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运彬

本文3886字,分为五个部分,大约需10分钟。

“大话非遗”微信公众号dahuafeiyi,欢迎关注!

德云社郭德纲的二十年的经历(相声越来越没落)(1)

金庸小说里有许多江湖,《笑傲江湖》里的那个江湖最为残酷。

门派众多,谁也看不上谁,动不动就要灭了你。五岳要灭魔教,魔教又要灭五岳;嵩山要灭恒山华山,还要灭武当少林。连门派内部也互相倾轧。整个江湖,要么鸡犬不宁,要么鸡犬不留。

不仅体制内的人看不起体制外的人,连体制内的一众大佬都在互相比赛怎么坑自己的孩子。

余沧海对付福威镖局时,派出最没用的儿子打头阵,结果刚到福州就被杀了。最惨的还是岳灵珊,一生都在被亲爹岳不群利用。

但凡有点出息的弟子,不是像林平之偷偷摸摸地自学辟邪剑法,就是像令狐冲被体制内的退休老头传了些有用的功夫。而左冷禅、莫大先生、向问天、方证、东方不败等掌门人,哪个有拿得出手的徒弟?

整个江湖,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断层。

江湖内斗严重,人人自危,连“大佬”都没有安全感,更别说那些普通人。刘正风正要金盆洗手时,瞬间就被灭了门。自己吃饭的家伙都快保不住了,谁还他妈的有心思教徒弟?

扯远了。

刚刚正在看《笑傲江湖》,有感而发。

以上内容与下文无关。

德云社郭德纲的二十年的经历(相声越来越没落)(2)

提到相声,忍不住就想起了郭德纲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里,相声算是活得不错的一门手艺。

曾几何时,相声是春晚盛宴上的一道重头大菜。因其贴近生活、灵活多样、生动明快,为人们喜闻乐见。尽管这些年的相声越来越不犀利也越来越不好笑了,尽管一些曾经的相声大师再也拿不出好作品,尽管许多曲艺曲种凋零,但人们对相声仍然充满期待。

前不久,天津相声名家、宝字辈相声艺人田立禾吐槽说:自己录了好些段都没选上非遗传承人,有的人一段没录却成传承人了。

田立禾的话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一些人认为,田立禾作为张寿臣的徒弟绝对有资格成为国家级非遗相声代表性传承人。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田老是对“非遗传承人”不太了解,存在误会。

有人开始讲起道理:1、国家级非遗相声传承人是由单位或地方上报,不是你个人想申请就能申请的。申报姜昆的单位是中国广播艺术团,申报常宝霆、马志明的是天津市有关部门。2、国家级非遗对于参与申报项目传承人是有明确标准的——(1)要掌握并承续某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在一定区域内或领域内被公认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3)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按照这三条标准,且不说常宝霆、姜昆、马志明和田立禾是否符合,但是当我看到这三条标准时,有个名字第一时间就闪现在了我的脑海中:郭德纲。

德云社郭德纲的二十年的经历(相声越来越没落)(3)

他掌握并承续了相声的文化遗产

郭德纲和张文顺老爷子曾在剧场说过这么一段:传统相声有一千多段,经过这么多位相声艺人的努力,只剩下两百多段了。张文顺在一旁补刀:可别再努力了,再努力就没了。郭德纲说:我们德云社现在表演的相声,归拢到一块有五六百段……

到底德云社的老老少少表演了多少段,我不知道,反正我没听过600段(说老实话,我一次都没去德云社听过,不是缺时间,是缺门票)。但我相信,一些传统段子,再没人总结可能就真的没了。

郭德纲和我不熟,没请我吃过饭。我只是看过他的书,看过他电视上的表演,还搜了不下十万字关于他的报道。他对传统曲艺和传统相声,绝对是真爱。

早年郭德纲在天津红桥文化馆经常借慰问演出的机会,把能接触到的老先生们讲的段子,都整理下来。靠着这种笨功夫,他确实挽救了很多濒临失传的相声段子,虽然不一定是原来本来的样子,但让我们知道了原来还诞生过这样的艺术。

比如《西征梦》,模板来自《打白狼》,而《打白狼》这个传统相声在郭德纲改编以前几近失传,只有天津的白全福等个别演员还记得大概的轮廓,相当于残本。如果没有郭德纲的二次改编,这个作品多半是消失了。

德云社郭德纲的二十年的经历(相声越来越没落)(4)

郭德纲经典相声作品有许多,比如《上大寿》、《我是黑社会》、《我要上春晚》、《论梦》、《大实话》等等;也有很多经典语录“我刚脱下棉裤,春姑娘就来了”、“上次喝多了,拿筷子当鸡爪子,吃了一根半”、“我们不是大师,也不是同行们骂的那样,什么败类啊等等,那都是对着镜子说的”……,无不展现出一位民间艺术家高超的语言艺术,也让相声真正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虽然郭德纲身上有许多争议,但没有争议的是他是一个出色的笑匠,在诸多作品中有大量是在传统作品的基础上加工而成,让其更符合现代社会的语境。

德云社郭德纲的二十年的经历(相声越来越没落)(5)

以郭德纲的性格,爱一行得骂一行。还记得郭德纲表演的《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他用辛辣的语言揭开了相声界的尴尬现状,讽刺了众多从业者的丑恶嘴脸,把这个行业最不堪的一面展示给观众看。观众看笑了,他却哭了。

他是真的怕相声完了。

德云社郭德纲的二十年的经历(相声越来越没落)(6)

