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农历正月到腊月习俗一览

四川过年的年俗知识(四川人农历正月到腊月习俗一览)(1)

一、正月

农历正(音zhen1,为避秦始皇名讳而改)月初一日为农历岁首,俗称“年节”、“春节”,为汉族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

汉族民间称春节为“年”,过春节称为“过年”。“年”原是“稔”的初文,为“谷熟丰稔”之意。《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皆熟为有年(ren3)。”后引伸为计时单位。西周时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农事丰收的祭祀活动,历代承袭,定时欢聚,故谓之“过年”。

初一日又称“元日”,至十五日,皆为“年期”,活动最多。民国13年刻本《江津县志》:“‘元日’,隔夜烧榾柮,为新岁蓄火种,合家围坐,谈家常琐事,谓之‘守岁’。围炉至子时夜分,远近爆竹声不绝于耳,全家相率至中堂接‘子时香’。富家燃香于炉,实果于盆,桌有纬,席用褥,地毡而门帘,梅檀之气,细缊袭人。告岁于神,燃爆竹与邻家相应答。接香事毕,查历书,择喜神吉方,向之行数武,谓之‘出天方’,又曰‘出行’。入而就寝,须臾而东方白。王船山有诗云:“昨宵灯火分明在,错被人呼作去年。’正是新正‘元旦’与旧岁之交之咏。

是日早起,具冠服礼神毕,爆竹于庭,长幼内外以次拜贺,饮酒啖肉饱以面。早餐后,衣新衣,履新履,与里中近族互相走贺。遇祠庙进香,附近有祖墓者,亦于此日拜祭之。遇相现者于途,互揖道喜,口称‘拜年’。百业皆息,乐以钲鼓,戏以摴蒲,童子踢毽于庭,击球于场,女之幼,妇之新者亦与之。

自是日至初五日,官厅纵民聚赌,欢娱终日。神前燃大香,烬则续之。不启户,不扫地,盥濯之水盛于木器,斗秤剪尺之属悉匿藏,至初三日乃解禁。糖果、糕饵之类随意杂食,儿童多雀跃。午膳、晚膳亦如早餐,禁食米。入夜,以红纸糊灯悬之门前,东舍西邻,高下相照互映。”

省城成都元日出游称“出行”,旧以丁公祠、武侯祠二处最为热闹。《蜀中新年竹枝词》:“榾柮烧残岁已终,千家爆竹闹匆匆。焚香竞说开门早,此日迎神应向东。烧香幸得占头香,又听旁人话吉祥。米价平常蚕市好,全年喜事在江乡。”此俗今存。

四川过年的年俗知识(四川人农历正月到腊月习俗一览)(2)

是日街市小贩专售果品、面食、凉粉、花炮、响簧、大头和尚、戏脸壳、灯影、糖饼、纸牌、升官图、骰子之类。忌用刀剪针类,忌吃饭,以面代饭。爆竹声自午夜至黎明不止。儿童辈鸣钲击鼓,谓之“闹年”。市井乡里穷困游闲之辈是日多以粉墨涂面,执鞭为优伶状立于庭中,主人必给钱乃去,谓之“送财神”。新妇新婿初至岳家贺岁,谓之“拜新年”。户户贴春联,以文武二像分贴左右,谓“贴门神”;门额上用红纸五幅,雕镂通透,外加铜金纸剪字作吉祥语贴其上,谓“门钱”,又谓“喜钱”。门合缝处用红纸书“开门大吉”、“启户迎祥”等语。蜀俗,“元日”至三日,贺年者往来于道,皆盛衣冠,或舆或步,逢人作揖,上齐眉下至脚,口称“拜年”。人家往往置酒食留宾,日“纳财”。每至必留,多留多醉,惯习成风,不相笑讶。是日,老幼忌言鬼神等事。早餐多食汤圆,待水沸,汤圆浮起,抢先入碗,日“抢元宝”(古蔺俗),应来年多进财宝。三日之内须临时用水,则必燃香烛,焚化纸钱以示水神。时有送水者,称“银水”。污物须存三日后倾倒,否则应“不存财”。各家自燃“子时香”起,须三日内不绝,以应“香火延续”、“子孙不断”。

四川过年的年俗知识(四川人农历正月到腊月习俗一览)(3)

