毛。叶鞘松弛,被疣基毛;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顶端具长约2毫米的睫毛;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5-20毫米,两面具疣基的长柔毛或无毛,顶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常粗糙。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比较抽象,具体外观见下图吧,这是老乡自家种的糜子:

糜子亩产(农作物科普篇五谷之一)(3)

糜子籽外形类似于谷子,大小位于谷子与高粱之间,糜子籽脱壳以后被称为黄米,糜子种类又有糯质和非糯质之分。

小编的家乡一般种糯质的糜子比较多,因为糯质的用途比较多:

粽子:第一个用途就是包粽子,粽子是我国的传统食物,包粽子的材料必须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糯,不然包起来的粽子会散掉。现在粽子的材料一般都是糯米,但是在以前物品流通不如现在这么方便的时候,北方很多地方用的都是黄米,也就是糜子。


糜子亩产(农作物科普篇五谷之一)(4)


豆包:另一个用途就是东北的特产——豆包。东北每家每户到入冬以后有一个习俗,包出这一冬天的豆包存起来,室外就是天然的冷冻室,这软糯的黄米面就是包豆包补课或缺的材料。


糜子亩产(农作物科普篇五谷之一)(5)


剩下的主要用途就是做一些糕点了,因为糜子的糯性,用来做年糕、驴打滚等糕点。

另外一种非糯质的黄米主要用于蒸饭熬粥了,近些年人们对养生越发重视,糜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矿物质,所以市场前景也不错,价格一路走高。


糜子亩产(农作物科普篇五谷之一)(6)


糜子的种植方法比较简单,这里小编就不给大家介绍了,但是小编需要提醒大家一点,糜子是麻雀上好的口粮,所以如果想种植糜子一定要做好防护麻雀的措施。

更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科技农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