他被公认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

有的人说,是郭德纲拯救了几近消亡的相声,但我更愿意认为,是相声成全了郭德纲。

今天,提起相声就会想起郭德纲和德云社,俨然成了相声的代名词。

舞台上的郭德纲嬉笑怒骂、恣意张扬,他神采奕奕、幽默大方,天生有一种让人折服的气质。

德云社最火爆的时候,一票难求,甚至德云社周边还诞生了一个新职业——“票贩子”。有人为了听相声,就住在了德云社旁边的洗浴中心,第二天五点起床开始排队。有一次演出结束,观众却不愿意离去,执意要求郭德纲返场,而新进来的观众又堵在门外,最后只好加座,把剧场外的小摊贩的凳子都借了进来。还不够,一些观众就站到台上听起了相声。

德云社10周年演出时,郭德纲返场次数达到了22次,凌晨两点观众起身鼓掌半个小时。后来在天津的省亲演出更是连续返场25次,这回真正满足了观众,惊到了媒体,也惊呆了同行,从来没遇到这样的盛况。这是相声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刻。

德云社郭德纲的二十年的经历(相声越来越没落)(7)

2022年5月1日,德云社天津分社正式开业。门口人山人海,场面十分壮观。回首二十年前,曾名为“北京相声大会”的一粒种子,如今早已长成了相声界的参天大树。

时光荏苒,着实令人感慨万分。

德云社郭德纲的二十年的经历(相声越来越没落)(8)

他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可以说,一路走来,如果没有张文顺和侯耀文这样的前辈提携,没有于谦们这样的同辈支持,没有岳云鹏们这样的后辈付出,德云社也没有机会走到今天。

时至今日,德云社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大型专业相声社团(之一),以“让相声回归剧场”、“做真正的相声”为要旨;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养曲艺人才、服务大众”为主旨。这两道“旨”中,其中就有一条:培养戏曲人才。

郭德纲共计收了八十多名弟子,以云鹤九霄龙腾四海论辈分。现在收到了霄字科。

德云社郭德纲的二十年的经历(相声越来越没落)(9)

以天桥剧场为总部,德云社在北京还有三里屯剧场、三庆园剧场、新街口剧场、广德楼剧场和湖广会馆剧场,以及东北的黑龙江德云社、吉林长春德云社,位于南方的南京德云社。还有首个海外分社德云社墨尔本分社。

把分舵开到了西域,郭德纲真正比《笑傲江湖》里的一众大佬强多了!

2022年3月9号,对于德云社来说是可以写进历史的日子:“德云社曲艺学校”正式招生。对于兴办学校,郭德纲很早就有这个想法,但办学需有资质才行,而他的老家天津伸出援手,天津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德云社一起招生。

让人想不到的是,德云社招生对象针对的是应届和往届初中毕业生,反观那些连招聘保安都要求本科学历,这个降低了的标准对于年轻人的帮助该有多大!不仅如此,招生方向也在德云鼓曲班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乐队这个选项,让孩子们多了一个选择。

更关键的是,不收学费,不收学费,不收学费!

德云社郭德纲的二十年的经历(相声越来越没落)(10)

比起金庸的那个笑傲江湖,郭麒麟多幸运!

大受欢的相声也有消亡的危险!

郭德纲和德云社的爆红现象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回到相声艺人田立禾申报传承人上,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相声到底需不需要保护?

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资格要求中,明确必须符合六个标准:

1、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

2、扎根相关社区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

3、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4、出色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水平。

5、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6、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前面五点好理解,对于第6条常常争议不断:相声是否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面临消失的危险?

德云社郭德纲的二十年的经历(相声越来越没落)(11)

肯定地说,相声也有实质性消亡的危险。

相声起源于晚清,是一种民间市井的语言艺术,出身低微。新中国成立后,经马三立和侯宝林对相声进行了改良,使之没有了之前的粗言鄙语,才得以在电视上大放异彩。一度涌现了许多相声名人和经典作品,相声演员在插科打诨之间,不仅让观众开怀大笑,还传播了正能量。

但没过多少年,相声就不吃香了。小品的天下来了: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成为经典,赵丽蓉如日中天,来自“宇宙尽头是铁岭”的赵本山声名鹊起。虽然每年的春晚依旧有相声,但怎么看都像是对它的一种“照顾”,俨然已沦为“鸡肋”节目。连著名相声演员牛群和冯巩都纷纷转行演起了小品。

体制内的相声在靠供养续命,民间的相声茶馆纷纷倒闭。

受制于表演形式的相声,生存空间变得越发狭小。

不是德云社如日中天,相声的传承就高枕无忧;换句话说,不是因为民间团体的风生水起,体制内的团体就只能碌碌无为。

社会的变化,时代的更迭,如果不图改变,没落是必然结果。

如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一共有3063位,而相声行业的代表性传承人只有三位。三位!多吗?

我认为郭德纲应该被评选为相声非遗传承人。

德云社郭德纲的二十年的经历(相声越来越没落)(12)

一定会有很多人反对:

“不行,德云社有钱着呢,他不需要保护。”

“不行,德云社不只是说相声,还卖服装,搞饭店……。”

“不行,郭德纲又拍电影又当主持人的,像个网红……”

但我想说的是:非遗的大门要对有作品、受欢迎、愿作为的人敞开。摒弃圈子文化,拒绝山头文化,把传承人搞得多多的,人亡艺绝就变得少少的。

当然了,把郭德纲评选为相声非遗传承人这件事,我没有征求他的同意。如果你不同意,别骂我,骂郭德纲去,他比我能骂。

,