年节期间,城乡老少率以赌博娱之。街头巷尾,赌摊密布,卢雉之声此起彼伏,彻夜不息。或掷骰子,或扎四门摊,推马股,呼幺吼六,人声嘈杂。家户之内,则或“打大贰”、数红七、圈麻将;童稚则多“铲老本”、“扎香扦”、“碰小钱”,小输小赢。“元日”风俗,四川各地略有区别。川东民俗,是日各家进椒柏酒,浇鱼脯、干腊、鸡子之类,名曰“头(投)醪”。

《酆都县志》(清光绪九年增续重刻同治本):“正月‘立春’及‘元日’,剪彩纸作钱,遍贴门户。‘元日’迟明,燃九烛于门外,谓之‘品烛’。用腌肉、鸡子满贮碗内,加酒食之,人一盏,日‘投醪”。……三日,醵金置酒,寺观欢饮,谓之‘大拜年”’。

开正十日之内,人、物皆有避忌。俗传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九日为豆,十日为麦(或为棉)。旧俗,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三日不杀猪,四日不杀羊,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七日不刑,亦取避忌之义。川俗,十日内取用诸物,各随日而避之。

初三日,“开衙”、“开井”,亦云“启衙”。亲戚里党之疏远者皆相与拜贺。客至,必用茶点,虽寒素之家,馓饧之饵,糯米之糕,必备必具。是日开井汲水,具香蜡祀而后汲之。

初五日,有俗谓之“破五”。自元日始,各户即禁洒扫,至是日,必箕盛滓秽,倾于水中,日“送五穷”。

初七日,古“人日”。《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清代已无彩胜、菜羹之飨。相传是日晴主人民安,古俗使然。省会成都有是日游工部草堂之俗。

八日,为“谷日”,农人以是日阴晴卜岁丰歉,川俗皆然。

九日,俗谓“上九”。是日夕开始放灯,曰“出灯”。有狮龙、竹马、走马、鳌山、采莲船诸名。新妇于数日内归宁,曰“躲灯”;妇家馈婿以灯,谓“送灯”。张灯至十六日止。民国《江津县志》:“上九”之后,“城乡寺观皆树灯树,树高以丈计,灯多以百计。火树银花,洵非虚语。各地必有一寺为进香处,四方云集,人海人山,香烟飘缈,烛焰熏蒸,至日暮祀。寺庙多办“上元会”,百戏杂陈,为赛会之极盛者。又勾心斗角,竞为烟火。截竹为筒,钻节成窍,先实以土,复贮以药,和以铁屑,引以纸药线,火引于窍,喷发铁屑成花,远射二三丈。鱼龙之戏,舞演于下,间以纸爆,熏以硫烟,坌以粉火,杂以人声,节以金鼓,喧阗拥塞,炫转荧煌。鱼龙戏罢,车马灯来,多以农人扮演角色,黑肤黄齿,施以脂粉,袅行其步,唱以山歌,见之令人嗢噱。”

民国9年《合川县志》:“新年有玩狮子戏者,二人荷狮头及身尾,足下接以木竿,长四五尺,沿街游戏,有‘笑和尚’戏于前,金鼓随后,谓之‘高脚狮子’。元宵前数夕,乡人多用五彩扎成车形,上悬小灯,中以小儿扮作女装,和以笙歌,艳以灯火,抑扬俯仰,极态争妍,谓之‘车车灯’。其所唱《十二月采茶歌》,音词清婉,莫详所自。如‘二月采茶茶叶青,茶树脚下等莺莺’。‘三月采茶茶花开,借问情郎几时来?’

元宵前夜,市居民户各醵金扎龙灯及各种灯式,有彩龙、火龙,彩龙,饰以布帛,施以五彩,头角鳞甲,宛然如活。火龙以篾编成,龙首笼纱裱糊,余用纸糊,式甚简单。玩龙者均裸身,红巾覆发,游行通街,市人嘘花,煌煌火城,元宵夜尤甚。谓此可驱疫。”

四川过年的年俗知识(四川人农历正月到腊月习俗一览)(4)

十五日谓“上元”。灯会自初八日起,十五日而极盛,是夜谓之“元宵”,亦名“元夕”,又名“上元”,通谓之“灯节”,游人络绎,彻夜不断。寺观之内,妇女尤多。半夜以后,又有“偷青”之俗。三五相约,入人蔬圃,取其蔬菜而煮食之,偷时以得闻主人叫骂声为吉。又有偷取人家檐灯送人者,谓可生子。是日送年,俗谓“过大年”。自元日起,十五日内为新年。酒食宴会,互相过从。送年后,乃各就职业。先是“除夕”荐饭之时,具肴籁(蔌)以迎新岁,留宿岁饭,俗谓之“年饭”。至此启视之,饭发霉变黄、红、绿诸色,视之以占年内丰歉。果木树以刀斫之,实以年饭,谓足以繁其果实。是夕,村童燃柴戏火,谓“吼蝗虫”;村户燃香烛,置火杆于屋外敞坝,俗谓“照坝”。

