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流传着“七世情缘”的神话传说:”某年的七月七,玉皇大帝在天宫大宴群臣,吃喝玩乐,热闹非凡。

玉皇大帝一时兴起,命金童玉女向众神敬酒,二人敬酒敬到南极仙翁面前,一小不心,琉璃杯掉到阶前打得粉碎。玉女看见金童吓坏了,便朝他微微一笑以示安慰。”

没料到玉皇大帝勃然大怒:此地是堂堂天宫,你们岂可乱动凡心?”

于是玉帝便将两人贬下凡间,让他们七世苦恋,不得成婚。于是,便有了第二世“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

徐克的电影才称得上武侠片(徐克翻拍爱情经典也同样是高手)(1)

公元三七七年出现了关于《梁祝》最早的记载。

千百年来,它经过影视剧和戏曲不断的改编和演绎,已经成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佳话。其中影响最大的,有1954年桑弧的越剧版《梁祝》,1963年李翰祥执导的黄梅戏版的《梁祝》,它们在尊重史料的基础上增添了更浪漫主义的色彩。

1994年,徐克也重新翻拍了《梁祝》,

他面临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将这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讲得独到、新颖。徐克当然有这个能耐,事实也证明——他做到了。

徐克的电影才称得上武侠片(徐克翻拍爱情经典也同样是高手)(2)

徐克电影里的祝英台(杨采妮饰)是全片中最重要的角色,她没有经过任何世故的斧凿,有着天然去雕饰的清新气质。

在祝家的深闺大宅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整日做着“青春梦”的祝家小姐,

她让丫鬟代做功课,而自己则站于瓦砾屋顶远眺四周,痴痴地望着蝴蝶在罐中飞舞。

徐克的电影才称得上武侠片(徐克翻拍爱情经典也同样是高手)(3)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祝英台展示琴棋书画时的错漏百出,

则完全与史书中所描述中的“自幼随兄习诗文,恨家无良师”有着不小的出入。既将祝英台塑造得“反礼教化”、”反脸谱化”,便自然而然的有了“刻板而不失幽默”的梁山伯(吴奇隆饰)。

徐克的电影才称得上武侠片(徐克翻拍爱情经典也同样是高手)(4)

徐克在尊重原著故事框架的同时,自己也做了许多大胆的假想和润色,戏剧化也生活化地还原了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一段青春往事。

梁祝二人在崇绮书院之相遇,从两人的争执误会、到同居一室暗生情愫,再到同甘共苦与识破身份的山盟海誓,这一段故事情节被处理地顽皮、幽默,纯情又浪漫。

而在文库的生活以及读书、考试、抚琴、踢蹴鞠等一系列有趣的片段,也极大程度丰富了电影内容,也反衬出了结尾的悲剧力量。

徐克的电影才称得上武侠片(徐克翻拍爱情经典也同样是高手)(5)

电影可分为“知交”和“零落”两个部分,固然电影前半段让观众倍觉轻松,到后半段,徐克却将悲情刻画的惨绝人寰,一天一地,对比鲜明,最后更还原了书本所记载的“突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飞沙走石,山伯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那悲怆凌厉的效果。

徐克的电影才称得上武侠片(徐克翻拍爱情经典也同样是高手)(6)

这段爱情悲剧发生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这也是徐克版《梁祝》所思考的。在道学观念严重禁锢的封建时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婚姻大事皆由父母决定”,年轻人的自由恋爱,自由的性或者无意的性都不可自己决定,否则便会玉碎瓦碎,注定走向悲剧。

徐克亦没有回避中国传统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同时,他也指出了悲剧发生的根源和东晋乱世不无关系。

徐克的电影才称得上武侠片(徐克翻拍爱情经典也同样是高手)(7)

东晋时,外有胡人南范,内有排己内乱,朝野动荡,民不聊生。

许多人于乱世自处,高官拉帮结伙、党同伐异,草芥人命之事时有发生。从梁山伯奏出的琴音里,也可隐隐听出几分不安。

徐克的电影才称得上武侠片(徐克翻拍爱情经典也同样是高手)(8)

那个时代,人人都在逃避残酷之事,包括孙兴饰演的和尚。

在戏里,他和祝英台母亲是另一个版本的“梁祝”。电影虽没有交代整个过程的来龙去脉,但凭台词便也可以肯定,祝母是门户千金,而出家前的和尚也是一介穷书生,两人因为身份悬殊而未能走到一起。所以后者为逃避现实,吃斋念佛,不问世事。

徐克的电影才称得上武侠片(徐克翻拍爱情经典也同样是高手)(9)

正因祝母有了这样的经历,她逼得梁山伯写下绝交信,而说出那句让人无可奈何的台词:“你以为愤怒就可以改变和英台的命运?你以为很不满就可以让胡人不侵犯南边的汉人?要怨就怨你生错地方,生错了时间,生在我们汉室没落的时候,人人都是这么迂腐和势力,要怨就怨你们太多的想法是年少无知的,以为凭你们两个,就能改变这个时代?”

通过小格局展现大环境,通过人物对话反映时代特征,这也是徐克的拿手本领。

片中加入祝母与和尚的这一段情节,并不显得有任何多余,因为他们恰恰突出了那个时代恋爱与婚姻的特征,也暗示了梁祝的悲剧绝非偶然性。

徐克的电影才称得上武侠片(徐克翻拍爱情经典也同样是高手)(10)

徐克的电影才称得上武侠片(徐克翻拍爱情经典也同样是高手)(11)

徐克用后世的眼光,将观众拉回到那个混乱之世,人们看到的是两颗赤忱的心交织碰撞,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同情。

本片先勾勒出了一副美好的画卷,又一点点将其撕碎,鲁迅曾说:“这就是悲剧”。

徐克为电影做了许多凄美的,富传奇色彩的修缮,也再次证明了徐克富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特别他用“水”比作二人质朴、纯粹,毫不虚华的情感,更使《梁祝》的故事变得温情脉脉,平易动人。

徐克的电影才称得上武侠片(徐克翻拍爱情经典也同样是高手)(12)

徐克是浪漫的,

他借和尚之手,撕掉了祝英台于纸上描绘的两只蝴蝶,最终化成彩蝶飞舞,美得让人觉得理所应当。

这为原本就凄美的爱情故事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借此表达了对封建婚姻体制暗淡无光的不满。

好一个徐克!

徐克的电影才称得上武侠片(徐克翻拍爱情经典也同样是高手)(13)

徐克的电影才称得上武侠片(徐克翻拍爱情经典也同样是高手)(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