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高中背诵部分帝高阳之苗裔兮 课程离骚选(1)

[原创课程,欢迎批评]

[片段摘录:传说读书有用兮,书中还有颜如玉。我三岁入学堂兮,至今还在里面混。作业猛如老虎兮,月考来时如绞索。我起得比鸡早兮,整日与众书肉搏。]

一、【注音朗读】参看课文脚注(或查词典),给文中陌生词语注音。之后,有节奏地朗读全文。

二、【初步感知】朗读之后,合上书,在此书写:我感受到了屈原宁死不屈、不同流合污的坚强意志。

三、【标题解读】我这样理解“离骚”:

“骚”可能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要离开它。“骚”是什么?马身上的跳蚤?这真是让马痛苦不堪的东西。因此,离骚就是离开难以忍受的(让人皮肤发痒——如约伯之痒?)的痛苦。(《说文》骚,摩马。形声。从马,蚤声。本义:刷马。动词。《说文》把骚的本义理解为动词“刷马”,愚以为是不到位的。马身上若没寄生虫、不痒何苦刷之?)教材17页注①提供了3种理解,1、离愁;2、遭(罹)忧;3、楚地古乐曲名。笔者的理解与1接近)

四、【批注理解】请在下面诗的段中、段末,作批注式的理解。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为生而哀)(“民生”理解为“人生”更合语境。因为屈原不是平民,若为平民哀叹就排除了自己,这是不合语境的。下文同解:“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朱熹集注:“言人生各随气习,有所好乐。”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好修被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因美被替)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善而不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王不察民)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奸人嫉我)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时俗巧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背绳追曲)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忧郁独困)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宁死不为)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不群本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异道难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压抑忍耐)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清白而死)【我与世俗不合,愿以死与之绝离】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反悔道错)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迷途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骑马皋丘)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不改初衷)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制衣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我情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冠长佩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芳质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反顾观望)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佩饰芳菲)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我独好修)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死不变)【我欲坚持美善,虽死也不可改变】

五、【主旨确证】通过以上理解分析,两首诗的主旨,可以这样综合、概括:

诗歌抒发了诗人因内心美善而遭到世俗奸人的嫉恨排挤的极度哀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宁死不改清白、决不与世苟合的坚强意志。

六、【内容审美】你觉得《离骚》(选)所表现的内容美在哪里?

我觉得《离骚》(选)所表现的内容美在:1、芳草、香花、美貌、华佩的意象,引发我们丰富、美好的遐想;2、面对世俗诬陷,仍保守价值(清白),宁死不屈、决不苟合的意志,折射出诗人心灵力量(时空)的强大。

七、【形式审美】你觉得《离骚》(选)诗写得漂亮么?凭什么?

我觉得这首诗写得漂亮。所凭的大约是:1、不变的“兮”字句式反复吟唱与丰富的诗情形成张力,使诗节奏顿挫、齐整(其中的对偶句,加强了整齐性)而情感丰富、浓郁。2、直抒胸臆与托物言志(比喻、象征:物美、外美寓意人美、内美)形成张力,使诗的情感明白而浓厚,但又不失含蓄和美的意蕴。3、奸俗与忠良、坚持与悔恨等对比、反衬,加强了叙述的张力和抒情的波澜。

离骚高中背诵部分帝高阳之苗裔兮 课程离骚选(2)

[作者摄:香草-美人-臣妾]

八、【文本与文本】阅读下面的文段,并回答问题。

五月初五的端午日,除了与屈原之死有关,也是遭受迫害的另一楚国英雄伍子胥的纪念日。当年吴王夫差罔顾辅臣伍子胥谏言,反而听信奸臣挑唆,赐其自杀,并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由此成为民众在这天必须追思的第一冤魂。  

东汉年间,十四岁的曹娥小姐因父亲溺江而亡,沿江哭寻,因不见尸首而投江自尽,父女俩的尸体在五月初五那天浮起,为避风化嫌疑,曹娥的两手竟从背后抱住父尸,其感人事迹也随之被乡民所怀念。  

明朝以后,端午日又跟白蛇传说扯到了一起,因为就在端午当日,白素贞小姐饮用雄黄酒,险些露出蛇妖的本相,因此民众起而仿效,指望能起到除妖去邪的功用。  

一个节日同时有具备纪念诗人、忠臣、孝女和辟邪驱魔的多重语义,实在是十分罕见的事情。为了弄清什么是端午的最高母题,我们不得不对这个节日的起源作简明的阐释。  

端午日就是五月初五,它意谓着夏季(午月)的开端,由于隐含两个“五”字,所以一些地方又称为“重午(五)”,多出现于夏至前后。那天,炎热的夏季已经逼近,各种鬼魂、蛇虫和瘟疫开始欢乐总动员,古人形容它“五毒尽出”,眼见得不是个吉祥的日子。  