四川富、荣盐场自唐宋以来,即有新年燃灯的习俗。“荣县新年灯火甚盛。唐人称火树银花合者,盍林立矣。而楼台为甲观,乡人通命曰‘亭”。一城数亭,一亭各式,其高数重,构林雕镂,临春组合。彩篾书画,嵌灯如星。一亭然(燃)四五百灯,辉丽万有。西人来观,亦欣然京沪所不见也”(清道光《荣县志》卷12)。自流井王爷庙新年放灯最为有名。正月人日以后,庙内竖灯竿两根,各高十数米,杆上金漆各种韵句吉语,每根竿各挂三角灯16盏,顶上大红灯1盏,合计33盏,象征33重天。灯竿拉索横桁之上,悬挂各色纸花纸人纸马,入夜点灯,灯影串串,光影摇红,纸花映彩。数里之外即可见。沿河一带,全为夜市,万头攒动,市声喧阗。

清人王正谊《达县竹枝词》:“上元灯火舞龙狮,锣鼓喧阗爆竹随。村酒几瓯须立饮,看他会首醉归时。”《阆中县志》(清咸丰元年):“每岁‘上元节’,谓之‘灯节’。沿街之灯,鱼龙曼衍,或狮灯相往还,如古傩者。前三日,府城隍庙前平竖六大木,高数丈,相去数尺,以巨须互相行结,纵横连属之。捏面为盏,如茶盂之半,贮油其中而燃之,置于两缠之结处,凡三百六十灯,谓之‘灯山’。远视之,如疏星万点,横亘天半。妇人无子者,窃面盏以归,和油煎食之,则生子,次年遇此会,出油数斤以答神贶。”

清道光二十五年《蓬溪县志》:“正月上元,民间剥竹制为龙,蒙纱饰彩,虚中纳火节,续之蟠虬壬矫,火焰星流。又剪彩肖诸灵族:狮若搏,象若蹲,凤若翔,鱼若跃。为鳌、为鼍、为蝶、为蝙,其状不一,皆奇巧生动。伯什成队,簇龙游市衢,踏陌巷。户以花炮竞相嬉。但见琼葩四散,一片光明。一时金声、革声、丝竹声、呼声、咤声、鼓掌声、妇女婴儿啼笑声,凡猥沸腾,错杂莫辩。观者目眩耳聋,有交口啧啧而已。自初九至十五,彻明达旦。”

四川过年的年俗知识(四川人农历正月到腊月习俗一览)(5)

川西民俗,“元宵”日,碎米为丸,曰“糖圆”,互相馈遗。市井祠庙,间有猜灯谜者。妇女迎紫姑神卜休咎。过午,焚门钱于户外。谚云:“火烧门前纸,各自寻生理”。是夕忌雨。谚云:“雨打上元灯,中秋月不明”(温江),或云“雨打上元灯,清油贵如金”(简阳)。十五日夜焚化龙灯。省城于十五日于城南土地堂开农、蚕器市,三日始散。

十六日,亲友有嗣艰者,群少年鼓吹送龙灯宝于家门,曰“送宝”。农人例不劳作,称“禁六”,谓违者必遭虫蚀蕃苕。省城武营罗列旗帜、兵杖,出南郊迎喜神。儿童、妇女上城周历,谓之“游百病”。川俗,是日后,商家择吉开市交易,多放爆竹,谓“开张”。童子择吉入学,谓之“上学”,初入学谓“发蒙”。

又川西俗以正月二十日阴晴占一岁米价。谚云:“正月二十晴,米价颠倒行;正月二十雨,米价渐渐起。”俗谓此日为“谷王诞辰”。50年代以后,“过年”仍系蜀中重大节俗,然旧俗多有废置。“送灶”、“接灶”、“烧赙纸”、“赌博”及节间诸灯戏长期废止,其余各俗皆相沿。全国统一规定公休3日,过节已不仅限于汉族人民。

