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高中的心理课,老师会让我们背古诗。要求不高,一节课把一首古诗背会后就可以做别的事情了

而我背古诗的时候,总是走神,一首四句古诗,我背了四十分钟,一节课都背不下来;我让我弟背古诗,他最多十分钟就背下来了。我想,是我的记忆方法出了问题

如果我们只看时间的话,四十分钟理应比十分钟获得的知识更多才对,但是因为方法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

李雪琴是2013年辽宁省的高考状元。

人家的状元可不是白来的,她的状元有一部分就来自她的记忆力。

她说:“大二没怎么认真学习的情况下,在期末考前只看了一宿书,便能记得七七八八,然后第二天考了90多分。”

甚至登台《脱口秀大会》的稿子都是现背的。

我们知道,天分这东西我们没法改变,但通过正确的方法我们也能够轻松地达到记忆目标。那究竟怎么做,我们才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效地达成记忆目标呢?

提高记忆力的10个简单习惯(有效改善记忆力)(1)

记忆分三步,集中注意力,理解,提取。

第一,集中注意力。

首先我们要集中注意力,我平时上课的时候,需要时不时地记笔记,但是我又跟不上老师的语速,记下来的东西通常都是有头没尾的,或者脑子里想的和笔下写的不太一样,我觉得这和注意力多少有些关系。

我在记笔记的时候,既要保证字不写错,又要保证能抓住老师说的重点,这时候注意力在两个点上,我的大脑无法判断该把注意力放到哪,注意力就无法集中,从而导致写错,或者不知道老师讲得重点在哪。

那我们换一个场景,此刻的我们是在默写,不用抓重点,老师根据我们的写字速度调整语速,我们只要把对应读音地的正确汉字写出来就可以了,这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在写正确的汉字上只有一个注意力点,这会让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并且,正确率也提高了不少。

所以我们记忆的第一步是集中注意力,把注意力放在一个点上。

提高记忆力的10个简单习惯(有效改善记忆力)(2)

第二步是理解。

背书之前,我们会习惯性地把这段内容先读一遍,为什么要读一遍呢?也是为了让自己了解它的大概,逐渐理解。

如果碰到不理解的地方直接跳过,后面背书的时候会发现我们会经常卡在这个部分。所以碰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做个记号,然后从书本之外搜集一些资料把它弄懂

不带理解的背景下去背诵,很难把这段内容给背下来。

完成了记忆的前两个步骤,你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

提高记忆力的10个简单习惯(有效改善记忆力)(3)

第三,提取。

最后是提取。

你写作业的时候需要回想老师上课的知识,然后做题,这个过程是提取的过程。

上学时期,老师就强调过,理论和实践,二者缺一不可。这就是为什么老师讲完课,还要布置作业考察你的原因。

平时老师给我们讲知识A,我们听取知识A,这个过程是学习理论的过程。理论学完自己做题,从大脑把知识A提取出来用于题目一,题目二,还有题目三。在不同的题目中使用该知识的过程让你推敲,练习,从而让你不断加固理解,让这个记忆的过程特别有效。

提高记忆力的10个简单习惯(有效改善记忆力)(4)

提取知识的过程中会出现两个结果,一种是提取地很顺利,没什么问题还有一种情况是你发现提取的过程有困难,没法用上,那个卡住的点就是你还没掌握的地方,你需要再琢磨一下或者去请教老师。

记忆就是集中注意力,理解,提取的过程。希望我们都能掌握这个套路,来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哈柏说:“记忆力并不是智慧,但没有记忆力还成什么智慧呢?”

掌握这一个套路,记忆力再差也能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