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点进来(✧∇✧),本篇是电影《告白》的原著剧情对比解析,但没看过电影想先了解整个故事的,可以先看我上一篇文章,感谢支持。】
《告白》讲述了某天女教师森口悠子发现自己的四岁爱女被杀害在学校的游泳池中。
尽管该起事件被断定为意外死亡,但森口却向学生们宣告犯人就在班中,并展开了自己的复仇。
很多人看这部电影,都会把重点放在对未成年犯罪的批判和争议上。
但尤其结合原著来看,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思考很多很全面,只看表面对错的话,未免有些浪费。
《告白》不是简单的悬疑故事,人物性格尤其值得品鉴,就算是普通的路人甲、现实中常见的普通人。
病毒传播似的愚昧和残忍几乎涵盖了大部分角色,所以除了制度缺陷之外,独特的人物性格也是这场盛大悲剧的催化剂。
所以,这场复仇我从未觉得畅快或过瘾过,我只觉得太绝望。
因为事件太复杂、成因太多的时候,就像一盘死局无从下手,每个人都很痛苦。
所以,这本小说真的很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
正义的、批判犯罪的观众,对法律、家庭教育、童年创伤、校园暴力有体会的观众都会被深深吸引。
对人物性格很感兴趣的榨干君就带大家分析一下,电影相比原著改编了什么:
一 电影中女主的人设改动
电影和原著中的森口老师其实有差别,看似只改编了一些小细节,塑造出来的形象却是不一样的。
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影片结尾森口的最后一句话是“你现在开始重生吧。骗你的。”
其实这句话有争议,第一种含义是:杀死渡边母亲的复仇是骗他的,她只是为了让他感受失去最爱的痛苦,并没有真正害死渡边母亲;
而第二种含义则是,他想重生是不可能的,渡边母亲是真的被炸死了。
原著中没有这句话,那么电影特意加的这句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可能是导演故意设置的开放结局。
因电影有森口拆炸弹的镜头,我在这里就暂时认为是第一种含义,正好拿来与原著做对比。
原著里没有最后这句话,所以森口是真的害死了无辜的渡边母亲,就为了让渡边生不如死。
所以原著女主走的黑化路线,而电影里女主经过改动,形象瞬间高大圣洁起来。
原著作为一本黑暗悬疑小说,女主的人设塑造相比电影要“自私”一些:
她家境不好,做老师也只是为了生计,并没有多伟大无私的导师理想。
在女儿被杀后,她基本上是在一心复仇:她故意激化学生对渡边的霸凌、教唆维特老师逼疯下村。
甚至最后,她也并没有对下村妈妈的死展现出愧疚来,甚至暗中害死渡边的母亲,就为了报复。
有人说:惩罚这两个母亲是合理且应该的,毕竟是她们没有教育好孩子。
但我还是坚决认为这种看法绝对偏激:
环境和教育的错难道只归于母亲吗?那些逃避的父亲呢?社会环境呢?或者孩子本身的问题呢?
更何况没有任何个人有权制裁别人。你可以说这是复仇,但不能将其合理成制裁。
所以理智客观来讲,小说的女主是在恨意之下违背了自己曾经的信条和初衷。渡边的人生也基本无法逆转、到此为止了。
其实在电影里,森口也坦白自己激化了霸凌、逼疯了下村。
但在下村杀母案后,导演给她加了一场痛彻心扉地哭戏,原著里没有这一段。
个人认为这场哭戏或许是对她愧疚挣扎的体现,最终她还是决定拯救她的学生,放下冲动的复仇。
说来挺有意思,这两种形象的女主看似差别很大,其实也就是一念之差的事:
往左,一心为女儿复仇,不顾一切将凶手折磨得生不如死;
往右,理智地放下仇恨,帮失足少年扭转人生。
二 渡边修哉与美月的感情线
(要命,这都能磕糖?哎,还真可以。)
很多人都迫切地想知道,渡边到底有没有喜欢过美月?
的确,无论电影还是小说里,渡边对美月的感情都比较模糊;
加上渡边这人性格又特别傲娇,他的自述里就没几个入他眼的人,所以他的感情让人难以判断。
对于这种严重情感缺乏又口是心非的人,我们就不能单单从他的自述里提取感情信息。
换句话就是:客观观察,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
电影里的渡边形容美月,只用“消遣”一词一带而过。
放眼全片,渡边对美月的特殊感情几乎没有,美月对他倒是深情。
个人认为,影片导演为了塑造渡边狡猾极端的性格,有意削弱了他对美月的感情,而原著里不是这样。
原著小说里,渡边在遗书中提起和美月的恋爱时,先说了一段话:
“请不要以为这个女友填补了我对母亲的思念,是不是要把她的事写下来我有些犹豫,但为了防止别人胡乱猜测,还是写下来的好。”
为什么要说这么一段话呢?不在乎直接省略就好了,何必多此一举呢?