1958年以后,为配合“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倡过“革命化”春节,以积肥、改田改土、修水利工程等代之,民间娱乐活动基本停止。“文化大革命”期间,除政府、团体组织文娱活动外,民间节俗被视为“四旧”,大加扫除,城乡默然,全无节氛。

1978年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发展,民力渐纾。川内各地节俗又渐兴。

1980年前后,元日零时起,城乡皆齐燃鞭炮烟花,于无声处,炮声骤起,烟花飞喷,高下辉映,七彩溅簇,一般可持续约一个小时,甚为壮观。此俗已为当代佳节游戏,非旧时敬神鬼之意。唯成、渝等大城市,因节日烟火过盛,屡有伤人、火灾之累,先后于90年代初禁燃烟火。然民间甚不喜,谓无节氛。现城乡节俗已有较大差异。乡村多仍旧俗,间有灯戏等上街,但远不如旧时之盛。城市多兴新俗,居民多喜探亲访友,聚谈宴饮。中青年人多不用旧俗,唯喜圈麻将,谓“战方城”。家人聚坐,称“杀家鞑子”,小输小赢,消磨时光。家家必看电视,为现时节中一景。民间多已不自制灯,元宵灯会多在大中城市官办,非民间醵金。灯饰多用现代电、声、光技术,形式渐趋大型化、固定化。放灯、观灯多不仍旧俗。一般节前数日即可观灯,会期可沿一月之久。现时川内灯会规模较大者首推自贡市,年年举办,吸引川内各地游客专程往观。

四川过年的年俗知识(四川人农历正月到腊月习俗一览)(6)

80年代末,先后在北京、武汉、广州、上海及新加坡等地游展,享誉中外。成都灯会在50年代后年年在文化公园(青羊宫)举办,仅“文革”中停办,70年代中期恢复,除展灯外,还办名小吃汇展,游人观灯之余,可大快朵颐,为当代川西重要节俗之一。

80年代后期,因办会经费支绌,各地均办灯会等因,由盛转衰,其状大不如前。90年代以后,城市居民多喜在公休日中举家至郊县或乘机飞往外地旅游,此风有渐盛之势。80年代中期以后,正月元日至十五日,至寺庙烧香之俗渐盛。各地必有一处寺庙为“进香”地,烧香者仍以妇女居多。进香并无一定之规,唯求财求福求安,虔诚而已。

省城成都之文殊禅院,腊月三十日晚即人流滚滚,万头攒动,塞路断途。禅院门外,售香烛之货亭比邻接踵,应接不暇。进香者须排队等候入内,当局必出动大批警力维持秩序,以避意外。是夕寺内烛光映空,香烟敝云,纸灰纷飞,人声嗔阗,周围居民皆不堪其扰。寺内香炉因火烛过盛而通体红透,僧人以消防水龙浇之,唯恐成灾。亦有乘车至市郊石经寺进香者,以至于初一、二日成都至龙泉驿公路交通塞车阻断,车阵长达数公里。

二、二月

每年例有“迎春”之典。“迎春”在每年“立春”之日举行,立春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之首,约在公历2月4日前后。有谚云:“一年之计在于春”。历朝每年届时举行隆重迎春大典,自周而降,京师及地方均由官员主持迎春仪式。汉文帝、景帝在宫中“亲耕”,以为天下先。此俗代代相沿,官民甚重之。

清代四川合州(今合川市)有“春亭”,热闹非凡。立春前一日,市中商贾率醵金装扮“春亭”,庆贺“春喜”。雇小儿装扮各种角色,配成剧目,架木为车,中竖铁心,以布束小儿胸背,牢系铁尖之上,为女子装束,头戴花冠,外服鲜艳女装或铠甲,配以戏中应有之物、景。凡三十架,上下以不见铁心为巧。四人扛抬而行,遥望即知为何戏。是日,齐集州署候点,某街某戏,岁有成例。各街富商彼此炫财,各妆未满十岁儿童,或冠顶戴朝服,或蓝衫头巾,或雄冠雉尾,艳色花衣,各骑马在前,春亭从之,沿街出城,随知州大轿前往东郊迎春。至是芒神、土牛、鼓乐前导,各春官从之,各吏役从之,各春亭又从之。城乡男女老少倾出观之,填街塞巷,拥挤不通。时有古谚:“铜梁灯,合州春”,最为喧闹。