端午就是最古老的亡灵纪念日,世人要在这天悼念那些不安的鬼魂,祈求它们离去。但这一“鬼日”却因佛教传入而发生位移,被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替代。端午的原始功能,在岁月的侵蚀中变得暧昧不清,只有在门上悬挂菖蒲、艾草、石榴和胡蒜等的祛邪风俗,还约略暗示着它与鬼魂的关联。菖蒲叶片状如宝剑,方士们称其为“水剑”,后又引伸为“蒲剑”,据说可斩各种妖魔鬼怪。一方面小心翼翼地劝慰冤死的亡灵,一方面又大张旗鼓地驱除恶鬼,这种软硬兼施的两面手法,构成了端午习俗的真正母题。  

在我看来,一月一日(春节)、三月三日(上巳)、五月五日(端午),七月七日(七夕)、九月九日(重阳)和十一月十一日(冬节),这六大节日,正是夏历所设定的主要节日谱系,其共同特点是日与月的序数重合,显示夏人在历法游戏上的幽默品格。除了十一月十一日的节日含义已经散失,其它至今仍在或轻或重地发挥功能。夏历首次由夏朝启用,第二次在春秋战国被部分国家应用,第三次由汉武帝重启,一直沿用至今。这就是夏历的三度兴起。端午节的习俗,无疑始于夏朝,又在战国时代被楚人所用,其源头远在屈原和伍子胥之先。这两位楚国忠臣的死期,若不是碰巧刚好撞上端午日,就是被当地百姓蓄意改造,以期与鬼节融为一体,成为祭祀追穰的对象。至此,端午节的起源之谜已经昭然若揭。 (朱大可《端午节的夏代起源》)

朱大可先生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何时?最初的、最古老的含义是什么?它凭什么又跟纪念诗人、忠臣、孝女联系在一起?

朱大可先生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夏朝。最初的、最古老的含义是亡灵纪念日,世人要在这天悼念那些不安的鬼魂,祈求它们离去。因为诗人、忠臣等的死期,碰巧刚好撞上端午日,也或是被当地百姓蓄意改造,以期与鬼节融为一体,成为祭祀追穰的对象,于是联系在一起。

九、【文本与生活】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端午节有些什么习俗?上文的信息是否可以解释这些习俗?

门上悬挂菖蒲、艾草、石榴和胡蒜等的祛邪风俗,按上文的解释就是一方面“劝慰冤死的亡灵”,一方面“驱除恶鬼”。以下文字,可以算是对划龙舟、吃包粽子的含义的解释:

这就是现下流行民俗的起源:在屈原被谋杀的那个日子和那个现场举行哀悼屈原的祭礼,他们机智地用赛龙舟来隐喻当时激烈的追杀场面,用包粽子来隐喻屈原被投入江中的悲惨事变。其中,米饭象征他的肉体,粽叶(竹叶)象征装他的麻袋,粽丝象征捆扎他的绳索,而把粽子投入水中,则象征着屈原遭人溺毙的真相。而由于时间的流失,这些出现在屈原纪念大会上的隐喻,最终成为费解的谜语。至此,历史被收藏和掩蔽在了壮丽的风俗的背后。(朱大可《置身于谋杀屈原的现场》)

十、【妙句品仿】

“《徐曰》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注:丂kǎo气要舒出的样子)也。”也即是说,“兮”字句式,有种语气、节奏的压抑、顿挫感,对于抒发情感似乎有欲扬先抑之妙。请模仿《离骚》的句式写几句诗(3句以上),抒发以下情感:

读书很苦(或食堂饭难吃)。

示例1读书很苦:

传说读书有用兮,书中还有颜如玉。我三岁入学堂兮,至今还在里面混。作业猛如老虎兮,月考来时如绞索。我起得比鸡早兮,整日与众书肉搏。晨钟响催我命兮,衣衫不整进食堂。雾霾拥我小跑兮,老师早已站讲台。饭食刚才下胃兮,又猛灌知识琼浆。整日股不离座兮,神经伴脊背扭曲。知识真有重量兮,我双肩沉重难扛。盼望学业有成兮,少华未过发已黄。

示例2食堂饭难吃:

铃声刚敲响兮,我就向食堂飞跃。有长毛腿的野兽兮,比我到得还早。我认真地排起队兮,后来的却往我前面跑。插队的真可耻兮,我只在心里吼叫。等我排拢窗口兮,饭盆的热气大大减少。端着古板的饭菜兮,油分子却不见了。坐下准备动筷兮,薄片的肉上见毫。白米有些硌牙兮,青菜煮得魂掉。不吃浪费盘中餐兮,只勉强鼓着腮咬。做生意的老板兮,赚钱也不能这么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