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来国家对法定退休年龄作出了新的调整,法律规定男的60周岁、女的55周岁。这就意味着,相较于以前的退休制度,男女的退休年龄都有所提高,这也是为了适应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一种方式。

在古代也有相关的退休制度,叫做“致仕”。当时朝廷规定的退休年龄一般为七十岁,如果由于身体或其他原因造成无法再继续任职的,可以提前向朝廷提出退休申请,经由皇帝审核后批准执行。

宰相是中国古代官场中最高品阶的官员,也是仅次于皇帝之下的高官。一般宰相都会辅佐皇帝到年近古稀的时候才会告老还乡。那么失去高官厚禄的宰相回到县里后跟地方官要如何相处呢?

知府和县丞(宰相告老还乡后)(1)

致仕制度

古代从刚开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完善的退休制度,一般来说任命了朝廷官员之后就要他们做到寿终正寝的那一天。当时如果有朝中官员想要退休的话,一般都是自动提出,而并无法律的明文规定。

唐玄宗时期国家机构官员繁多且臃肿,便有了“以礼致仕”的这种道德约束方法。朝廷要求年老的官员致仕,同时给予他们诸多经济和生活上的优待,从而形成礼法上的机制。

但这种方式并不是强求的,是一种官员自行申请的方式,因此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比如一些年迈但且不愿意辞官还乡的官员就会一直占着名额,许多年轻人都没有入仕的机会,导致朝廷机构老化严重。

知府和县丞(宰相告老还乡后)(2)

特别是到了唐朝末年时期,由于这种致仕制度引起的君臣之间的信任危机就更加严重,从而动摇了唐朝的政治根基。

从宋代开始,致仕制度就逐渐趋向于完善了。宋代对官员致仕的年龄、身体状况还有品阶方面都有了严格的规定,甚至还将这个制度写进了律法当中,上到宰相下到地方官都要按要求执行。

在年龄方面规定七十岁以上的人必须致仕,有到了年龄还不想退的就强制执行并且还要受到处罚。但凡事也有例外,有些功勋元老级别的官员可以延期到80岁,即使致仕后也可以根据情况复职。

知府和县丞(宰相告老还乡后)(3)

像有些还没到七十岁身体就不行了,已经无法承担官场压力的人可以提前申请退休。那么这些官员退休后品阶如何?致仕制度对此也做了明确的规定。

北宋前期致仕后必须“落职”,意思是放下职务和权利;宋神宗时期官员就可以带原职致仕,当时第一批享受这种待遇的官员就有王素和欧阳修。

这就意味着他们之前是什么品阶,那么退休后依旧享有原先的品阶。唯一改变的就是他们没有了实权,只是保留着一个空的头衔而已。但有时候现实却不是这样,有些高官即使回到乡里也还拥有权力。

知府和县丞(宰相告老还乡后)(4)

宰相的权力

宰相作为国家的肱股之臣,为皇帝和朝廷奉献了毕生的心血,他们告老还乡之后定然也会得到朝廷的优待。致仕制度中也对此做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官员的俸禄还有其他各种补贴以及朝廷的赏赐等。、

因此即使官员致仕之后,其生活也是可以保障的,不仅如此他们在家乡还能获得大量的土地,这样他们的退休生活完全不用担心。

当然这么好的待遇仅限于那些没有犯过错误的官员,如果官员之前犯过错误的话是没权利享受的。

知府和县丞(宰相告老还乡后)(5)

不仅如此,告老还乡的高官是属于衣锦还乡,可以算得上是家乡人的骄傲。所以当他们回到老家的时候一般会受到夹道欢迎的盛况,甚至县令也要亲自出门来迎接。

而且这些高官在当地的生活也会得到县令的照拂,甚至可以说就连县令都管不着他们。古代官员从一品到九品,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县令就是我们常说的“九品芝麻官”,好点的可能是七品。

而宰相官居三品以上,这是县令不能比的。虽然宰相已经致仕了,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了品阶,他们的身份是已经保留的,只是说没有参与朝政的权力而已。

知府和县丞(宰相告老还乡后)(6)

因此要论宰相与地方官谁的权力更大,那肯定是宰相。因此地方官是没有权力去管束宰相的,他们是受到朝廷的直接管理。而且宰相虽然退休了,但不代表他就没有影响力。

为官的时候宰相在朝中的地位这么高,那肯定会有很多的门生和支持者。这些人如今依然活跃在朝堂之上,恐怕只要宰相动动嘴皮子,这些人依旧会为他效力。

鉴于此,地方官这种无权无势的小官员是没办法跟宰相抗衡的。就像大奸臣严嵩一样,他在任宰相的时候,他的老家人在乡野里横行霸道,搞得当地百姓对他愤恨不已。但县令对他却无可奈何,估计连他们家的下人都不敢乱动。

知府和县丞(宰相告老还乡后)(7)

卑微的县令

中国有句古话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宰相回乡之后他的品阶依旧没变,不仅能享受朝廷的高官厚禄,甚至在县令面前也有说话的份。那么就像之前说的,是不是宰相犯了法县令也不能管?

其实这涉及到想管还是不能管的问题,作为一方县令是有责任帮当地民众讨回一个公道的。但宰相权力过于庞大,有些人怕自己得罪不起,所以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也会出现一些“包青天”愿意为了百姓与权力抗争,比如明朝时期的著名清官海瑞,接任严嵩宰相之位的徐阶也一样是个大贪官,他致仕之后回到家乡纵容他的子弟侵占良田、祸害乡邻。

知府和县丞(宰相告老还乡后)(8)

应天巡抚海瑞秉公办案惩治了他的家人,后来徐阶便运用朝中的势力罢免了海瑞的职务。所以即使是退了位的宰相也是有着很大势力的,一般的官员根本不敢动。

那么如果县令一定要管这个事情要怎么办?当然退休的宰相也是个品阶高官,是不受县令直接管理的。如果他们犯了法的话,县令需要做的就是收集证据、上书朝廷。

在整个过程当中县令都没有话语权,可谓是卑微至极。因此很少有县令喜欢接待致仕的高官,除了那些刚正不阿不怕得罪权贵的就另算,一般来说很多人都会屈服于权利地位之下选择明哲保身。

知府和县丞(宰相告老还乡后)(9)

不过像徐阶这种退休的宰相是很少的,大多数的宰相在告老还乡之后都是安分守己的度过晚年,因为朝廷每年会派人来进行“慰问”,说是朝廷不忘记他们的功劳,实际上算是一种监视。

许多人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敢随便的犯法,因为搞不好就会晚节不保,那么就得不偿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