“立春”前一日,省城成都府尹而下,率县令、僚属迎春于东郊,具旌旗金鼓俳优侏儒百伎之戏,仪仗甚盛,鼓乐喧阗,芒神、土牛导其前,并“演春台”,又名“高妆社伙(火)”。士女骈集,万人空巷,谓之“看春”。最后诣尹府而止,安神、牛于班春之所。次日黎明,尹率掾属相与祀,勾芒环牛而鞭之,三匝而退,纵民磔牛,谓之“打春”。民欢哗而上,争先攫攘,尽土乃已。俗谓以其土归置耕犁之上,则犁锐而稼美。故争得之,虽一丸而不忍弃,岁率以为常。此为历代官祀,民国初年国民政府明令废止。民间新年有扮“春官”者,顶戴乌纱,身着便服,手执春帖、春牛,沿门说吉利语,谓之“说春”。此俗今无。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唐宋旧俗,“礼后土、演剧,乡村是日祭句芒神”。明清以后,无演剧(傩戏)之俗,乡村有洗净耒耜,悬于梁上,妇女停针缕,不事女红之俗。又新冢必于社前祭扫,谚云:“新坟不过社”。是日农人不田作。捣糯米为末成团(亦有采艾蒿掺入者),燃香烛供之,谓“敬雀王”,祀雀鸟不食稼穑。川西民间称为“敬春分馍馍”。此俗今无。

三、六月

六日六日,民家各曝其衣物、器物,名日“晒服日”。民谚:“六月六,晒衣服。”又于是日研米为末,和以药饵,蹂踏成曲,加以酿酒,视常曲为佳,又名“制曲日”。

六月中旬,早稻成,民间造饭,以酒情供祖先,供后从长至幼各以食,谓之“吃新”。此俗今无。六日为“天贶节”。针灸收药,晒书画、衣物。凌晨汲水,存贮作酱醯,制六曲,浴猫犬。“小暑日”逢雨,谓之“倒转黄梅”,主水。“伏日”作汤饼食之,名为“辟恶”。不嫁娶,择日造酱。

四、八月

“立秋”后五戊为“秋社”,俗称“土地诞”。乡间多演傩戏庆坛,陈杂供,视“春社”更盛。清晨用瓷器收百草头上露,磨浓墨治病,日“天灸”。此俗民国间已废。

五、九月

九月初一至十二,或晴或雨,人多笔之,以为明年十二月之验,谓之“分班雨”。此俗今无。九日为“重阳节”。佩绛囊,簪菊登高,饮茱萸酒。婚媾家馈枣糕。造“重阳酒”,备来岁需,采菊置咂酒中,亦如之。较场阅兵,谓“秋操”。

《直隶绵州志》(清同治十二年):“‘霜降’前一日辰刻,领哨千总诣都阃署,设旗纛神位,行一跪三叩礼,率马步兵丁,请大纛出衙,明盔亮甲,由东西辕门过队。视此月日主与东西南北某城门相合,即出其门下较场,明出暗进,不迎回衙。是夜五鼓,各兵下较场打牌枪三次,始回衙安大纛,行一跪三叩礼。”“霜降日”,农人涤未耜,藏于室,制茱萸油,谓之“艾油”。供养老(人),备御寒具。此俗今多无。城镇中近年组织退休老人参加登山及聚会娱乐等活动,称是日为“老人节”。

四川过年的年俗知识(四川人农历正月到腊月习俗一览)(7)

六、十一月

收获已毕,各种秋粮已种,乡农率多邀约围猎,以除害物,预积柴薪以供燃烧。小康之家,预蓄肥猪,至“冬至日”杀之,腌以过年,谓之“杀年猪”,亦有呼为“洗”者。又将猪肉切细,和以椒盐香料,纳于小肠中,谓之“装酿肠”,熏干食之,味极香美。

七、十二月

俗称“腊月”。(按:《礼》传:夏日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蜡),秦日腊。腊者,猎也,田猎取兽以祀其先也。或曰腊,接也,新故相接,大祭以报功也。王者各以行盛日为祖衰,为腊。故汉腊在戎,魏以辰,晋以丑。自是以后,率皆以“冬至”后三戊(戌)日为腊,当在十二月,故称腊月。)

十二月初一日晨,各铺户祀神,爆竹有声,自新年开张后,逢朔逢望,铺户祀神,禁放火炮,防火故也。自是弛禁,凡市年节品类,悉张于门,门神、门钱、宫灯、纱灯之属,争奇炫靡,蔚然改观。至若糕饼茶点,干货等类,包裹重叠,月中日甚一日。清人杨燮《锦城竹枝词》:“精做年糕细细磨,巧翻面果下油锅。米花糖饼兰花豆,费得阖人十指多。”