下一段就是他对美月的一番描述,十分详细,又欲盖弥彰地难掩傲慢:
“她还不算笨,也有点头脑。没有特色的平凡长相我也不讨厌。
但我对她的好感不是因为这个,而是所有人,遗憾的是也包括我,都对森口的话信以为真、非常恐惧时,她怀疑了,并确认了真实情况。
而且她并没有在知道真相后得意忘形地到处散布这事,而是藏在心里。这让我心生敬意。”
当时读完这段话,不知为何有种忍俊不禁的感觉。
因为“得意忘形”这个词用在渡边自己身上还挺合适,他却浑然不觉。
此时我们起码能确定,渡边对美月是有敬佩之心的,因为她身上有他缺乏的优点。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
在原著里,美月和下村直树是青梅竹马,美月还暗恋过下村。
所以在下村被逼疯、杀母之后,美月潜藏心底的遗憾和恨意都指向了曾不停鼓动下村回校的维特老师。
渡边奇怪她为什么这么恨维特,美月原话是:
“因为直君是我的初恋……啊,不过我现在喜欢的是你。”
特别突兀的是,渡边当场就爆了,原文如下——
她把我跟这种笨蛋相提并论,还有比这更受刺激的屈辱吗?
“太可恶了,你脑子没毛病吧?”
我以为自己只是心里这么想,结果好像是真说出口了。
这段不知大家如何感受,反正我当时是更难憋笑了,因为吃醋反应比较明显。
人家下村又怎么你了?
而且他再怎么小看下村,也不至于一提名字就气得冒火,而且生气就生气吧,还骂出来。
按照渡边的性格,他真厌烦一个人是不屑去理的,因为那纯粹浪费时间。
而且就算偶尔嘴欠,渡边通常也是讽刺人家,没必要破口大骂。
就连杀死美月后,他竟然还有个奇怪的想法:
把装有她尸体的冰柜拖到开学典礼的礼堂,大家一起被炸死。
当然他知道冰柜太重,瞬间打消了念头。但光这个念头就不符合他精明的性格,实在太不正常了。
综上一切,个人认为渡边对美月的感情,肯定不像他自己说的那么轻描淡写,或许他自己都认不清自己的感情。
这种感情也许不是深爱,也说不上真爱,但依赖和默契肯定是有的。
三 渡边修哉的人物性格
(唉我就乐于分析变态)
渡边修哉作为电影的绝对男主、小说里的最终大boss,性格上的复杂和触动人心是一定要有的。
忍不住夸一嘴演技炸裂的小演员,真是颜值、气质和演技都有了。
渡边的家庭教育不但缺失,而且很扭曲,他的母亲的确要负很大责任。
他母亲痴迷电机知识,痴迷到只给他讲这个,而且她反复无常、非常自私。
这使得渡边的人生过于理性,缺乏温暖、共情和爱。
但他母亲走后,父亲也没有尽到足够的责任。而且从字里行间能感觉到,他的父亲更喜欢小儿子,对古怪的渡边却很排斥。
13岁的渡边虚伪、极端、倨傲过头,却又继承了母亲的疯狂,做事不计后果。
他对任何人都不喜欢,却与抛弃自己的母亲血脉相连、心灵上紧紧依恋,的确是一种很难解释的类似恋母的情结。
不知大家有没有觉得,电影版本的渡边有一点点中二。
不但一口一个“笨蛋”、“庸人”、“凡人”、“蠢女人”,时不时还来个脑内小剧场,“让这些凡人臣服于我的才能”。
幸亏他话少,这心理活动太羞耻了,说出去分分钟社死的地步。要不是看他是个天才,谁都忍不了。
那在原著里他有这么幼稚吗?
不但没那么中二,小说里的渡边最令人惊讶的是——真的聪明,逻辑相当缜密。
而且跟随他的心理活动,让人感觉他的行为是合理的,并非想一出是一出。
比如他决心用杀人来上新闻引起母亲注意的时候,其实想了很多:
他知道不能随便上街杀人,因为这样警察和媒体会把教育原因归于父亲和继母,而不是母亲;
所以他要用自己的机械才能杀人,这样才会追究到母亲身上。
他还想到受害者不能太普通,不然案件不会引起轩然大波。
在帮手的挑选上他也下了很大功夫:
不能太正义,因为太正义的人不会跟着他做坏事;
也不能太坏,因为太坏的人不会举报他杀人;
不能太聪明,太聪明的人会猜透他的真实目的;(这么邪门的目的谁会猜透啊喂!)
所以渡边身上有一种反差,他既过于理智又很懂人心。
他内心是渴望爱的,但又非常不稳定,没有安全感。
原著中,最初渡边对继母是不讨厌的,一家人和和气气,他甚至开始享受那种“笨蛋的生活”。
但继母怀孕后,父母把他排除在外。信任建立又摧毁。
在那样的时刻,渡边的自述竟然没有任何的愤怒和控诉,连“笨蛋”都没再叫。
他只用了一句话带过去:“一个小泡泡,啪嗒一声破灭了。”
四 电影整体风格与原著小说的区别
电影风格与原著差别还是比较大的,相比小说的结构严谨、平铺直叙,电影更丰富刺激一些。
而且在小说的基础上,改掉了人物的部分对白和性格。
其实改动也是难免的,不仅仅是电影时长有限的原因,还因为影像与文字的形式不同。
电影作为比小说传播更广的艺术形式,就必须兼顾商业性:
它缺乏文字架构,但需要让观众看得懂。
加上影像故事注重节奏的起承转合,所以电影需要适度的夸张、渲染和冲突。
《告白》小说在人物的性格刻画和逻辑上更细致,但在艺术美感上,电影版还是没得说的。
所以感兴趣的话,还是推荐大家两版对照着都看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