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心理门诊,你所不了解的那些事(1)

随着我们对心理学关注度的提高,很多人开始更关注心理健康,看心理门诊也不是什么偷偷摸摸的羞耻事了。但是绝大部分人对于心理门诊并不像内外科门诊那么了解。现在,我们来聊聊看心理门诊那些你不了解的事。

1.首先确定是否需要看心理门诊,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看当下的情况你是否困扰,这个令你困扰的事是不是过多的占用了你时间与精力,是否影响了工作与生活,有没有伴发的躯体症状,失眠、食欲下降等等。出现精神症状更应该及时就诊。

2.如果你决定看心理门诊,那么需要选择合适的机构,建议尽可能选择比较正规的权威机构,诊断明确后,如果需要长期的心理治疗也可以选择服务比较好的正规心理机构进行长期的治疗。因为我国的现状是权威机构在看诊时间上非常紧张,在积极关注和倾听上,看诊的质量确实容易受影响。并不是医生水平的问题,这是整个医疗环境和社会问题。

3.选择合适的心理医生有利于提高诊疗效率,有很多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都与隐私相关,那么建立好良好的、彼此信任的咨访关系至关重要,最简单的性别、年龄,如果让一个年轻HIP-HOP少女对一个年长的男性心理医生倾诉,那么或许并不那么容易建立起很好的共情。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选择你觉得舒服的心理医生进行治疗,毕竟良好的医患关系会使整个治疗过程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看心理门诊,你所不了解的那些事(2)

4.心理医生擅长的领域不同,有些在对两性的心理治疗上更有经验,有的在青少年心理干预上更有心得,有时候也会出现当一个心理医生接诊后,因为一些原因,转介给更适合的心理医生的情况。这很正常,并不是医生的问题,一个内科医生也具备判断患者外科疾病的能力,甚至简单的治疗,但是如果需要动手术,当然还是外科医生更有经验,更换医师是一种比较负责任的专业态度。

5.心理治疗有专门的流程,多数情况下不是一次就可以的解决的,可能需要去很多次。很多问题都无法在一次的诊疗过程中全部解决,绝大部分需要3-5次,甚至有些需要几年。频率上有的需要每周1-2次,有的每个月1次。第一次只是建立咨访关系,倾听,确定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学范畴,是需要精神科干预还是心理治疗。很多患者在这件事上都存在误区,觉得一次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就认定看心理门诊是没什么用的。寄望于一次就解决全部问题是对自己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

6.一般首次诊疗时间大概在40-45分钟左右,很少有必要超过一个小时的。有一些机构收费是按时间算的,但是真的不是因为想要收费才按时间算钱的,因为在这个时间里,足够完成首次的诊疗,再多很可能也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白白浪费患者和医生的时间,因为这样的安排是大量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结果,绝对不是一种营销的手段。很多心理问题就是需要一步步解决。如果存在治疗1次或者一天做8个小时心理治疗就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医生我想我愿意尝试,问题是没有这样的方法。如果感冒了,需要吃头孢,预计吃一盒就会好,有谁会一顿吃一盒的头孢吗?

看心理门诊,你所不了解的那些事(3)

7.不需要问“医生,你教我该怎么做?我要不要离婚或者我要不要辞职?”医生无法告诉你该怎么生活,你在情境中, 医生不该也无法替你做任何决定,适用于别人的方法未必适用于每一个人,人是主体,不同的人对待相似的问题,可能有截然不同的方式与结果,医生的任务只是让你看清楚你身处的情境,分析那些你所忽略的因素,那些困扰你的潜意识,让你很清楚的知道发生了什么。人对于未知总是充满恐惧,当足够的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或许你自己就清楚该如何做,如何让自己走出困境,毕竟没有人有超能力替你生活,这才是对你负责任的表现。

8.如果您需要看家庭的问题,建议可以整个家庭来诊,如果不愿意来的,硬拉到门诊来,效果并不好,主动求治的愿望非常重要。如果在了解病史的过程中,患者不配合,信息不准确,那么是没有诊疗意义的。但有些严重的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疾病确实是需要强制干预的。

9.国内的现状是精神和心理很难分开,所以也就是说,在大部分专业的医疗机构,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医生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那么在诊疗过程中,在区分心理还是精神问题上,绝大部分具备证照的心理医师和精神科医师都能准确判断,不需要重复看诊,这也是我们的国情给患者和家属的一种福利吧。

看心理门诊,你所不了解的那些事(4)

10.在治疗过程中,如无必要,尽可能不更换主治医生,因为诊疗过程是个连续的过程,医生对你的了解也是比较全面的,如果反复更换,有可能使整个诊疗不连续,或者同一症状反复述说,有些症状却漏说,结果耽误治疗的过程。固定的诊疗医生也会提高诊疗的效率,不需要反复述说既往史,不需要再重新建立咨访关系,节省了双方的时间,也降低了患者的诊疗费用。

11.治疗好了就没有事了吗?并不是,定期的复查,培养自我觉察的习惯,对心理的长期保健非常有意义,不要等到不得不治疗的情况再干预。早发现,早干预,诊疗上容易的多,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困扰。

12.关于心理治疗,内容是保密的,如无必要,医生不会将诊疗的内容透露给除患者外的其他人,涉及到司法或者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情况例外,精神疾病例外。所以患者可以放心的与医生沟通,尽可能准确的回答医生的问题,避免隐瞒病史,因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科学,不是超能力,不是玄学。

看心理门诊,你所不了解的那些事(5)

以上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对心理门诊所不了解的事,一定有未尽之处,越多的了解了这些,会使我们在心理门诊的诊疗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提高就诊的质量,让心理学帮助更多的人。

看心理门诊,你所不了解的那些事(6)

掌上心理 特约心理医生 陈爽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沈阳脑科医院)沈东分院 心理科

看心理门诊,你所不了解的那些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