初八日,民间多用腊肉杂蔬菜煮粥而食,谓“腊八饭”。是日,民间多以此日婚配子女,无诹吉避凶之择。初旬以后,寺庙庵观僧道女尼刷印灶疏,分送民家,给钱给米,多寡不一,谓“送灶疏”。

十五日,川桃花、生柿花沿街布卖,其声闻阗阗。裱糊字画,张城隍庙壁,大小条幅,沿街夜市,以为新年疥壁俏品。

十六日,各行生理停贸结帐,牲礼鱼肉,燃香烛爆竹以酬神,谓之“倒牙”,又名“封牙”、“圆牙”。“倒牙”后用猪首杂鱼祀城隍、当方土地,复供家灶,供毕,烹饪以食。家人或邀亲友聚饮,谓“吃年饭”,又谓“团年”。

四川过年的年俗知识(四川人农历正月到腊月习俗一览)(8)

二十三日夜,间填疏祀灶,香烛供果,焚疏于灶,谓之“送灶”。“除夕”,“接灶”,谓返自天也。祭用米品及饴糖,谓之“灶糖”。又于灶中(前)置米、豆、茶、盐少许,祭毕洒灶中,又断稻草同洒入,谓之“祀灶马”。是日,沿街担卖糖果,谓之“灶糖”。腊月自敬灶以后,赶集趁墟,所忙者皆年节事。时则村塾之师已解馆,就街头为人书春联,乡之人围绕争购之,以贴春联为年节必要之事。门楣之上,缕彩纸贴之,谓之“喜钱”。门上贴画像,描以金碧,谓之“门神”。按《荆楚岁时记》:“书宜春字,系立春日事;剪彩为人贴之门上,系人日事。”邑俗敬灶以后,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旧岁未辞,而新春消息早透矣。

二十四日,备酒菜,长幼欢饮,谓“过小年”,惟江西籍人家存此俗。又谓“王侯腊”、“小除日”,黄昏时,乡人束稻草于竿燃之,遍走田间。洒扫屋舍,燃灶灯如“元夕”,俗云送灶神上天。先日,僧道送年疏并灶科为祀灶之用。是日始煮腌腊各物,合家团#而食,曰“团年”,伯叔、兄弟以次招集。亦有用二十三日者。

“除夕”,自二十四日至三十日皆可祀先,俗名“过年”。

三十日为“除日”,日中,阖家饮食,或邀至亲,曰“吃年饭”。亲友相过,日“辞年”。有赐,曰“压岁”。贴门神,挂五色纸诸彩胜于户,燃灯于牛马厩、猪栏、鸡栖,并烧苍术以辟瘟。满注水于瓮,储新年饭食。长幼男女围炉,酣饮达旦,日“守岁”。三十日午后,又命童子持刀向果木干上斫一小口,以饭纳口中,谓“灌年饭”,灌时祝之日:“斫一刀,结一挑;斫一口,结一斗”。“除夕”夜,小儿则结队提灯,手执竹杖,遍击房中,口中有词,曰“驱鼠”。夜半净灶,置釜其上,涤洁后覆之以盖,旦日揭视,则中有一物,以验来岁丰歉,是为“卜年”。50年代以后,十二月中各俗,机关单位因工作日所限,有所淡化,农村中多依旧俗。近年,城镇中流行举家到酒楼餐馆中订座吃团年饭之俗。餐饮娱乐行业亦一改旧俗,年节中照常营业,处处张灯结彩,食客盈门。各地经营有特色,价廉实惠的餐馆,有十二月下旬日日爆满者。不少高档酒楼亦纷纷推出“合家欢”廉价套餐,以招揽客人。“守岁”习俗,50~70年代多仍旧俗。

四川过年的年俗知识(四川人农历正月到腊月习俗一览)(9)

80年代以后,有较大改变。多数人家早早吃罢晚饭,备办瓜果点心,肉食酒品,举家围聚家中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每年定时播出的春节联欢晚会。届时街道车马行人几近绝迹。午夜12时报时钟声一响,各户齐出户外燃放鞭炮礼花,城乡瞬时欢声四起,火树银花,甚为壮观。为城乡节俗之一大景观。近年看晚会者渐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